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核电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当今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掌握了核心能力,才能真正“亮剑”,赢得尊重和未来。

1991年65438+2月15,中国核电发展史上不会忘记的一天——秦山核电一期首次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此时,距离世界上第一座实验性核电站建成已经过去了近38年。

落后的起步直接催生了崛起的动力。大亚湾核电站、秦山二期、岭澳、秦山三期、田湾核电站...当时间的车轮滚动至今,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江苏田湾三大核电基地,以及***11台9120 MW核电机组,已经赫然屹立在中国的经济版图和世界的目光中。

比“中国速度”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核电产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在核电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能力、核燃料保障和设备制造能力方面,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核电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们不仅可以自主设计建造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还具备了以中国为主体、中外合作建造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能力。核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被公认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与一开始的落后相比,这种变化是无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