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三国演义》把曹操说成是篡汉是不公平的。东汉时期,外戚和宦官轮番掌权,朝野风气污浊。步入建安时代,东汉朝廷已经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子同治简》中评价:“建安之初,四海荡;“没有一寸土地和一个民族,这不是中国人的风格。”在董卓善于废立、柳岩自造龙袍、淮南袁术称帝并刻下印章、袁绍欲另立私帝的乱世,曹操始终保持着对朝廷的尊重。早在钟平五年,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当时谈判的曹操被他拒绝了。盟军东征董卓的时候,相对于别人的观望顾虑,曹操率先进步;初平二年,韩复、袁绍等人欲立幽州牧刘玉为帝,再次被曹操拒绝,并明确表示:“汝之北,吾自西。”可以听听北方幽州的牧羊人。我依然忠于西方的先帝。李怂恿别人给长安带来灾难,一行狼狈逃命的时候,有冷漠的人,有浑水摸鱼的人,有落井下石的人。曹操是少数几个主动与狄咸见面的人之一。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吴魏合作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其做诸侯,曹操不听:“这小子想放火烧我!”。虽然这一系列言行中有曹操的谨慎战术,但客观上不能否认这是对朝廷的尊重。至于曹操杀了董成(原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下,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出身标准应该是“漏网之鱼”)、伏完等皇族,毕竟是和前朝曹操一起起家,奋起反击,所以能指望曹操死得痛快吗?何况东汉王朝的覆灭是在外戚和宦官手里,目睹天下大乱的曹操都知道。董成杀伏完时,曹操还规定,自己的“后宫”任何人不得干涉国家大事,即使对自己的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在家父子,臣民为君臣”。才华横溢的曹植是个放荡不羁的人,曾经擅自“开司马门”,他的马车夫当即被处死(曹植失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违法乱纪。曹丕也许有一颗缺德的心,但曹植根本不把做贼当回事。曹植的妻子衣着华丽,违背了她提倡节俭的命令,尽管她的儿媳将她斩首。回过头来看,曹操并不是汉朝的篡位者。很少有人否认曹操的军事和文学才能,但他的功绩却略有争议。与军事成就相比,他的成就更差。回顾三国之前的历史,东汉桓帝统治时期,中国人口一度达到5000多万,但到三国时,已经下降到700多万,甚至比四五百年前动辄斩首10万人的战国时期还要惨(当时还有1000多万)。杀这么多人是不可能的,但是饿死也不难。根本原因无非是天灾人祸。自东汉桓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少数民族暴动、叛乱不断,民不聊生后,人口和户数大大减少。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年间,有大灾:“九年春三月,李思、豫州饿死,乃至灭户者。”照此估算,这两个地方仅今年就饿死了约三四百万人;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正月,河内女子食夫,河南男子食妻”,“广和五年二月,大疫。”,“光和六年夏,大旱”。其他小规模的自然灾害、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更是数不胜数。再加上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生产被彻底摧毁。在这样的乱世,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让人民丰衣足食,是一项紧迫而首要的任务。而汉末三国诸侯中,军事人才多,内政少。政治经济上的成败,自然会在军事上有所体现(另一方面,也绝非易事),大部分人都深受其害,最终陷在“饭”里,甚至连证明自己是不是“聪明女人”的机会都没有。恢复生产的办法无非是开源节流,曹操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实行垦荒制度,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来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自耕农。所以这个政策立竿见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农业官兵之田,鸡犬之声,楼宇互属”的地方。