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下区的历史演变
汉末,孙权统治江东,武黄龙元年(公元229年)称帝。以南京为都,称建邺,属丹阳郡,今白下区属建邺郡。孙吴建建业城,宫殿叫太初宫,宫城南中部的杨轩门在今天白下区淮海路。有了孙吴的首府,白下区日益发展。
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秦淮河为界,南有秣陵,北有建业。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因晋帝名为司马晔,为避帝讳,改名建康,仍属丹阳郡,今白下区属建康。东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司马睿政权以建康为都城,在大中桥以东修建东府城,是当时丞相府所在地。此后,南宋、齐、梁朝、陈朝都以建康为都城,建康成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时期东接蓟门,西接三山街,交通发达,商旅云集,市场繁荣。大中桥面向秦淮,横跨清溪,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是报销材料的集散地。六朝时期,白石山是战略要地。东晋咸和三年(公元328年),溧阳镇(今安徽、贺州)从牛渚(今蔡石集)入侵南京(当时名建康)。晋景州刺史陶侃率军反攻,接受了监军部的建议,在白下皮修建白石基地,派郁亮屯兵2000人。南宋元嘉十二年(公元425年),阅兵在此举行。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北魏拓跋焘率军南侵,刘宋政权派来的大将刘兴祖镇守白石山。明朝末年(公元589年),隋军南下,已故的陈派大将率领八十艘战船游弋在白石山脚下的长江中。东晋至南朝齐永明年间,白石山脚下统治着南琅琊郡。唐代以前,“白下”特指白石山下的白石来一带。
隋朝时采取抑南政策。《钟南淮北地区》一卷刊出:“遂平河以南,建康城内宫阙宫阙,皆耕为田。”对此,后人曾发出“吴宫径草歪,金衣古尘”、“六朝如鸟啼白”、“六代奢逝春”等哀叹。隋朝白下区先在江州江宁县,后在丹阳县,现在白下区在丹阳县江宁县。
到了唐代,州县名称变化频繁。南京先后隶属扬州、江州、润州、江宁县、嵊州。如今的白下区隶属于桂花县、金陵县、安业县、白下县、江宁县、上元县。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建立金陵郡,在白石山脚下(今南京金川门外)白下村建城。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改金陵郡为白下郡。此时的“白下”不仅指白下县所在的白下村,还包括白下县域。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白下县迁至清溪上的白下桥(今白下区大中桥)畔,白石山下的老城废弃。此时“白下”这个名字指的是整个南京地区。古柏峡桥旁有白下寺,后称普济寺。清代,遗址上挖出一块旧匾,上书“白下寺”,并有“劝寇准大夫立”字样。桥旁还有白下亭,唐代时是迎客饮酒送别的地方。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金陵时曾在此居住。我在金陵的时候写过一首诗:“邮局三阳村,就在白门关。”去金陵西后,有一首李写的诗,是献给当涂大叔屠戮的:“别金陵,吾儿,自白下亭。”宋代大政治家王安石曾从半山花园来到这里,并对白下桥的景色写下了一首诗:“门前秋水能繁,我有意西寻白下亭。”明末,五营店大学士黄道周被清军击败,在江西婺源被俘,押解到南京,死在白下桥。后人将白下桥改为大中桥。多年来,它已演变成一座大中型桥梁。还有一种说法是:原桥和中桥各一座,后两座桥合二为一,故称大中桥。
五代十国时期,割据者吴王杨龙于天佑十二年(公元915年)建州城,十四年(公元917年)设江宁县。此后,上元县和江宁县分属秦淮河和同城管辖。秦淮河以北的上元,秦淮河以南的江宁。当时的白下区,现在归上元县管辖。吴恙和南塘先后建都南京。自公元914年以来,杨武、南唐一直在扩建、修建金陵城。南唐时,金陵城东墙在朱槿桥至大中桥一带。都城有宫城,宫城南墙在东虹桥,北墙在小虹桥,宫城东门在白下桥,南门在虹桥。宫城有建筑,如柔逸堂、诚心堂,就在这娃娃桥、九条巷一带。杨吴南唐时期,南京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达。如今,白下区已成为“江南水乡,人间帝王州”。
宋代南京先后称为嵊州、江宁府、建康府;元代,建康路、庆忌路和现在的白下区都属上元县管辖。根据1946出版的《都城志》中的目录,宋元时期,上元郡统治着今天的白中大中桥以西。靖康二年(公元1127),金兵占领汴京,宋南迁。建言三年(公元1129),宋高宗将位于白下区一带的江宁府衙作为行宫,并在此居住。
明代南京叫应天府,今天的白下区仍属上元县管辖。元顺帝郑智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朱元璋占领南京。公元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一开始住在财主的府,后来迁到白下区王府院一带的元御史台衙门,称为吴,并修建了白虎堂等建筑。公元1366年,朱元璋招募民工,填平燕雀湖,在今白下区、宣武区修建紫禁城。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定都南京。明初,除刑部外,五府六部都设在今天光华门的御道街两侧。大中桥、三山街和路飞巷都是工商业集中的地区。当时白下区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发展到空前规模。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明朝首都迁都北京,南京改为“留都”,政治经济设施还是蛮大的。
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称天京。次年,天王府建成,南至白下区科翔、李记巷段。南在路口,北和燕在白下路,翼在大中桥附近,忠在内桥府西街东侧。太平天国宫殿遗址前后发生了许多变化。
民国元年(1912)65438+10月1,民国以南京为都城,先称南京府,废上元、江宁郡。民国2年,南京被废,南京被称为江宁县。现在白下区归江宁县管辖。16年(1927),建立南京特别市,后更名为南京市。从此白下区就属于南京了。
国民政府以南京为首都,开辟城市主干道,拓宽东西横贯白下区的中正街,沿用古称“白下”,改名为白下路。
民国二十年(1931),三月,南京市政府将全市划为21区。1933合并为八区,白下为二区。根据民国三十八年南京孝直出版的《南京城略图》,当时二区的范围为:东有逸仙桥、府城桥、大中桥,以及清溪旧路与一区交界处;南至大中桥、怀庆桥、寺巷桥、内桥、秦淮河与三区交界处;西至中山南路及四区;北面中山东路毗邻一区。
抗日战争时期,王伪政权于1938将南京分为四区,现在的白下区地区属于第一区。
抗战胜利后,1945年国民政府仍为南京首都,现白下区已恢复为二区。
建国后,白下区仍为二区。
1955年8月,南京市二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二区人民政府更名为南京市白下区人民委员会。此后,原二区命名为白下区。
6月,1950,市人民政府调整辖区范围。原一区的大光路、光华门、御道街和原三区的沙珠巷、成黎恩、汇源街划入二区,面积8.28平方公里。当时的二区东至中山门古城墙,与今天的栖霞区接壤;南至健康路、同济门,跨秦淮河,毗邻秦淮区、雨花台区;西至中山南路、马巷线,面向今天的建邺区;北至中山东路与现在的宣武区接壤。
1960年8月,雨花台区板桥公社划归白下区管辖。1962年8月,板桥公社回到雨花台区。
1979至1982初,原雨花台区所属的香坊新村、友谊村、通济门街划归白下区,南部地区延伸至中和桥,面积8.732平方公里。到2003年,整个面积是30平方公里。
2004年辖10个街道:淮海路街道、洪武路街道、健康路街道、五老村街道、大光路街道、瑞金路街道、牧原街道、光华路街道、朝天宫街道、芝麻营街道。
2065438+2003年2月20日,根据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批准的方案,撤销秦淮区和白下区,在原两区所辖区域内设立新的秦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