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相对稳定的、必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它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和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历史证据、历史理解、历史阐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那么,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呢?历史的核心素质是什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纸网中国/9/View-7771188 . htm

1.设计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的起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起点,教学目标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刻理解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内在联系,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堂课上实现。衡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看是否合适,即目标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实际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是否具有可检测性;二看是否具体,即目标陈述是否详细、多层次、可操作性强;三是是否合适,即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适合学生现有的思维结构和能力水平;第四,看是否落实到位,即目标是否落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核心素养的起点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特定目标的引导下,通过分析、理解、归纳,能够达到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学”到“会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到“问题情境”的切入点,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内在驱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可以利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和历史解释能力,提高学生从当时的历史角度认识和理解相关历史问题的素质。

3.倡导合作探究——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的重要核心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合作探究”这个重点。所谓“合作探究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探究情境,通过学生的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比如在教学中,教师确定“探索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题,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探究步骤如下:让学生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分组制定计划,明确分工;各小组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研究史料,梳理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各小组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辨析,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本小组的研究报告;组织全班沟通会,由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本组的研究报告;将各组的研究报告编成一本书,作为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成果。一方面,通过自己收集史料,这种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的专题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以证据意识探究历史问题,既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了史料论证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分工合作,特别是对研究成果的不断打磨,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的素养,还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实现情感体验——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看,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技能的习得,更需要习得过程中的经验感悟,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可见,历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交织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但情感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加速的,而是一个“情感-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比如,有些历史事件比较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用富有魅力的叙述,用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节奏再现历史人物的容貌和言行,如不屈的民族气节;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人生态度;清高旷达等。,这些都是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让学生在老师生动的讲述中接受精神的熏陶,汲取前人的智慧,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电影和图片,以丰富的音频、视频、图片和文字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判断,进而产生鲜明的历史价值。

5.构建多元评价——培养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支撑点。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是指在评价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时,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历史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是要充分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有学生自评、互评甚至家长参与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就是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既要看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结果,也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感受历史,从而体验一种历史感。评价的手段要灵活多样。除了纸笔考,历史剧表演、历史短文写作、历史考察活动、历史档案也可以。评价标准多元化,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特别是鼓励和支持对缺乏自信的学生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作用。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依靠一线历史教师更新观念,提升专业,渗透教学,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