称之为伟大的创举并不过分。曹操攻下邺城后,鉴于东汉末年人头税重,改为户规,向地主(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取每亩四升地租,每户出两帛两斤棉花。“他一定不擅长赚钱。”大力制止对农民的乱摊派,这是毛登江即使在2000年以后也很头疼的事情。这项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赢得了一致支持。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硕果累累。比如周瑜家乡舒城修建的七门三堰,直到北宋的宋仁宗,每天仍能灌溉2万公顷良田。这些《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到的“小事”的严重程度,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体现出来:一是曹操在汉中打了两场仗,先是打败张鲁,后又败给刘备,但由于北方元气恢复,他成功搬出了汉中武都等地(虽然受到引诱,从未被吓倒)。按一家四口人算,这就是50多万。想想蜀汉投降的时候,只有28万户94万人,你就明白刘备采取的是什么样的釜底抽薪的措施了!毕竟兵民是抗战的根本。二是建安十九年五月,吕蒙提醒孙权,曹操正在皖(即庐江)一带耕种土地,如果坐等他们收割,无异于虎添翼。因此,吴栋趁着雨季水军来去自由。孙权亲自出征征安徽城这么一个弹丸之地。梦露、甘宁都上阵后,活捉了提督,把数万人搬(说白了就是抢)回了吴。据统计,孙策、孙权曾四次打到周瑜的老家淮南舒城,但无一例外都是劫掠而回。所以周瑜的家乡出现了这样一件搞笑的事:曹魏拼命大兴土木,孙吴拼命破坏杀人。曹操之后的曹丕、曹睿,在个人生活上并不守规矩,但基本上都遵循了这些政策。后来曹真、张合、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在岐山等地屡屡扳倒没有战术失误的诸葛亮,就是因为他们有“深厚的内力”和充足的物质保障。相应地,兀术在这方面的建设也很欠缺。因为先天条件优越,四川已经有都江堰这样的杰作,没必要画蛇添足,浪费钱,也是可以理解的。吴栋是一个彻底的失败:吴栋曾两次在丹阳建湖田,建埔里塘。第三年(魏景元元年)初建永安时,投入了无数的人力物力。但由于未能在旱季进行施工,桥墩基础因大风大浪被淹。结果“兵死,或贼亡,百姓大怨。”第二次重建还是失败了。难怪后人要在江南开运河,建水库。虽然江南被称为鱼米之乡,但三国时期的农业水平相当低。就连在北方早就是常识的东西,比如牛耕,也没有普及,也没有水库、池塘等可以用水灌溉的水利建设。其生产效率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几百万士兵,也要挨饿。他们如何争夺霸权?如果说曹魏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那么蜀汉就是保本,而东吴就是欠债。开源的同时,曹操也很注重节流,以身作则。史书记载,曹操“雅俭不华丽,后宫服饰不华丽,不采御鞋,以帘屏补劣,温煦取艾草,无宿怨。”简单来说,衣服不艳俗,鞋子不雕花不绣,窗帘、纱窗打着补丁,床、被褥“破烂不堪”。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靡之风得以扭转,天下百姓廉洁勤政自律。就连高官显贵也不敢奢靡,甚至出现了有人故意穿寒酸衣服讨好曹操的怪事。建安十四年,曹操反过来不得不下令纠正这种奇怪的不正之风。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他一贯的节俭作风:“天下尚未安定,未有继往开来。”葬礼后,他们都被带走了。驻军人员不得离开驻地。有一个划分,每个费率就是位置。衣服里没有藏着什么宝贝。“相比之下,刘备和孙权晚年则是一片茫然。《三国志传》引经:“刘备称汉中王,故筑亭垒,自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他后来的所作所为,成了陈群劝曹睿弃奢击宫的反面教材:“昨日刘备从成都到白水,多作列传,浪费百姓劳力,毛知其累。后来夷陵之战,刘备的表现更差。孙权的“狂”就更多了,连他还没老的时候都有点糊涂,以至于张昭嘲讽纣王的“酒池肉林”。后来孙权废太子的愚蠢,让诸侯分崩离析,成为笑柄。诚然,曹操不是完人。他在徐州的屠杀等等都应该受到谴责。但总的来说,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他无愧于陈寿的评价,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一个绝世的杰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