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古代经济发展及其特点,从农业手工业的角度来回答。

常州曹云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古代常州在“水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上接京口,下接姑苏,河湖众多。北临长江,南临滆湖,东南占太湖一角。仅次于太湖的芙蓉湖,优于东南。因此,常州成了“三湖之州,东方之会”。

20世纪30年代,江南发生水灾,周晨到江南治水,他就围湖造田,拦河防洪。20年围垦土地3.7万亩,使芙蓉湖、阳湖、临金湖逐渐减少消失,导致常州水资源不足,水位失衡,使以湖水为主的常州变成以河水为主。由于运河年久失修,长江流沙严重淤积,北运粮食的沉船不断沉没。到清朝末年,山东大部分运河都被堵塞,粮食无法从常州运出。道光五年(1825),水路运输试验成功,常州逐渐东移至无锡。从此,两千多年的航运史、常州史和运河运输史宣告结束。

粮食的产地主要在江浙一带。东晋以来,江浙一带逐渐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农业地区,粮食产量居全国之首。此外,由于该地区河流通畅,大运河开发后与北方各大城市相连,更有利于粮食的运输。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今得天下之赋,江南居十九。”这意味着唐朝十分之九的收入来自江南。宋代的李怀忠曾说:“东京有一条运河,名为碧à n,10岁就给江淮带去了几百万米,几十万禁卫还了,西藏兵多。”大意是,由于支渠的发展和漕运的通道,都城开封每年能从江淮地区运来数百万迎宾粮和大米,解决了库存和数十万大军用粮的问题。由此可见,唐宋时期,江淮地区生产的粮食已经大量运输,以满足北方的需要。

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开凿苏南运河,东起苏州王庭,经无锡、常州,至武进牛奔、孟河,入长江,即后来的京杭大运河苏南段,常州段即常州古运河。从此,常州成为以水和水运为主要标志的交通中心,带来了“三边之国,舟车之会”的常州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

古代常州水系以古运河为径,南北河流为纬,形成纵横交错的水网。除了大运河,还有德胜河、南运河、新孟河和白荡河。支线航道包括灌河、青龙港、新三山港、北塘河、蔡岭河、大通河、大湾浜、东村河、老三山港、唐定河、桐梓河、凤凰河、索桥河、龙游河、通济河。这些河流不仅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水网,而且逐渐形成了以古运河为轴心的城市中心:从战国时期楚国在此建一座土城,到西晋太康年间建内子城;从杨迪在城东南的下城桥上修建巨大的打桩宫殿(后毁于战火)到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常州逐渐扩张繁荣,最终形成了以古运河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区和城市格局。

古代常州经济是以水运为主导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直到半个世纪以前,水运及其发展对常州的经济和城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编织、运输、商业贸易、服务业和传统文化事业等。以“苏常熟天下第一”的发达农业为基础,是古代常州运河经济带的产业结构特征。具体行业有水运、土木建筑、陶瓷、冶铁、造纸、丝织、梳子等。当时,双色棉布和漆纹梳子销往全国各地,五色蟠桃丝和“宫梳”成为宫廷御用物品,青铜器也远销海外。西营里、碧鸡巷、西直街、都史河、米市河、木梳街等古运河两岸的商业区,繁荣昌盛。常州市后河两岸(小营前)形成了被称为“大城市”的闹市区。“风景如画的白云渡边商贾云集,马山港挤满货船,河中舟楫穿梭划桨,两岸交通繁忙,店铺林立”;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坊遍布钱洁、造客坊、西街、运河、城河。官学、县学、天宁寺、“三五一楼”等文化宗教设施遍布全城...像《清明上河图》这样古老的繁华啊!

常州古运河经济带的历史地位。以古运河经济带为中心的古代常州,千百年来不仅是县、州、路、府所在地,而且在唐代升级为全国“十望”之一,处于“江东州,常州最大”的地位。不仅是全国15造纸中心之一、江南五大丝绸产地之一、南北漕运和家纺布匹集散地、隋唐以来著名的米市之一,而且在明代名列全国33个主要商业和手工业城市,在清代奠定了“三吴镇八城都”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