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三国经济战
三国英雄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军事对抗的同时,也狠抓发展各自的经济,实行不同形式的改革,尤其是农业,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竞争。从现在来看,正是因为三国时期的竞争态势,才加速了长江流域的发展,给了他们一定的经济实力与发达的黄河流域竞争。
三国时期,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因为连年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据统计,东汉末年中国人口5600多万,三族回晋后只剩下1600万人,不到三分之一。当时曹操的诗中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啼,人留百骸,读之当断肠”这句话,是中原的真实写照,有史书记载可以证实。初三时,相对于中原,东南和西南的经济明显没有充分发展。蜀国人口只有90多万,吴国只有230万,士兵约占十分之一。不算数万各级官员,在实力上自然难以与曹魏抗衡。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对抗,更是经济实力的对抗,谁先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谁就有在军事上取胜的希望。
三国重要的经济改革措施中,第一条就是耕田,就是组织军队和农民种地,就像我们的生产建设兵团,这是战时的一种生产制度。三国先后耕地,但最得力的还是曹操,因为中原受战乱之苦最大,严重缺粮。长安胡谷小米卖50万。"居住者没有食物,旅行者也没有食物."国家生计已经是大问题,更别说去打仗了。曹操率先实行军营、民营,表现出极大的决心,并专门设置了“大司农”、“标农中郎将”等独立的官制,规定乡民将收成的一半左右交给官府补充军粮,而司马懿更是明确表示“灭贼关键在于积粮”。他们广泛兴修水利,改良农业装备,使农业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军粮充足。
蜀汉被称为“天府之国”,它在战争中遭受的破坏较少。刘备到蜀之初,本来是准备把大片良田让给功臣的。赵云劝阻他说:“宜州人经过一场战争,应该把农田还给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这样既可以稳定民心,又有利于恢复发展生产。刘备接受了这个意见。诸葛亮还在汉中进行了军营,主要是为了解决北伐时军粮运输不足的问题。后来姜维耕地,以避免太监黄浩的怀疑。
大概是因为诸葛亮曾经在南阳耕田,一入川就非常重视水利,尤其是对秦汉时期修建的著名工程都江堰的维护。北魏李道元《水经注》说:“诸葛亮北伐,为堰国都城,征二千二百人护之,有堰官。”当时四川的丝织业全国第一,有“蜀锦”之称。诸葛亮意识到“克敌制胜的资本只有锦穗”,锦穗是与魏、吴乃至通过云南、缅甸到达海外贸易的拳头商品,于是也大力发展相关手工业。成都因此被称为“锦官城”、“锦城”。
三国鼎立也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发展。中国的文明长期以来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原地区的战乱,使大量具有丰富生产经营经验的人才从黄河流域流向东南西南的长江流域,使中原的工农业技术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得到应用,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刘备带来的人才大多是“南下干部”。曹操在淮上与孙权争夺时,命令当地居民北迁。没想到几十万户人家反而越过了江南,凭空增加了东吴的实力。
以诸葛亮三兄弟为例。都是中原的知识分子,后来都是自己做主。我的哥哥诸葛瑾是吴国的一位将军,他的弟弟诸葛诞是魏国的一位官员。他是扬州将军和董镇将军。当时人们说:“蜀为龙,吴为虎,魏为狗。”这只是一个排名,里面没有骂人的话。可见人才的流动和分布,为促进蜀、吴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大家都坚守自己的宗旨,坚守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没有必要的人才流动,落后地区的发展会更慢。
当时没有所谓的“禁运”和“经济制裁”,战争状态对三方的商业贸易活动没有太大影响。正如今天的情况一样,最发达的商业贸易是吴栋。孙权曾经很积极的务农,但是后来人们弃农经商,或者被征入伍,就弃农而去了。究其原因,也是商品经济冲击的结果。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有经商传统。东吴的商业贸易是三国中最活跃的。例如,饮茶在三国时期开始流行,而吴的茶业发展得更早。瓷器也是如此。在四川吃过泡菜的人都知道,泡菜是把蔬菜保存在一个特殊的、容易密封的陶瓷容器里的一道菜,四川人每天都离不开它。考古发掘证实,最早的泡菜坛子是东吴传下来的。吴的军队还有一个“军市”,就是军品市场。“如果你停止征服,你将建立一个军事市场。其他部队什么都没有,就心满意足了。”(“反思?潘璋传)一群随军的商人,总是跟着到处做生意。没想到,它后来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当攻打荆州时,他让士兵装扮成与蜀做生意的商人,穿上长袍,“白衣过河”。“没有如此频繁的商业和贸易交流,梦露的战略就不可能付诸实施。
东吴的生意也在国外做过,不仅是亚洲周边国家,还有非洲,远到欧洲的大秦,也就是罗马帝国。据传,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在讨要丹阳时,俘虏了一些黑矮星(小矮人)。孙权处的一个大秦商人说,这在他们国家是非常罕见的,孙权就派会稽人刘闲和这个商人一起,带着十男十女去大秦。据说从海外港口坐七帆的海船要一个多月才能到。曹丕刚登基做魏文帝的时候,就派人到吴栋索要一些稀世之品,如雀头香、大贝、珍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等,其中大部分不是中国生产的。有大臣建议不要理会曹丕的要求,孙权欣然同意,说:“他要的对我来说就像瓦石,我不用的可以换一匹军马。为什么不和他们做笔交易?”这是吴栋海外贸易发达的优势,也显示了吴栋人的商业头脑和战备观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吴栋的远航船队首先打开了大陆与台湾省之间的联系。台湾省古称益州,之前与大陆并无联系,但其附近的岛屿(古称徐州)自秦汉以来便是“时有布吏”,惠济人因风常漂流于此。黄龙二年(230),孙权派大将魏文和诸葛寻找这两个岛,结果只找到了益州。这是史书中对台湾省最早的记载。自那时以来,台湾省与大陆的关系逐渐变得更加密切。
三国经济竞争的结果促进了各自经济优势的发展。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在三部统一后写下了著名的《三都赋》,描写了三都的瑰丽繁华景象,可见发展水平较为接近。后来东晋南迁,中原的文化和技术进一步向长江流域传播,造成了南北方的浑和均衡发展。
说起来,魏大致相当于今天华北的西北部,所在的地区分别略相当于华东、华南和西南。今天依然是除东北外的三大经济区。他们在全国的作用也隐约类似于三国时期:北方有政治文化优势,东南沿海有商贸便利,西南有丰富的资源。近年来,一些经济专家提出的“东中西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这一格局的变化和发展。为了全面振兴中华,还需要各地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人才流动,合理布局。这些还是可以从三国历史中得到一些启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