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后中国经济地理的分布与结构
一、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工业结构和布局
早在五六千年前,中华民族就开始了农牧业生产。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最大的农业生产中心,也是古代世界历史上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早期汉人的活动中心在黄河中下游。春秋战国至东汉,农业生产向西扩展至青海湟水流域、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少数绿洲,西南至成都平原,南至江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从汉代到宋代,在中华民族内部整合的过程中,有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不仅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和经济迅速发展,移民也涌入珠江流域,全国的经济中心从黄河中下游向南移至长江中下游。明代,黄河下游向东北东南部的移民大量增加,辽河流域的农业垦殖也有很大发展。
中国的古都已经改变了许多次,从Xi到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这种历史秩序不仅标志着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标志着经济中心的转移,也是中国古代工业布局变化的重要标志。
在漫长的历史中,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一个神秘的大国。鼎盛时期的丝绸之路,曾是汉唐时期通往中亚的重要贸易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自唐代以来,特别是明代,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福州、温州、明州(宁波)、广州、扬州等港口城市,打开了海上门户,起到了沟通中外的作用。但封建社会的封闭性限制了他们的作用,这与东方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重大技术发明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并没有引起像西欧那样的工业革命。古代史充分证明,任何一个相对开放的时期,经济文化发展都是比较快的。
在长期的封建经济发展中,汉、满、蒙、藏、回、壮、维吾尔等50多个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位于边境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以捕鱼、狩猎、农耕等经营为主;汉族种植丰富,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平原、盆地。各民族的兴衰与融合,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也是经济上形成统一整体的过程。汉族在经济上、文化上、人口上是一个先进的主体民族,这是东方大国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各民族发展历史不同,各民族的产业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异,产业布局的区域差异相当明显。汉族地区面积大,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大运河、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铜冶炼、炼铁、陶瓷、刺绣、制糖、制茶、造纸等手工业生产,粮食、蚕桑、水果集中产区等。,大多出现在汉族地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都是人口密集区,农业和手工业发达。但是,尽管区域经济差异明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是全国各地工业的共同特征,商品经济不发达,以自产自销为主。
封建社会末期,明朝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萌芽,农业和手工业的商品生产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手工业出现了纺织、制茶、制糖、碾米、陶瓷等生产中心,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蚕桑、丝织,长江中下游、华北平原的植棉、纺织业,广东、福建、台湾的甘蔗制糖业,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的茶业,景德镇、宜兴、醴陵等地的陶瓷业等。但从全国来看,还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不占主导。以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地区分工还处于初级阶段。闭关锁国政策制约了资本主义要素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转变。地区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官马驿道”,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内地虽建有京、宁、洛、开、Xi安、成、武昌、长沙、杭等一批古城,但大型经济中心尚未形成,多为政治文化中心。虽然在广州、泉州、福州、明州、温州等地出现了沿海港口和城市,但由于明末清初的“闭关锁国”政策,这些港口和城市历经沉浮,发展缓慢。
第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工业结构和布局
当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时期,中国不可能长期与世界隔绝。数百年的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落在了后面。当帝国主义列强都把矛头指向中国瓜分自己的势力范围时,国家被一扫而空,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工业发展和布局进入新阶段。
在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中国工业发展缓慢,对外依存度大,产业结构不协调,尽管出现了现代工业和运输业,农业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再加上连年战乱的破坏,工业发展很不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特点:
(A)工业发展缓慢
