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中文系的历史沿革

1918到20世纪20年代末是武汉大学中文系的初创期。黄侃、郁达夫、闻一多、、周作人、钱、林语堂、周等著名学者在这一阶段都曾在中文系任教,为中文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侃教授师从张先生,在文字、音韵、训诂等领域成就卓著,被誉为晚清“国学三大家”之一。他和张氏家族创办的“张黄学派”享誉海内外,对武汉大学中文系的学术研究风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至建国前夕,是武汉大学中文系的成长时期。在此期间,、刘永济、、许、谭、、游国恩、苏、、高峰、冯元军、叶圣陶、朱光潜、西鲁斯、程千帆等著名学者都曾在中文系任教。传统文献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已成为中文系的优势学科。作为这两个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刘博平教授和刘永吉教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20世纪50年代是武汉大学中文系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中文系不断开拓进取,注重学科建设,不仅巩固和发展了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的学科优势,使之走在了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而且重点建设了中国新文学和外国文学学科,培养和引进了大批人才,使这两个学科在全国颇具影响力。当时中文系的师资队伍阵容强大,人才济济,形成了被称为“五老八中”的学术骨干。“五老八中”的具体成员前后略有变动,主要有刘永吉、、许、陈、西路斯、;程、沈祖芬、刘守松、胡、、周大步、李、、等。因为有群体优势,中文系的教学科研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

1957年的反右膨胀和10年的文革,对中文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此外,一批受人尊敬的老教授去世,一些人才流失,导致学术研究的衰落。

从1978开始,中文系进入恢复发展期。20多年来,全系解放思想,艰苦奋斗,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学科建设。我国研究生培养专业调整前,其硕士专业已达10之多,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民间文学、文艺学、中国历史、文字学、现代汉语、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的语言文学。博士点建设也令人瞩目:1981年,以黄卓先生为学术带头人的古代汉语学科获批设立中国历史上的博士点,成为中国最早的博士点之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在吕耀东先生的带领下迅速发展,于1990获批博士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积极引进中青年学者,学科实力大大充实。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点,呈现出蓬勃可喜的发展态势。2001年,经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中文系正式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