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实验学校有多大?
原始期
(1916 —1936)
我们学校历史悠久。创建于1916年(即民国五年)。当时是宣彤元年二月在衢州政府示范小学的基础上创建的。校址位于城北角西端,占地面积1109.6平方米。叫金华路二联县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1917学校位于钟楼底部,祥符寺更名为浙江省第八师范学校。它既是师范大学毕业生的实习场所,也是推进国民教育的实验学校。第一任导演徐琳。原来的学制是大三四年,大四三年。
1923实行“六三三”制后,改为初中四年,高中两年(六年制)。
1927之后,附属小学还承担当地教育辅导的任务,设立1研究员,每年召开学区会议,研究教育的改善。
1930,省教育厅宣布将曲中附小定为第八学区“中央辅导地方教育机关”,即辅导渠县、龙游、江山、常山、华凯、遂昌等县教育的实施。
1932后开设公民培训,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同年6月,渠县举行小学生毕业考试,成绩为“A”。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学校规模基本为10个班左右,学生约550人,教师23人,69%的教师毕业于师范学校和高中。
1935,浙江八中新增一所四年制简易师范学校,并入八中后更名为八中师范部,附小更名为八中小学部。
从1935到1936,附小还执行省教育厅命令,开设义务教育短期实验班,首创“肖老师”制度,即由小学高年级学生担任短期班教师。
抗日战争
(1937 ——1943)
1937-1943是抗战时期的战时教育。9月26日,1937,市内学校因日军轰炸无法正常上课。10年6月,附属小学迁至西乡石梁,附属小学本部设在唐宫。由于生源分散,生源不足,因此,院长沈先生办学认真,富有研究精神。当时围绕“研究实施战时教育”,拟定了《第八学区各县小学实施战时教育的具体办法》,并于6月165438+10月65438+3月3日经省教育厅批准,以克服局部战争带来的各种困难,坚持办学,培养刻苦好学的学生品质。当时的学习规模约为10个班,在校学生人数达550人之多,分别获得省教育厅1939和1942两次嘉奖。1941浙江省举办战时教育成果展。曲中附小被评为优秀。
1943,附属小学校长沈获中央教育部表彰。4月29日,浙江省教育厅向沈转发了教育部颁发的表彰证书。
恢复和重建时期
(1944 ——1949)
1944年7月,浙江衢州师范学校成立,附属小学更名为浙江衢州师范学校国民教育实验学校。
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为了尽快迁到城里复学,省里拨款修缮了三桥头的祥符寺和俞家庙作为校舍(即现在的附属小学所在地)。于是在6月1947将6个班迁回市区,6月1948上书申请批准将东面毗邻的肇庆祥符寺修缮为教室,10班全部迁回市区。
此时,行政管理和教学秩序全部恢复正常有序,学校也规范了。规模不减,师资水平和生源质量稳步提高。
解放和发展时期
(65438+5月0949-65438+2月0965)
1949年5月6日衢州解放。6月,衢州军管委接管附属小学,9月迁至衢州专办艺体教育,改省教育厅直接领导为地方领导。学校名称变更为衢州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小学。从此,曲石附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获得了新生。
1952年秋,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教育体制改革决定,附小试行五年一贯制实验。
9月1953根据省里的指示,停止春季招生,秋季全部招生。当新教学楼竣工时,附属小学的所有学生都搬到新的地点上课。(即具有小的当前地址)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领导关系的决定,撤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委员会,改变校长负责制,明确附属小学校长必须在师范校长的统一领导下工作。
1958年,学校规模发展到15班,学生约750人,2个复合教学实验班,教师34人。
1949-1965期间,由于贯彻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双基”,改善办学条件。1953新建两层8间教室,1954新建平房7间教室。1964新建了一个礼堂。规模发展到20个班,1070名学生,35名教师。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1966 ——1976)
1966文革浪潮波及学校,学校停课,引发“革命”。领导靠边站,一些骨干老师被批评,老师没兴趣教,学生没兴趣学。1969后,“工宣队”、“贫宣队”先后入校接管,将曲石附属小学改为“曲县新华印刷厂、周嘉大队工农五七学校”。
1971六年制小学停办,全部改为五年制小学。另外6个初中班加了帽子,1975加了2个高中班。此时规模扩大到25个班,学生1300多人,教师39人。由于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管理制度的问题,学生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振兴时期
(1977 ——1999)
粉碎“四人帮”和“文化大革命”在1976告一段落。附属小学撤销工贫管理委员会,1977恢复校长制,执行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中小学生管理暂行规定》,重申小学守则恢复了正常的管理和教学秩序。曲石附属小学得到了振兴和加速发展。
1981期末,初中停课,小学设立,19个班(含1复课),学生1056人,教师35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建市以来,学校发展较快。我们学校不仅是衢州师范实习基地,还是衢州市重点小学,教学质量是本地区第一。1981年和198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衢州市教育先进集体。
1986,我校党支部成立。1989在保留衢州师范小学原有办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衢州市教育实验基地任务,命名为“衢州市实验小学”。1998 4月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承担了双重任务,更加艰巨光荣。此时学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19815班到1985到21班。加上3个学前班,实际达到了24个班,53名教职工。学校教育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在1980和1985新建了两栋楼,分别有24间教室、阶梯教室和学校办公室。总建筑面积为1170 m2+1430 m2。
1995建有教学实验楼,15大教室近1800㎡,新校门,两边有围栏,有近20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学校有微机室、语音室、音乐美容教室、书法室、实验室、图书馆、电视系统等,设施得到了完善。学校管理网络更加完善,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扎实,研究型学校目标的落实更加实际,前途光明!
