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龙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围龙屋是典型的具有中原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分布在全市各县(市、区),一般有200-300年甚至500-600年的历史。

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俗风情,处处展示着客家文化的历史。它是客家文化的重要标志。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明珠,世界住宅建筑的奇葩,无穷无尽的百科全书。它已经开始宣布客家围龙屋为世界文化遗产。

圈地整体布局是一个大花园,在整体造型上,圈地是一个太极图。

围场前半部分是半月池,后半部分是半月楼。

两半的连接处由一个长方形的空地隔开,空地用混凝土夯实并铺设。它被称为“和平”(或汤涤),是居民锻炼或晾晒衣服的地方。

在“禾平”与池塘的交界处,用石灰和小石子筑成或高或低的石墙。矮的叫“墙脊”,高的叫“赵强”。

半月潭主要用于放养鱼虾,浇灌菜地,蓄水防旱防火。它不仅是天然的肥料仓库,还是天然的污水净化池。

威龙屋

建筑的后半部分是中间的方形主楼。

有“三栋两横”和一个围层;有“三楼四横”及周边两层。

最小的圈地建筑面积几千平米,最大的上万平米。

有的大龙屋,住着几百户几百人。

一般来说,“三栋两横”是一个圈地的多数。

有三个龙屋,两个横墙,包括上厅,中厅和下厅。厅与厅之间有天井,用木屏风隔开,可根据需要开合。

有南北厅、上下走廊、厕所、会客厅、厢房、书房、客厅等。大厅四周,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建筑结构前低后高,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主宅——横宅外层为半月形圈地,有的是一圈地,有的是二圈地,故名圈地。

弧形的围墙守护着主室,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场内的窗户一般都比较小,是天然的观察孔和射击孔,便于使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艺对抗来犯之敌。

其实龙屋的建筑设计和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很大的关系。

唐宋以来,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多居住在偏远山区,受到当地人的排挤和欺凌。为了团结起来抵抗侵略,生存下去,他们不得不群居,不得不建造防御性的城堡式房屋——龙屋,抵御土匪和当地人的侵扰。

龙围内还有一个坚固的多层“炮塔”,可以用来储存食物和草料,也可以从制高点射杀入侵的敌人。

如果土匪来骚扰抢劫,只要关了大门和半扇门,村民们就会携带武器进入龙圈和炮塔进行战斗。

以土楼、龙屋、宫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多样,风格各异。

然而,它们的坚固性、安全性、亲近性和家庭定居性是它们的突出特点。

现在福建、广东的圆形、方形土楼都有200-300年甚至500-600年的历史。

它们历经风雨的冲刷,强震台风的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傲然屹立在群山之中。

这样一个坚固的住宅,离不开精心的选址、科学的设计、材料和施工方法。

现在只从土楼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来做一些解释。

土楼的城墙下厚上薄,有的高达1.5米。

捣固时,先在墙体基础处挖一条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用石块埋起来作为基础,再用石块和砂浆筑成基础。

然后用夹心板把墙夯实。

土墙的原料主要是当地的粘质红土,掺入适量的鹅卵石和石灰,反复捣碎,搅拌均匀,制成所谓的“熟土”。

一些关键部位要掺入适量的糯米和红糖,增加其粘性。

捣固时,应将杉木枝或竹片埋入土墙中间,作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

就这样,经过反复夯打,筑起了一面钢铁混凝土般的土墙,外面还涂了一层石灰,防止风雨侵蚀,所以坚固异常,抗风抗震性能好。

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白天嘎嘎作响20分钟,夜间继续震动,但土楼完好无损。

历史上,客家人最初来自中原。他们南迁到闽粤赣交界的山区后,为了防止土著和土匪的劫掠和野兽的袭击,他们建造的土楼和围屋戒备森严,非常安全。

比如像一座古老的城堡,一层和二层没有向外的窗户,或者只有枪眼一样细长的石窗。三楼和四楼,每个房间都有向外的大窗户,不仅有利于采光和空气流通,也是观察敌情和向外射击的枪眼。

土楼大门的门框和门槛都是石头,门板厚约10 cm。

有的门是斜着挖的,有几个门洞嵌着竹筒。如果土匪攻门,可以击落,倒开水。

有些土楼门还配有防火水箱和水槽。如果入侵的敌人放火烧门,只要按下开关,水就会顺着门流下来灭火,保护门。

土楼本来就坚固异常,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把一些土楼夯上了夹层墙。

万一外墙被炮火轰开,土楼仍有夹层墙支撑,安然无恙。

土楼里各种生活设施齐全:天井里的深井是被围困时的水源,楼里有加工水、水等食物的设备。

这一切让盗匪久久不能进攻。

至于四角塔高耸的“四点金”,引匪更是令人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