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早在8世纪,西藏的民间歌舞,包括各种宗教艺术表演,就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为藏族产生高度融合的戏曲艺术创造了条件..

从西藏桑耶寺壁画中的歌舞剧来看,牦牛舞和阿卓鼓舞在藏戏的产生和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散叶寺建于8世纪,壁画中有三个藏戏队表演的场景,带着白色面具。一个在正殿门口,另外两个在正殿左右两侧的院墙上。

在散叶寺的壁画上,用藏语标着“短嘎尔”几个字,意思是歌舞剧。在后来的许多文字记载中,无论是白面具戏还是蓝面具戏,都被称为“短盖尔”。

在白面具戏的发展中,牦牛舞和阿卓鼓舞最具代表性。民间牦牛舞与后来成熟的蓝面具藏戏融为一体,在8世纪白面具藏戏初步形成时就有密切联系。

牦牛舞早在吐蕃早期就出现了,在民间原始祭祀的图腾动物样舞蹈中。早在7世纪,吐蕃第33王朝赞普松赞干布颁布十善法典的庆典上,就有人戴着狮、虎、牛等面具跳舞。

在大昭寺同期的文成公主进藏庆典壁画的中央,有一个戴着白色面具的牧羊人,他与人们演奏的两头牦牛共舞,伴随着两只坐鼓和铙钹。他的面具、服装、道具以及整个鼓、钹伴奏的表演形式与藏戏的白面具基本相同。

牦牛舞还用于大型集会、游行、庆典,容易形成热烈喜庆的气氛。

白面戏中的阿罗瓦腰饰和彩箭,见于早期的民间歌舞和艺术表演中。白面具戏和这些表演艺术的结构也是由开篇、主戏、结局三部分组成。

可以看出,最古老的藏族白面具戏基本形成于8世纪,13世纪以后才逐渐丰富完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最古老的白面具藏戏唱腔流传至今有6大类30多首。它的每一段唱腔都有一段类似于兽吼的介绍,据说是根据古代藏族歌曲的七音理论设计的。

这七类歌曲的名称包括:一只中阶雁的叫声,一只仙女宋立科的声音,一只公牛的吼声,一只山羊的哞哞声,一只六合的声音,一只孔雀的啼叫声,一只合唱队的声音,一只布谷鸟的歌唱声,一只为雄心壮志而奋斗的声音,一只骏马的嘶鸣声,一只最近闻到的气味的声音,一只大象的嚎叫声。

白面藏戏唱腔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旋律,即“黑强子”,因使用广泛而成为其唱腔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

白面具藏戏的唱腔结构一般是由一段歌词和两段以上组成。基本唱腔有三种:一种是达人唱腔,擅长表达一种比较舒缓、缠绵的情绪;二是大震唱法,适合表达抒情或悲伤的感情和欢乐的情绪;三、大同唱法,最能表达欢快、热烈或迫切的感情。

蓝面具藏戏的演唱不仅是白面具藏戏的演唱因素,也是鼓舞人心的音乐、道教歌曲以及和谐的秦颂和舞曲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丰富完善,乡土气息浓郁,高亢悠扬,明快清脆。跌宕起伏等独特风格。它的唱腔已经发展到十多个类别,超过100首歌曲。

昌都藏戏在音乐上吸收了白面、蓝面藏戏的唱法和技巧,其唱腔大多是在当地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都具有强烈的独特的民间音乐风格特征。后来只收集了十几首。

昌都藏戏唱腔有三种:一种是杰布唱腔,意为国王唱腔,是国王、王子等人物的专用唱腔;二是尊母唱法,意为皇后唱法,是对太后、公主等人物的特殊唱法;第三,伦博的唱腔,即大臣的唱腔,是大小臣子的专用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