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瘟疫频发,各类瘟疫至少有330起。为什么这么频繁?
瘟疫是远古祖先一直面临的巨大危险之一。洪水过后,水源中的细菌滋生,干旱带来的持续干旱气候为病毒病毒提供了良好的滋生条件。一场大规模的瘟疫背后,总能看到天灾的影子。
明代由于小冰期,自然灾害频发,瘟疫爆发成为常态。明代瘟疫约有330起,给当时的经济、民生乃至政治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由于农业歉收或绝收,人们吃不饱饭,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感染鼠疫的风险。干旱常伴有蝗灾,蝗虫数量巨大,食量惊人,为蝗虫的繁殖、生长和生存创造了有利条件。
蝗虫吃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然后灾区就出现了“大饥,继疫,人吃人”的现象。旱、涝、蝗等灾害从根本上摧毁了农业生产,随之而来的瘟疫动摇了灾民的生存,灾民逃离灾区无形中扩大了疫区范围。
这场大规模的瘟疫可以说是直接摧毁了明朝都城内外的防线。一方面,明朝末年,卫生系统已经彻底崩溃,最精锐的军队就是九边镇,而这场瘟疫直接摧毁了大同、山西、冀州、傅玄等城镇,导致陕西与北京之间道路畅通,李自成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杀到了北京城下。
另一方面,留在明朝首都的十万大军,在这场瘟疫中直接损失过半。面对已经杀到京城的侵略军,守将们甚至不得不低声下气,乞求帮忙守城,但依然“不超过五六天就集结完毕”。最后连三四千宫里的太监都上了墙。即便如此,城墙上平均五个城垛只有一个兵,瘟疫中的明军守城“如鸽,只言片语。”
面对未知危险的恐慌和瘟疫来临时政府反应的迟缓,人们通常在瘟疫爆发后带着家人逃离灾区。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瘟疫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崇祯七年,山西太原爆发大规模瘟疫,百姓“夜死”。一夜之间,这家人死了,没有留下任何遗产。人们都逃走了,城市空无一人。"
鼠疫是通过跳蚤和吸血动物等昆虫传播的。这些匆忙逃离的人成了瘟疫最好的宿主。于是,瘟疫向南蔓延至河南吴恙县,造成“大瘟疫,死亡19人,灭虫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