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三塔的历史演变

崇圣寺的第三座宝塔建于南诏全凤祐年间(公元824-859年)。大宝塔“千寻宝塔”是最早建造的,高度为69.13米。是一座方砖塔,檐密,楼***16。后来又建了南塔和北塔,都是42.19米高。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都是10级。三塔的修建,除了佛教宣扬可以成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理曾经是“洪水多发之国”。古籍《晋编》中记载:“天下传说龙拜塔畏彭。大理以前是龙泽,所以是镇。”相传古代有三座塔,是铺一层土修一层塔。城楼修好后,一层一层地把土挖出来,使城楼显现出来,于是就有了“堆砌土木城楼”“现在把城楼挖出来”的说法。当这座塔建成时,这座桥像小山一样高,长达10里。修塔时运能不足,用山羊运砖。现在大理的银桥村,古称“塔桥村”。古书记载,三塔建成,“雇工匠七百七十万,耗资四万余元,历时八年建成”。三塔建成后,又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崇圣寺。

这三座塔的具体建造时间历来记载不一。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①唐贞观(627-649)产于尉迟敬德;②龚涛、易慧作于唐开元元年(713);(3)南诏王劝冯友保于天启十年至元年(唐太和七年至开城五年,833年至840年)修建;(4)保和十年至天启九年(唐太和七年至大中二年,833年至848年)。根据内地类似古塔的建造年代,云南应该更晚,再考证原崇圣寺和中塔内的相关文物和记载。看来中塔应该是南诏王劝丰祐(824-859年在位)时修建的,两座小塔比中塔晚,最晚。建于大理早期,先建塔,后建两座小塔。

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古柏通志》等史料记载,当时修建崇圣寺和主塔时,寺基7里,圣人李建三塔,房子890间,佛11400,铜40590斤,人工费708000余。

元武宗“颁令”时,授予方丈和尚称号,保护寺院财产,免交粮食税。元代又进行了修缮,使“寺阁回春,三塔挺立,金碧辉煌,山梁(相等)”。

明代重修李元阳,也有“三亭七楼九厅百府”。当时寺内有五件宝物:三塔、巨钟、玉通观音、郑碑和佛都匾。

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殿前“三塔”,四面傩高耸。西边,三塔对面有一座钟楼,极为雄伟。楼后是正殿,正殿后是“雨珠观音堂,铜质,高三尺”(《徐霞客云南游记·日记八》)。据说庙里的钟是始建于建安十二年(公元871)。它“直径一尺多,但厚达一尺”,“其誉可达八十里”。

明代郑德九年(公元1514),千寻宝塔“裂两尺,状如断竹”,后“十日复一”。

在1925的地震中,塔顶倒下,断塔变重。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三塔的保护非常重视,在1978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