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史料

“丝绸之路”是指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和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和欧洲各地的陆上商贸通道。它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世纪,一直使用到16世纪。它是东西方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了西域的基本干道。西起西汉长安(东汉洛阳),经河西走廊至敦煌。从敦煌出发,分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玉田、莎车,经青脊、今帕米尔至大岳、安息,西达调治、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过青脊到大湾,到西经安息,到达大秦。[2]它最初的功能是运输中国古代生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时,它被广泛接受。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沟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它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也被称为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三国至隋,兴盛于唐宋,变迁于明清。这是已知最古老的海上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