古代特别是三国时期的韶关叫什么?
秦始皇吞并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平定两广,在今广东设立南海郡。现在全市所有的县都归南海县管辖。当时虽然没有县组织,但南海队长任晓已经在韶关市南郊莲花山脚下建起了一座城堡,后来被称为“任晓城”。西汉初年,赵佗割据两广,建立南越国。赵佗将原南海郡管辖的粤北并入南越版图。那时候还没有县。南越灭亡后,开始在粤北建立郡县。汉武帝丁原第六年(公元前165438+公元前01),南越国灭亡。鉴于南越国割据的教训,汉朝设置桂阳郡(郡在今湖南郴州市)。桂阳县辖十一县,包括桂阳、阳山(后汉阳山入阴山)、阴山、汉渝、绵阳、曲江,在今韶关市境内。东汉时期,保持不变。南雄,即今天的始兴地区,在汉代属于张羽县林楠(后汉为叶楠,治县在今江西南康)。三国末年,吴主孙皓在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开始分析始兴县位于桂阳县南部,曲江(今韶关市)是建立韶关县的开始,第一次将全市各县统一在一个行政区(县)。第二个晋朝是由于它。当时的始兴县辖区相当于1983合并前原韶关地区和原韶关市的总和,是古代历史上以韶关为政治中心最大的时期,辖桂阳、阳山(阳山、废阴山于吴甘露元年设,其地并入阳山),包括宜、曲江、始兴(吴永安六年)始兴、三县,即南雄、始兴两县。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170年间,朝代更替频繁,导致粤北郡县废弃,演变复杂。始兴县于南宋改称广兴县,南齐改称始兴县,管辖范围与金相近。梁陈两朝在本市设立衡州、东衡州两个一级行政区和阳山、始兴、安源三个二级行政区。除原县外,还增加了广绥(今连山,析县所在地)、梁华(今乐昌中南部梁家,隋十八年改名乐昌)、石平(今乐昌北部,隋十二年梁家入省,其地入梁华)。翁源县是成亮末年新设的,当时属庆元县。隋朝的粤北属于南海郡(今广州)和西平郡(今连县)。隋开帝九年(公元589年),东衡州改为韶州,因州北少师山中有“韶”字而得名。起初以“邵”字为州,但不久即废,归南海郡。到了唐代,整个粤北地区基本上都归岭南路管辖(今杨炼地区曾属湖南路)。唐朝分韶州(唐贞观年,治曲江)和粤北连州。邵州辖曲江、仁化、乐昌、始兴、免昌(今南雄)六县。五代时,岭南为南汉刘氏所占。南汉又在北江增设了瀛州(今英德县)、雄州(今南雄市)。这样,加上原来的韶州、连州,粤北就有了四个州。在宋代,粤北属于广南东路。境内仍有四州(雄州改为南雄)。元代改州为道,元初在粤北设置南、邵、连、应道,均属江西省广东道。韶州路通往乐昌、曲江、仁化、乳源四县,是历史上韶关作为行政中心最小的时期。明代粤北隶属广东公共事务部,境内有两府(南雄府、韶州府)一州(连州)。清代粤北属于广东省。清初在境内设立州府与明朝相同。南雄府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改为直隶州,并割为常宝郡(始兴一县,官领)。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在曲江县乌水边设置税关(名仙桥关)。清康熙九年(1670),原位于南雄的太平关移至曲江县沔水边,后在曲江县北门外增设了一座旱关。韶关的名字由此而来。辛亥革命后,该县废弃。1914至1920期间,曾一度改道省下,将前朝的南雄府、韶州府、连州府合并,称为南韶连岛,后改称岭南路(道指在韶关)。实际管辖范围和今天的韶关一模一样。1936年,广东省曾设立行政督察区,粤北为第一督察区,派出机构设在韶关。从9月1949到10月10,粤北各县陆续解放。110年6月,广东省成立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辖韶关市、曲江县等17个县市。1950 65438+10月更名北江地区。1952年,撤销北江特区,设立粤北行政区。1956年,撤销粤北行政区,设立韶关地区。1970更改了区域名称。1975 11韶关升格为地级市,下辖曲江县。1983,各市合并,称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