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底广场的历史
7月1789日巴士底狱发生的事情的确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象征。当天袭击的原因是民众与政府军武装冲突后,巴士底狱高墙上安装的火炮构成威胁,必须解决。但是,所有的人,无论是那天勇敢进攻这座堡垒的人,还是每年庆祝这个国家盛大节日的法国人,以及无数与法国无关的远方人,即使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个情节,却仍然不愿意把这样的事件解读为一个战术上的战斗细节。在每个人眼里,一座石头建筑和一座巨大的城堡都是旧制度的象征。
路易十六的时代,整个贵族阶级和宫廷本身,并不是历史上最坏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坏制度比较好的时代。这是社会整体进步决定的。欧洲正在艰难地逐步走出野蛮。比如中世纪还很常见的地牢,在法国大革命前100多年就逐渐不用了。有很多残酷的修正,不是革命或法令,而是“人”自己因为人性的觉醒而开始厌恶残酷。在写历史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于把目光聚焦在改朝换代、战争和革命,以及理论诞生的年代,以为这些是人类的足迹,是进步的标志。但是,对于无数历史上从未有过名字的普通人来说,他们所深刻体验到的进步,其实是人性和人类发展的一个细节。比如从哪一年开始,地牢将不再被使用,囚犯将不再死于饥饿,酷刑将被废除,人们将获得公正的审判和免于恐惧的自由,等等。监狱经常成为制度的一个测试点。读过大仲马的《铁面人》和雨果的《悲惨世界》的人都知道,巴黎巴士底广场就是一段血腥历史的写照。200多年前,这里矗立着一座法国皇帝的严密监狱。那时候,它绝不是一个善待客人的地方。然而,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随着君主制的崩溃,巴士底狱广场成了巴黎人狂野自由的舞台。参观巴士底广场的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很少开车来这里。大部分时间都是穿着旱冰鞋溜冰,也有人开大马力摩托车。男女都穿着最新的时装,但不是知名的名牌服装。他们相信世界各地都能买到的衣服才是流行的,他们只爱那些很有个性的小个子设计师。这些人让巴士底广场成为巴黎最前卫、最受欢迎的天台。如果你是外地人,衣着气质都不酷,那就趁早躲起来。一个衣着寒碜的人在这里呆不到3分钟,就算别人不给你异样的眼光,你也会很快觉得自己是个不和谐的另类。
巴士底广场的叛逆气质不仅在人群中感受到,作为广场主体建筑的巴士底歌剧院也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这座被认为是欧洲最大的歌剧院之一的建筑,由壮观的玻璃幕墙和深灰色的大理石柱廊组成,由内而外散发着浓浓的后现代气质。这样一座新潮的现代建筑赫然矗立在巴士底广场的中央路口,成为如今巴士底的前卫地标。如此鲜明的对比和冲突构成了广场的冷色背景。
歌剧院将巴士底广场的周边分为两部分。一边是由旧铁路桥改造而成的花园长廊。长廊的上层是一条绵延数公里的人行道。每座桥拱下,都有各具特色的工艺品店、设计室或画廊。另一边,是著名的圣安东尼奥郊区街道。“郊区”是一个古老的名字。事实上,这条街早已成为巴黎的一部分。虽然一直保持着19世纪之前的面貌,但曾经名满巴黎的老式家具店、皮具店、画框店,如今慢慢被时装店、酒吧取代。年轻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把这里当成了试验基地和创意的天堂,摆弄着无数稀奇古怪的店铺。
巴士底广场周围有很多咖啡店,来这里享受生活的人大多喜欢坐在露天的椅子上喝咖啡或品葡萄酒。如果你留心的话,你还会发现,在咖啡店里忙碌的女服务员们不仅身材婀娜,而且穿着也很随便。巴士底广场是俊男美女的世界。商店都是做时装生意的。如果服务员的长相和衣着不达标,就很难走下去。坐地铁到巴士底狱,走出地下通道,你会看到一个十条大道交汇的广场。广场中央有一根52米高的铜柱,顶端是一个展翅驰骋的自由之神。哦,这是你吗,法国大革命?不,一点也不。一点也不。绝不!铜柱虽然叫“七月柱”,但站在广场外的大道上,我看到铜柱顶上铸着“1830年7月27日、28日、29日”几个大字。走进广场,从上到下都能看到青铜柱铸造的密密麻麻的名字。原来是为了纪念1830年“七月革命”中牺牲的烈士而建。这些烈士的遗体被埋葬在“七月柱”下。今天的巴士底广场也是1830年七月革命烈士的墓地。
1789大革命中牺牲的英雄烈士呢?广场无语,铜柱无语,自由神无语。但当天空晴朗,交通繁忙,秋风习习,赤潮滚滚。当今世界没有一丝历史的回应。
仔细看看旅游指南。原来巴士底广场唯一和1789革命有关系的地方,就是有强化玻璃窗的巴士底大剧院。它选择1989在7月14日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日开业。然而,与高耸的铜柱相比,这种连接有些羞涩和隐秘。
巴士底广场周围的街道满是咖啡馆。多么浪漫的巴黎景色啊!看着悠哉悠哉的市民和游客,我忍不住想找个空位,和他们聊聊法国大革命和巴士底狱。但是他们会知道多少呢?你会有多大兴趣谈论这个沉重的话题?疑虑最终终结了那个奢侈的想法。
再看“七月柱”,铁狮子从顶端的自由神滑落到基座上,感觉铁狮子的大嘴好像在说:算了吧!算了吧!但突然我想起了列宁的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