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全球历史视角审视和分析中国经济史

首先,当今史学界引入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来解释人类历史的背景之一,是为了超越过去某些社会形态的进化模式。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全球历史观和文明观是如何看待历史的,还要了解近年来全球历史观和文明观为什么要看待世界历史。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另一种偏见。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我们之前说的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或者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超越和促进的关系。在吴予希先生六卷本《世界史》的序言中,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世界史进行了精彩的阐释。如果对比的话,文明的历史观基本上是从纵向发展来解释的,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时代,实际上反映了人类文明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演进过程,是纵向发展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全球历史的概念是一个人类历史的横向发展过程,从几个孤立的河流流域的文明到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区,再到全球海洋时代。在吴先生的序言中,对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关系已经作了精辟的阐述。纵横发展的基础是物质生活的进步。纵向和横向发展相互影响,但并不均衡存在。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用新的历史观点来整合我们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更突然地看待历史的发展,理解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从更宏观的层面引导学生珍惜人与人的互动,珍惜人的创造。我们称人类创造文明,人类交流的不断延伸是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背景。

就教学而言,我来举个具体的例子。以前我们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以为明清经济繁荣,但突然一说近代,鸦片战争后迅速沦为资本主义的附庸。如果从全球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鸦片战争前中国闭关锁国,但在16、17乃至18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影响。岳麓版教材中提到,此时大量世界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吸收了大量的世界财富。有一种说法是,几乎是世界白银的一半。换句话说,明清时期的经济繁荣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不是中国在鸦片战争前与世界隔绝,鸦片战争后对外开放。这是全球历史视角下中国经济的一个小案例。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更加密切。工业革命之后,从世界范围来看,所有的后工业化国家都必然会接受工业生产的某种系列生产方式,甚至生产关系,直到政治变革。目前,在专史教学中,民族工业的建立被提到近代中国经济的开端。在我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有一个误区:近代以后,中国的市场开放了,中国的经济迅速衰落,自然经济解体了。有同学质疑鸦片战争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他认为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经济衰落了。鸦片战争后商品经济如何发展?这种认识是缺乏从全球经济史的角度看问题。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只要是自然经济,就必然是封闭的,只要是商品经济,就必然是扩张性和开放性的。所以中国近代以后,不仅西方工业产品在中国倾销,中国的农产品,如茶叶、丝绸等也迅速出口。这种进出口双双增长,意味着商品交换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只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并没有获得财富,中国的财富在逐渐流出。

从全球史的角度理解近代中国的经济变迁,是理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前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之所以没有完成从官营到民营、从发展到起伏的工业化,直到新中国成立,应该说在世界上是具有普遍性的。在工业化和殖民扩张的背景下,所有后工业化国家都在接受殖民扩张后的现实,试图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所以这方面的一些优缺点也是普遍存在的。优点是:原有的自然经济逐渐被打破,被解放的劳动力在增加,商品的市场也在增加。然而,这些国家面临着掠夺原材料和倾销商品的经历,与殖民和资本势力的竞争,以及技术薄弱和缺乏资金的困难。我们过去的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反殖民运动和政治独立。这其实反映了后工业化国家要走工业化道路,首先要争取基本的独立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缓慢而曲折的发展与殖民势力的双重作用密不可分。同时又普遍受到我国原有政治经济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所以大部分后发工业化国家,除了日本,比如中国和印度,在19世纪的工业化过程中都经历过这样的挫折和困难。从这个角度看,学生对中国现代经济,包括民族工业的认识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背景下,在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直到21世纪,我们融入世界市场的每一步都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如果我们在中国现代经济的每一章,或者每一节课都关注世界经济,有全球史观的自觉,我们的理解可能会更广更深。

从全球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近代经济,实际上中国的近代经济一直在不断地被纳入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另一方面,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如何从农业文明逐步走向工业文明的过程。一方面,中国近代经济史应该与整个世界的发展相联系;另一方面,要研究我们这样一个后发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历程和特点。了解这段历史对我们学生将来会有很大帮助。

新的历史观,包括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史观,与唯物史观并不矛盾,只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从世界横向联系的角度看全球历史的概念;文明史的观点是从纵向来看的。此外,在当前文化经济多元化的背景下,文明史的概念也是现代人研究问题出现的一个新的历史视角。尽管如此,持有文明史和全球史观点的权威历史学家并不否认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文明史观的代表史学家之一布罗代尔,尤其赞同马克思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我们在吸收新的历史观点时,也要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不能抛弃唯物史观。

三个。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实,认识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的特征?

其实这个问题的背后有很深的学科特性在起作用。所有对历史特征的描述都应该有潜在的参考价值。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结论都是没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中国古代经济史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第一,中学历史教学的课时和教材内容决定了不可能表达到位。第二,描写特征是历史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内容的呈现会相对简短。这也是学生和教师在历史学习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基本规律。

就中国古代经济而言,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两个基本参照系。一个是世界农业文明的情况。比如“长期领导”,显然是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农耕文明相比较的。再比如“精耕细作”。其实中国古代不是没有粗放耕作,直到唐宋时期也有刀耕火种。但从整体上看,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多为集约化。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精耕细作可以算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一个特点。第二个参照系是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内部组织。比如对于古代手工业,虽然几个版本教材的表述有差异,但都提到了陶瓷、丝织、冶铁。这说明在所有手工业门类中,这些行业与其他手工业门类相比,在规模、产品数量、技术等方面都表现出优势。所以把这些作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这个问题在教学中要有选择地分析。某种程度上,特色的表达是一个无止境的问题。不同时代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所选择。比如针对中国古代领先的手工业,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不抽象的材料、不抽象的答案来“使抽象的问题不抽象”,让学生体验这一特点,然后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特点要比较,关键是要找到参照物。另外,历史还有一个特点。学生所认识的历史是具体的、具体的历史,但在理解具体历史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通过概括和归纳进行逻辑思维,得到一些特征。所以要找参照物,比如把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农业、手工业进行比较,也可以把农业和手工业进行比较,甚至和今天的农业进行比较;还需要把具体的历史向学生解释清楚,学生也可以在了解具体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