中国现代工业的出现始于“洋务运动”。65438+60年代以来,沿海和少数内陆城市出现了机械、煤矿、冶铁、石油、铜银铅矿、缫丝、印刷、织布、造纸、火柴、面粉等一批“官办”、“官办”、“商办”企业。帝国主义者还在沿海和内陆港口投资建厂,控制中国的现代工业。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负面影响,国内的不团结和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极其缓慢。1949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中,除原煤产量仅占世界的1.98%外,其余仅占不到1%。
在农业方面,虽然中国有专门的棉花、大豆、蚕、烟、茶、蛋等商品区,但由于国际资本主义市场的竞争,生产极不稳定,农村经济水平很低。历史最高年份(1930)粮食产量只有l50O亿斤,从1949降到65438+。
中国的现代交通发展也很缓慢。从上海修建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的1876到1949的73年间,我国仅修建了21800公里的铁路,铁路密度不足O.23公里/百平方公里。内河通航里程只有7.36万公里,一半以上的县没有通汽车。民航航线只有1,000公里左右。原始的木船、牛车、马车、手推车甚至背包仍然是中国的主要交通方式。
现代工业和港口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上海、天津、青岛、大连、汉口、沈阳等城市发展迅速,成为新的经济中心。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10.6%,城市化水平很低。
(二)产业的对外依赖性
这不仅表现在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控制,还表现在对资本市场的依赖。l936年,英、法、德、日、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占中国工商业投资总额的70%以上。外资垄断了全国86%的生铁产量、88%的钢铁产量、56%的煤炭产量和76%的发电量。到1944年,外国资本垄断了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现代运输业从一开始就被外国资本所控制。1931年,外资控制铁路占全国铁路长度的84.3%,1937年提高到9.7%。虽然农业仍以小农经济为主,但由于商业化程度加深,帝国主义对中国农业进行了掠夺和种植,农业也处于外国资本的控制之下。
世界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控制作用更加明显。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和农产品充斥市场,每年进口的工业品从洋钉子、火柴、洋布到机器设备,其中粮食严重依赖进口,占抗战前10年间每年进口总值的1/5;另一方面,中国是帝国主义的原料供应国和廉价劳动力市场,中国经济受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束缚,处于依附地位。
(三)片面的产业结构
这主要表现在工农业之间、农业轻重之间、各部门内部的不平衡。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很大比重,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十分薄弱。从65438年到0949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的70%用于农业,只有30%用于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73.6%,重工业占26.4%。农、轻、重比例为70: 22: 8。这种比例关系说明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农业和工业的内部结构也极不协调。从农业的角度来看,我国虽然有辽阔的山地、草原和广阔的江河湖海,但在农业部门结构中,林、牧、渔、副业所占比重很小,仅占耕地产值的1/10,而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很大。农业总产值1949中,种植业占82.5%,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分别占12.4%、6%和4.3%。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1949的重工业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26.4%,主要是采矿业的原材料初级加工业,而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和技术装备的机器制造业产值很少。汽车、拖拉机、手表等产品不能制造,只能服务于进口机器的组装和维修。
(四)产业分布不平衡
旧中国的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在沿海地区集中在外资控制的几个大城市及其周边,这也是旧中国工业布局的特点之一。
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下,中国东北形成了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大连等城市在内的南方工业区。在其1943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生铁产量占88%,钢材产量占93%,机械占95%,电力占78%,水泥占66%。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无锡、镇江、南京、南通、杭州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轻工业最集中的地区,纺织、面粉、卷烟、火柴、蛋品加工等行业占全国一半以上。华北以天津为中心,包括北宁铁路沿线的北京、塘沽、唐山、秦皇岛;以青岛为中心,吉焦铁路沿线还建立了纺织、食品、煤炭、铁矿石等企业,包括博山、潍坊和济南,初步形成了两个工业区。广州位于中国南部沿海,一直是重要的商业城市和丝织品和手工艺品的制造中心。
内地只有武汉、重庆、太原、昆明等几个工业小城市,以冶金、机械、纺织为主。
东西部之间或沿海与内地之间产业分布的不平衡,以及生产区域的分化,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政治、民族、历史等。
从旧中国近百年工业布局的变化来看,社会和人文原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主要以沿海地区为桥头堡和根据地,同时对外依存度很大的中国资产阶级又主要以沿海地区为活动中心,开商埠,建工厂,修铁路,发展商品农业区,形成了沿海地区与内地工业布局的极度不平衡。
此外,历代统治阶级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政策也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加剧了产业布局的不平衡。改变历史遗留的畸形工业布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