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镇的海安历史名人
乔林爱读书,家里什么都没有,却收藏了很多书。朝夕揣摩,不知疲倦。乾隆四十三年(1778)刻有“人之所能事多,而凉好学篇”的印章。对《公刘书》篆刻的研究几十年来从未间断。他的篆刻大师徐荣擅长雕刻水晶、玉器、瓷器、竹器等印章,每一枚都很精彩。侧节为草书,偶刻隶书,其篆书古朴苍劲,深得秦汉遗风,后人误为宋元人所作。清代国子监学士、自习室行者钱大昕在《乔墨庄先生传》中称赞他“用刀如笔,试玉、铜、铁、竹根无不可”。他的篆刻风格对当时江浙乃至后世的篆刻坛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乔林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擅长制作竹根印章。此外,他的篆刻风格工整,笔法老练,构图严谨,线条虚实相间,与白澍相映成趣,颇负一时之功。清代工部尚书、大学士彭曾将乔林制作的竹根印献给乾隆皇帝。乾隆看了,非常欣赏。他看到上面印着墨庄的小鼓,就问墨庄是谁。大臣回答说,墨庄是宋朝的,乾隆命臣子写了一首竹根戳歌记住,但乾隆不知道墨庄是当代的。清人(《高东尹仁传》)记载了这件事。《中国地名词典》说乔林的“手工竹根草,雅致别致”。
乔林还研究了古代钟鼎器物上的铭文。一生著作有《篆刻集》、《进士摘抄词》、《韩必选诗抄》(八卷)、《墨庄印谱》等。
余(1894—1945),扬州评书名家,住海安镇。从小家里就穷。18岁,师从著名说书人张绍南。初学时,于曾听过丁喊、陈、张杰山等前辈的《清风札》。他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具有何丽霞风格的遗风派。这本书以喜剧的形式反映了人间悲剧,把旧时代扬州的社会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被后人称为“奇书”。他还剔除了原文中的淫秽语言,明确表示糟粕语言不会传给弟子。民国三十年(1941),海安失陷,余到如东县栟茶镇演出。在威远茶馆演出时,一些新四军的干部前来听书,并欣赏于的技艺。后来,他被邀请在几次群众大会上演讲,以鼓舞群众的士气。并请余联系海安、角斜的艺术家来茶园演出。
于不仅在地区拥有大量的观众,而且在扬州、镇江、泰州等地也很受欢迎。余有很多书。除了清风门,还有猫王、西五虎、粉屋等。扬州著名说书人王绍棠听了他的猫王,也非常欣赏。余书法传人余友春,1986扬州曲艺团录余派《清风闸》,王成、王福昌、陈武楼、李震编曲,江苏文艺出版
张福祥(1663-1727),本名良玉,海安镇人。康熙四十六年(1707),清圣祖叶璇南巡,张福祥在扬州塔湾呈上《迎亡诗》十二章,陈述治国方略,受到康熙帝的高度赞扬。康熙五十三年,张福祥在顺天登基。康熙六十年,张福祥考中,被录为进士,时年五十八岁。因在殿试中对回答者言辞激烈,被降为三强第34名。当年5月,康熙皇帝在连宁居召见张福祥等人。由于张福祥学识渊博,他被选为国子监的庶吉士。三年后,张福祥退休养老,回到了家乡。
张福祥向来不善于巴结权贵,与人为善,明辨是非。他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当地的捐款,救济,疏浚河流和修复堤防。张福祥诗文集量丰富,主要有《易集》、《子长集》、《方还集》、《阳光下的震泽集》、《顺诗录》、《天府集》。
陆(1777—1842),本名关泉,又名二香。生于清朝,生于海安镇。卢顺之的曾孙是清朝的一个秀才。他勤奋好学,尤其致力于医学。我喜欢研究石头。搜索数百个古代遗迹。这里有数百件青铜麻雀瓦、古言和印章,一个接一个地证明着他们的故事,并且是手工雕刻的。他擅长书法,钢琴,好诗词,喜欢打游戏。他写了四卷溥仪。
鲁曾得到各种古代医书,每一种都是根据善本加以校正的。取各家之精华,编了几篇《征知赋》和两篇《云起辨》。保存下来的已编成册,收录于《海陵丛科》、《运气辨伪》两卷,《海陵丛科》、《鹿冠泉医书》六卷,近20万字。如今,上海和南京中医学院的图书馆都有藏书。陆不仅有许多医学著作,而且非常重视实践。临床经验丰富,远近求医的人很多。
瞿,安徽滁县海安镇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前后,卒于同治初年。生于过去的屈,立志于搜集和研究海安故里的自然和历史资料,致力于寻找一座城镇的遗产。一切善言善行,文章碑文,不求其源,自始至终考”,“一切学问,即书、纸片皆弃于书中,久而成之。“历时10余年的搜集、修订、整理,编纂了道光二十九年(1849)海安考古志。
全书共四卷,主要记述了古台州东部的概况,记载了编制、官职、河流、寺庙等方面的情况16。书中还配有海安古城和古泰州东部地区河流概况图。由瞿的朋友所画。同治二年(1863),有刻本。民国年间(11),韩略加删减,编成《海陵丛刻》。1962年扬州古玩书店根据咸丰五年(1855)石林画馆手稿刻制复制,刊刻题名《咸丰海安县志》。瞿编纂的《海安考古志》,保存了明末至清中叶海安部分地区的大量珍贵资料。
