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列夫TT手枪成长史

托卡列夫TT手枪成长史

TT手枪全名叫图拉·托卡列夫手枪,最难忘的是苏联政委带他上前线。那么在他成为苏联制式手枪之前,俄罗斯使用的手枪主要有两种。一个是自己的Nagan M1895跑者,一个是盒子枪。

维也纳也是毛瑟C96的用户(中国不是唯一喜欢用的)。尤其是一战后,红白军都从毛瑟购买了短管型的M1921,原本是为法国警察订制的。后来因为在俄国内战中被广泛使用而声名大噪,又被称为博洛式。

这把枪在中国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南昌起义时朱先生用过的博洛式,在国内也叫“三箱”。

苏联成立后,对新型半自动手枪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大量使用C96 7.63×25mm毛瑟手枪子弹,图拉兵工厂的托卡列夫对7.62× 25mm托卡列夫子弹进行了改进。啊,这不是抄的吗?他的毛瑟也不是原创的,但它是由波查的7.65× 25mm改进而来的。

最后苏联人敲定了7.62× 25mm托卡列夫手枪。谁该抄枪?呃,没有,怎么设计?20世纪前二十年半自动手枪之王应该是谁?应该是勃朗宁!于是托卡列夫决定从M1911开始,用M1911只做三件事:简化,简化或者简化。

虽然托卡列夫手枪外形接近FN的M1903,但M1903是自由式手枪。托卡列夫手枪的工作原理是M1911,同样是枪管短后座加枪管偏锁原理。

托卡列夫将单锤、单发杆和电阻铁集成为一个组件,去掉了伸入握把的锤导杆,将锤簧简化为一小段,放入锤内。

然后去掉手柄保险,甚至手动保险!那太多了。怎么才能保证安全?TT手枪只有一个半等待槽作为保险。如果要在枪膛里有子弹的情况下关闭保险,必须按住锤子,扣动扳机,慢慢把锤子放回去,卡在半等待槽里。这个时候扣动扳机是不会开火的。当你想开枪时,按下锤子,然后扣动扳机。这个过程在动画《名侦探柯南》中提到过。

因此,TT手枪一般都带有一个空枪膛,枪膛里有一颗子弹。即使关闭了保险,锤子仍有被划伤的危险。这是第一版托卡列夫手枪,正式定型于1930,名为TT30手枪。

TT30对于M1911的简化还是比较成功的。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方便生产,方便维修。这也许就是战斗民族的智慧。然后托卡列夫做了很多优化,比如增加铁电阻的接触面,取消握把后面的盖子。这是1934年正式量产的TT33手枪。

后来,大规模生产取得了名气,TT手枪的缺点也很明显。保险是一个问题,但只要它是空膛携带,就没有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握法比较直,角度小,指向性不够好,也是因为子弹的原因。

这些问题完全没有影响他在战场上驰骋。直到1952才慢慢被新一代9× 18mm马卡罗夫PM手枪取代。一个原因是太大,另一个原因是7.62× 25mm托卡列夫手枪子弹穿透力强,止退效果不够。

虽然苏联淘汰了它,但世界上其他国家仍在仿制这种经典的CCCP手枪。比如中国从50年代初仿制51手枪,后来拿到TT手枪的图纸,再仿制54手枪,著名的“大黑星”,服役时间很长。一些老警察对54手枪还是很有感情的。

朝鲜也仿制了TT手枪,叫68式手枪。68式手枪很有特色,改了很多。从外观上看不太像TT手枪,只是袖座后面的造型做了重新塑造,内部更是别出心裁。枪管偏移方式不是原来的铰链式,而是勃朗宁的强力手枪上的斜面解锁。唉,你逃不出勃朗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