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操杀人的原因。
据史传记载,被曹操杀死或“藏”起来的“人才”分别是卞让(五年前在建安被杀,以下封号略)、(十年后)、华佗(十三年后)、孔融(十三年后)、周布衣(十三年后)、楼圭(十六年后)、荀(十七年后)。另外,虽然米芾(十三年前)被黄祖所杀,但也有评论认为曹操是杀人的帮凶[11]。其中,孔融、荀、崔琰、被杀,政治影响很大。
孔融,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东汉末年的一位名人。董卓掌权后,先后任北海、青州刺史,屡战屡败。汉献帝许下诺言,要去找曹操。建安十三年(208年)被杀,罪名包括阴谋、谤渎朝廷、违逆朝廷礼仪、不孝行为、粗暴抗命。当然,这是曹操和罗志的指控。后人常说孔融因气致祸,史书上的例子很多。如曹操攻克邺城后,其子曹丕私收袁之妻甄氏,孔融上书曹操,称“武王伐周,妲己封其为周公”,以嘲讽曹氏父子。曹操不明白,就问孔融是不是河甸人,他回答说:“想当然。”。后来曹操因为粮食短缺下令禁酒,声称夏商是因为狂饮而死,所以要禁酒。孔融反驳说:夏商也因为女人失去了世界,但现在没有禁婚。米芾曾对孔融说:“仲尼不会死。”孔融答道:“颜回复活了。”[6](卷七十《孔融传》)这样的前后矛盾,自然是曹操无法忍受的。
但孔融的言行只是表面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孔融是汉朝的支持者。早在北海时,他就“意气风发,志在攻坚”。后来投奔曹操,也是因为汉献帝在许都。袁氏平定后,曹操大体上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2008年)六月出任丞相,代汉之志渐露端倪。孔融“见曹雄骗术愈演愈烈,人数不可比,故言以偏概全,较为顺从。”[6](卷七十《孔融传》)米芾说“仲尼不会死”往往被认为是对孔融的一种令人作呕的恭维,但这句话也可能隐含着对孔融的政治同情,因为孔子在诸侯争霸、王权衰落的政治环境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主张“正名”。
曹操“以融功名重天下,外交大臣忍之,而避之议之,虑之大业”,[6](卷七十《孔融传》)最终于建安十三年(2008年)八月杀了孔融。因此,孔融赢得了千古美名,成为后人的道德楷模。"它令人印象深刻,气势磅礴,在质量上可与昆双相媲美."。[6](卷七十《孔融传》)可悲的是,这样一个在后人眼中忠孝的人,却被容忍“不仁不孝”的曹操处死了。
荀是颍川集团的核心人物。建安十七年(212),董昭向曹操提议恢复西周五等制,准备入朝为公,于是暗中征求荀的意见。荀反对说,曹操“不安分”,后来“食之以食,望之以空,故饮药而死。”[6](卷70《荀传》)认为“曹操之死,藏其刑”,[12](卷66《汉献帝十月十七日》)认为荀是被曹* * *,逼自杀的,但未公之于众。
按:曹操建安元年(196)被封为武平侯,十三年(208)任丞相。汉制规定:“刘不为王,无功而不为,则天下诛之。”【13】(卷17《汉以来诸侯王年表》)即一个异姓只能姓侯,丞相是皇帝。所以按照汉制,曹操的官贵人都达到了顶峰。用曹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人臣极贵。”【1】(卷1,武帝纪)这个时候,如果不能篡位,想往上爬,就得突破汉制,提高爵位。董昭此时恢复“西星期五”制度的用意何在?有论者认为,在于“树翼渐开,龟鼎渐动”,[14](卷二十,《封建杂记》),即多同志为诸侯,逐渐取代汉朝。这种观点很常见,但也不一定。西周的爵位制度分为男、男、男、女五类,而西汉的爵位制度只分为国王和侯爵两类。因此,西方星期五的实施可以突破汉代不同姓氏只能封侯的限制,为汉朝的产生奠定基础。
荀对此是反对的。他曾经和孔融、他的哥哥荀悦整天谈论故宫。孔融的政治倾向之前已经讨论过了,荀悦也是支持汉朝的。他在《史记》中说:“时局移至曹时,皇帝自重。”岳欲除而不用,这是的五篇文章。他的论点都是关于政治体制的,而且已经在地面上发挥了。”[6](卷六十二《荀悦传》)荀与他们搅在一起,其政治倾向不言而喻。现在曹操图谋篡汉,荀无力阻止,又不愿答应,只好“杀身成仁”[6](卷七十《荀传论》)。荀的死,减少了曹操升迁的阻力。建安十八年(213),曹操被封为魏王,这是汉朝一代最重要的一步。
崔琰,冀州名将,最早为袁绍效力。袁绍失败后,他离开冀州,成了宰相董,长期掌管选举。崔琰曾经推荐过杨循,说他虽然“不够优秀,但守贞守道”。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擢升王维,杨循称赞其功绩,于是人们嘲笑他是伪君子,说崔琰在选举中失了人。崔琰看了杨循的名单后,回信说:“把名单保存下来,这是好事!到时候就变了。”崔琰被起诉诽谤时,曹操大怒:“俗话说‘女孩子有耳朵’,‘耳朵’不是个好词。当它改变时,就意味着它是劣等的。”于是崔琰被罚当学徒。但崔琰并不屈服,继续与宾客交往,群雄逐鹿,最后被曹操赐死。[1](卷12《崔琰传》)
崔岩说,大云意味着杨循文笔好,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曹操认为“耳”字不好,“时变”是不敬,是对自己提拔王维的不满。在别人眼里,曹操是多心了。他其实能从几句不着边际的话里看出反对他叫王维的意思。所以《三国志》作者陈寿说:“嫉妒先人者,如鲁国孔融、南洋、娄圭,皆有倚老不敬之罪。而颜最为世人所憾,委屈至今。”【1】(卷12《崔琰传》)看来曹操不应该杀一个为自己说好话的人。那么,崔琰是在说曹操的好话吗?曹操是不是冤枉了崔琰?