新世纪的发展时期
(2000年至今)
新世纪的钟声在2000年敲响,新的历史命运和光明未来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学校的新计划正在实施。我决心在原附小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但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努力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是亟待解决的关键。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决策和大力支持下,衢州市实验学校(衢州学院附属学校)。2000年6月22日,市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决定将衢州一中初中部与衢师附小合并,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校址规划为江舍街道原衢州师范学校。
2001曲征办发[2001]92号文批准设立衢州实验学校(九年义务制)。2002年和2003年,学校的建立和建设连续两年被市政府列为为民办实事之一。因此,衢州市实验学校把办学目标定为教育理念科学、师资优秀、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质量一流的学校,成为省内一流学校乃至华东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
在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筹备阶段一年的努力,一所崭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在衢州成立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创造了一流的教育环境。从原来的忠烈祠前曲石附中教育场所,占地仅8725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4382.6平方米,换成了江舍街道原曲周师范校区,给了市实验学校非常有利的发展空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已经完成,全校搬迁总投资4000多万元。现在校区面积49306平方米,比原来的校区大了近6倍。校舍建筑面积36927平方米,比原来大了8倍多。
2003年,学校完成了小学教学楼、学生公寓和教学综合楼的建设,总建筑面积265,438+0,308平方米。新建教学楼有63个教室,加上原衢州师范教学楼的54个教室,共有117个教室。新建学生公寓,小学家庭式公寓,每个房间都有热水和独立阳台。家庭式套房三室一厅一卫,每间5-6人。活动大厅占地365,438+0平方米,还配有闭路电视。初中公寓设计成酒店,每个房间都配有卫生间,住8个人。
同时,学校建有300米塑胶跑道、3200平方米人工草坪操场和篮球场。有宽敞的实验室、图书馆、报告厅和体育馆;具有完善的校园广播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校园通讯系统;每个教室还配有43英寸背投彩电、电脑、实物展示平台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并配有自来水供应。可谓设施齐全,环境优雅,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为学习、活动、运动、休闲提供优良条件的场所。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学校目前的办学条件已经达到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领先水平,进入了全省一流水平。
办学规模逐年扩大,从附属小学的24个班发展到57个班,最后发展到60个班。学生人数从1000人增加到3000人。
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发生变化,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逐步形成。现有教职工163人,专任教师155人,本科学历102人,大专学历49人。现有高级中学教师17人,高级小学教师43人,一级中学教师36人。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级特级教师2名,省级优秀教师2名,省级教学新秀3名,市级校长1名,市级名师8名,省级名校长3名,省级普通话测试员7名。
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获得省市教师科研项目奖励25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28篇,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论文107篇,获得或发表课件19个。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学生肺腑之言“哇,滑板车”获得全国一等奖,围棋连续八年获得市团体总分第一,在各级比赛中获得省市一等奖20余次。两届九年制毕业生中考成绩喜人。298名应届毕业生参加中考,102被省重点高中录取,28人被衢州二中录取,80人被衢州一中录取,英语、社会科、理科满分。250名初二毕业生参加中考,其中37人考了衢州二中的分数,衢州一中108,衢州三中126。英语、社会科、数学、科学成绩达到16人次,各科平均分和升学率均居城市公办学校第一,赢得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好评。第三学期251毕业生参加中考再创辉煌,衢州二中在校生91人,其中在考45人。衢州一中在校生135人,其中102人在走线;衢州三中分数线149人,其中128人在走线;衢州高级中学在校生213人,其中190人是走线的。
与时俱进,放眼未来,前景无限美好,发展空间巨大。一所以人为本,以质量为导向,引领科研,改革创新,重视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附中”在新世纪已经迈步向前!前进!
同学们,让我们真诚地祝愿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好,越来越繁荣!
叶适(整理)
2006年6月65438+10月65438+6月
办公室更新
2007年6月5日至2007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