钟和清,字品冲,号,海安西昌镇人。生卒年不详。清乾隆十七年(1752),乾隆十九年升进士,任四川大邑县知府。因其为人正直,被罢官归李。钟鹤庆擅长写兰花。喜欢山水花鸟,擅长书法诗词。我和钱塘湖西坨、丹徒罗丽村、郑兴华板桥、彝族陈知庶都很友好。它的名字叫《中国画家辞典》,北京中国书店3月出版,1982。泰州博物馆现在收藏了许多纳威和平调的画。著有《闲情诗集》四卷,为台州图书馆所藏。韩在《海陵丛科诗集:我的第一部诗集》第二卷中发表了15首诗。
石重光(1889—1933),字新,海安鲍莉镇人。我在日本学习,毕业于日本弘文学院。我一生擅长古诗词、书画、古琴,精通日语和英语。留学日本后,石接触到了民主革命的思想,毅然跟随孙中山先生四处奔走讨枪,避免事变后逃回故乡。不久,清末如皋学者沙推荐他到江苏省立第七中学(今南通中学)任教。后来,鲍莉的潘树生先生在如皋师范学校任校长时,被推荐到如皋师范学校任教,曾任教育局长。
石很有正义感。在学校,他非常同情进步的学生,并抱怨那些参加学生骚乱的学生。此外,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的周佛海,也得不到周的允许。不久,史被如皋师范学校开除。给如皋南门商人明明传当家教。
21年,经人介绍,史崇光在安徽凤阳中学任教。民国22年,因为伤寒回到家乡。经长期医治无效,病逝于如皋,葬于河南省西昌镇。石重光一生写诗数百首,编有《硬石诗》一卷。他的手抄本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但他的诗被载入《如皋志》和《鲍莉志》,被村里的人广为流传。
朱南金(1863-1940),晚清学者,住海安南磨镇朱楼村,后迁居海安姬胡乡。
朱南金年轻时在苏州黄门读书。家中无田,教书读书为生,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村里人都尊称“朱二爹”。他一生仰慕浏阳写仁的谭嗣同,他写仁,澄清了谭的作品。他还专门去上海拜会了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进行了一次谈话。康有为惊讶地说:“没想到穷乡僻壤还有个朱宝奎!”
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在维新运动的浪潮中,朱南进、王继祥等人毁寺兴学,赶走了华英寺的和尚,创办了一所成功的学校。朱南进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
朱南金在村里小有名气,学生遍布全国,书法在苏州、扬州、泰州也颇有影响。擅长写道理,喜欢行书,擅长魏碑,尤其是小楷。他的大部分书法都被战争毁掉了。海安县博物馆有它的行书横幅。
朱(1867-1942),书生,名宝莲,也是一名道士。村里的人都尊称他为“朱三的父亲”。少年时,朱曾在私塾求学,尤以书法和金石学见长。他的书法从临摹秦、汉、魏、晋、唐的碑帖开始,吸收了清代吴让之的书法特点。篆书在横幅中也很常见。石刻以篆书为主,有正、负、双线等多种风格。至今,朱的后人还保存着近百枚印章。1988国庆,海安县文化馆、海安县书法协会印制并展出朱篆刻作品,为期两个月。
朱是一位办学的学生,民国初年被选为王义庄金叶小学的校长。该校是当时泰县最早、规模最大的学校。
谭德忠(1876—1949),字群云,名高谭,名海陵老人,海安镇人。他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十几岁时,谭祖云在海安师从陈锡弼、陆子才学习书法,经常临摹王钟遗作和汉唐碑刻。民国6年(1917),谭祖云游遍长江,远至史静、广东、福建,后长期定居上海。李先后师从康有为、高、曾、于右任、张大千等书法大家,关系密切。与谭书法齐名的是,被称为“南北谭”19年,谭祖云住在金陵鸡鸣寺,与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谭合编《马天赋》。于右任为帖子的扉页写了一个标题:“试读南北奇书。我害怕我的老朋友,我是一个很好的哥哥。”上海《申报》曾刊登过谭祖云的书法对联。张大千的老师曾农比尔德也对谭祖云的书画赞不绝口,说“笔力疏健,神韵飘逸。”
谭祖云曾将自己的书画与石涛、彭刚之、吴俊清、李梅庵、李锡翁、王一亭及其诸子半阴、小云、大儿媳韩佩芬的书画合为一册十人书画。与谭、谭小云共同出版《三谭书画集》,并在上海大信公司展厅举办“三谭书画展”。20世纪30年代,谭祖云在上海通过面授和函授创办了海陵书院。继上海华商书店成立后,专门印刷销售书画名家及其作品,并在南京、丹田等地设立了分发行处。
晚年,谭祖云居住在海安,与韩子石先生、陆先生在凤山创建了一座佛教学者林。谭祖云的作品和著述包括《向海史超》、《海陵尹村》、《海陵书画集》、《续艺舟双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