崔琰负责选举,“总议十余年”。[1](卷12,《崔琰传》及注释引用了先贤的事迹)关于其选举政策,史说:
他们(崔岩和毛D)用的都是正直的人。虽然他当时很有名,但不自己做的人永远进不去。服务是节俭的,所以全世界的人都要节俭。
上进心,虽然你最喜欢的部长,也不敢过分。[1](卷12,《毛传》维)
可以看出,崔琰和毛都是重德的。崔琰主政选举时,曹操颁布了“求才令”和“不废选师令”,反复强调“才”为先,不可看重人的人品。因此,崔琰、毛、曹操三人在选举政策上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崔琰师从东汉经学大师郑玄。他是一个正统的儒家。“清廉爽朗,雅远知经,直推四方,正朝”,【1】(卷12,崔琰传注引圣贤)他的选政应该是源于他的儒家思想,他顽固地维护着儒家伦理。如前所述,曹操公开表示对儒家经典的蔑视,因为这是他这一代汉王朝的巨大障碍,并试图摧毁儒家经典,以便为一代汉王朝做思想准备。这样看来,崔琰、毛D与曹操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选举政策的矛盾,更是维护或消灭名教的思想矛盾,是支持或取代汉朝的政治矛盾。
崔岩的“共议十余年”,可见这种矛盾由来已久。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升任王维,在通往汉朝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与崔琰、毛D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崔琰道:“多好的耳朵!在别人看来可能不是问题,但在曹操看来,语气不善,是一种讽刺,不应该改变世界。是反对他称王维,是“居高临下的诽谤”[1](卷12,崔琰传引魏略)。因此,有必要对崔琰的罪行进行处理,准予死刑。崔琰死后,毛D“郁郁寡欢”,曹操也找了茬,在家废黜了他。
从曾祖父杨震到父亲杨彪,杨修都是汉朝第一流的高门大族。“第四代太尉,继贤事业,元世都是东京名门望族”。[6](卷五十四《杨振川》)杨修官员以宰相仓曹属主簿,虽然官职不高,但“一向内外皆知,事事皆言”。【1】(卷19,陈传略)建安二十四年(219)秋,为曹操所杀。
关于杨秀之死,流行的说法是曹操因为“嫉妒人才”而杀了他。也有论者说,是袁氏的侄儿,是汉室旧族,是曹操要铲除的对象。从历史事实来看,杨修被杀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其党羽依附曹植。曹植在文学方面颇有天赋,丁仪、丁、杨修、孔贵都是他的同伴。“毛多疑,几为诸侯。”。【1】(卷19,《陈传》)曹操广泛征求了他的臣下魏真、桓杰、兴J、贾诩、毛D、崔琰、等的意见。结果除了杨军之外,都认为应该沿袭建立长府的传统,借鉴袁绍和刘表,曹遂在二十二。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自始至终思变,颇有才干,又是袁之侄,以罪罚之。”[1](卷19,《陈传》)生前,曾对友人说“我死的太晚了”,史称“我的意思是要坐上曹”[1](卷19,《陈传·序》)丁仪、丁M、孔桂。
关于曹操被害的案例研究很多,观点不一,但很少关注这些杀人事件的内在联系。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杀戮其实都与曹操代汉有关。在汉朝的每一个关键步骤上,总有反对或反对曹操的人,曹操总是以一个重要人物为出发点:建安十三年(2008年),曹操当上丞相,汉朝野心开始显现,杀了孔融;十七年(212),曹操想当魏王,实施了代汉的步骤,杀了荀。二十一年(216),曹操升任王维,在代汉路上更进一步,杀了崔琰;二十四年(219),代汉大局已定,杨修要想把事情安排好就被杀了。被杀的都不是闲人:孔融是大名人,荀是颍川集团的核心,崔琰长期掌管选务,出自汉朝一个高中,前三者都是反对势力的代表,是植党的重要成员。杀了他们可以达到杀鸡儆猴,断天下的政治效果。正是通过这种残酷却有效的手段,曹石父子完成了汉朝大业。
综上所述,曹操对政权内部一些重要人物的杀戮是基于政治利益,具体来说就是这些人反对或者不利于其他代汉,所以不宜用“性禁忌”一词来解释。至于杀别人,可能和曹操多疑的性格有关,这里就不太清楚了。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
[2]万·:《曹魏政治派别的划分及其兴衰》,《历史教学》1964第1期。
[3]胡宝国:《汉晋时期的茹英名士》,《历史研究》1991第5期
[4]刘春新:《曹操政权中的桥沛集团与颍川集团》,《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料》(第18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唐常茹:《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名人》,《魏晋南北朝史笔记》,中华书局,1983。
[6]叶凡:《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7]葛洪:《抱朴子?外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8]李良玉:《论曹魏时期侨培集团的兴衰》,《安徽史》1998第2期。
[9]孟凡之:《颍川与曹操政权中的谋士群体》,《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0994期。
[10]唐常茹:《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11]李国文:米芾、孔融、崔琰、杨修之死,杂文,第2期,2001。
[12]司马光:《紫同治鉴》,中华书局,1956。
[1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
[14]钱一本:《三国志会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