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沙漠已经成为全球治沙的样板工程。
但是,这只是一项大众化的运动,沙漠对人类生存一点也不友好。肆虐的沙尘暴,极度干燥的气候,稀缺的水源,使其成为生命的禁区,时刻威胁着徒步者的生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沙漠也成为地区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中国辽阔的国土上,沙漠和戈壁的总面积高达654.38+0.2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654.38+0.3%。这些沙漠近80%集中在祖国大陆的西北部,气候干燥,人迹罕至,更加荒凉。其中,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最近名声大噪,备受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库布其沙漠独特的旅游特色,更是因为近年来人们在这片沙漠上的治沙成果显著,令世人惊叹。
标准在前面。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中西部,河套平原上黄河之字形弯道的南岸,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因距北京仅800公里,又被称为“首都上空的一盆沙”。《诗经》记载,3000年前的西周,库布其沙漠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草原,多民族的牧民在此繁衍生息。然而,经过千百年黄河的冲击和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曾经繁荣的土地逐渐被黄沙覆盖,变成了植物稀少、雨水稀少的不毛之地。
不仅如此,库布齐沙漠的面积还在不断扩大。新中国成立时,库布其沙漠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几十米,泥沙流入量高达65438+6亿吨,直接威胁到被誉为“塞外粮仓”的河套平原。沙化土地就像牛皮癣,让土地不健康。对于以农业为基础但人均耕地严重不足的中国来说,土地荒漠化将严重威胁人民生活,阻碍西部大开发。
上世纪80年代,库布其沙漠腹地有一个盐湖,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以盐湖为依托的盐场成为重点企业。但由于环境的恶化,盐湖的面积正在缩小,逐渐呈现出被黄沙吞噬的势头。这时,一个名叫王文彪的年轻人主动辞去政府职务,应邀来到盐场担任厂长。他上任后,看到盐场惨淡的经营状况,决定治沙。他当即提出,每卖一吨盐,要提取五块钱用于治沙。经过八年的坚持,种植了数万株幼苗,看似无果的东西战胜了正在侵蚀湖泊的沙漠。盐湖附近的当地环境得到了改善,沙漠的边界一直在后退,盐湖的面积逐渐恢复,盐田的收入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当每个人都为这个好消息欢欣鼓舞时,新的问题开始出现了。已开发的盐场产量不断增加,周边市场饱和,需要将盐运出去寻找新的销路。固有的交通方式需要绕行200多公里,穿越沙漠,才能到达最近的杭锦旗磴口火车站。这个计划实施后,盐场的大部分利润都会被运输成本消耗掉。
这时,王文彪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修建一条穿越沙漠的公路,把盐运出去。这个时候,他得到的不再是质疑,而是周围人果断的反对。虽然盐场的经营状况有了质的改善,但是修建这条路所需的资金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当时的机器设备条件远不如今天。
虽然修一条穿沙公路很难,但这似乎是盐田生存的唯一出路。幸运的是,当地政府帮助解决了财政问题。当几十辆推土机开进沙漠腹地,似乎成功指日可待,但随风飘扬的黄沙很快掩埋了修建好的路基,每天的辛苦也变成了徒劳。
尖锐的矛盾摆在面前:修路不难,保护路难。根据保护盐湖的经验,生态护路成为解决问题的答案。筑路队改变工作方法,边修边绿化路边。两年后,库布齐沙漠第一条川沙公路建成,公路两旁种满了树和药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库布齐沙漠大风黄沙肆虐,800公里外的北京饱受沙尘暴之苦。如今,沙尘天气已经大大改善。库布齐沙漠的治理离不开王文彪和他后来成立的亿利能源集团。在人类与沙漠几千年的斗争中,它显然是被检验过的改善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方法。
探索新方法
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显示,库布齐沙漠修复造林969万亩,固碳15400吨,涵养水源243.76亿立方米,释放氧气1830万吨,生态良好。
国家林业局也发布数据,中国沙化土地面积由每年1.4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每年3436平方公里扩大到每年减少1.98平方公里,实现了由进沙入绿、退沙入沙的历史性转变。
随着不断的探索和新技术的出现,沙漠治理呈现出新的曙光。我国西北地区虽然受沙尘暴影响最严重,大面积土地沙化严重,但也是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随着太阳能开发技术的进步,许多光伏电站建设者和运营者开始探索光伏发电与沙漠治理相结合的“光伏治沙”模式,希望走出一条效果良好的工业治沙新模式。
达拉特旗光伏龙头基地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于20117年10月30日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准,是全国第三批10光伏发电应用龙头基地之一。该项目通过“光伏+治沙+农林旅游”的模式,促进太阳能发电、沙漠生态治理和特色旅游的发展。
达拉特旗所在的河套平原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年均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非常适合建设大型光伏电站。项目占地65438+万亩,总投资15亿元,规划容量200万千瓦。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40亿千瓦时,实现产值超6543.8+0.5亿元。各级产业可带动周边农牧民增收致富约1500人,增加就业2000人以上。
同时,建成后的光伏发电基地将提高当地森林覆盖率近0.6个百分点,有效遏制库布齐沙漠扩张,防治沙化土地20万亩,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0万吨,减少扬尘70万吨,对区域土地沙化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将发挥重要作用。达拉特光伏发电领先基地项目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改善效益。
“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树”是达拉特旗光伏基地采用的一种立体化新型产业循环模式。先用推土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平整沙丘,然后在平整的土地上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再在光伏板下方的土地上种植经济作物。光伏板除了吸收太阳能,还能阻挡阳光直射,减少20%至30%的蒸发量,有效降低风速,改善植物生存环境,为各种标志性植被的生长有效固沙保水。反过来,生态的改善对太阳能发电也有积极的影响。扬尘对发电影响很大,植被可以减少扬尘。
创建一个模型项目
沙漠光伏工程是人与自然的竞争。通过工程建设改善沙漠土壤质量,在人进沙退的时候,得益于当地环境的改善。建成的光伏设备可以转化充足、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减少温室效应。同时,光伏设备具有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等优点。对于沙漠附近的人们来说,它可以增加牧民的收入,减少在牧区放牧时对植被的破坏。
但是,这样一个多目标的好项目,也必须面对沙漠中最恶劣的施工环境。山推内蒙古办事处主任陈涛,2014调任内蒙古自治区,主要负责市场调研、客户拜访、反馈收集及国家宏观政策能源开发扶持,参与了2018达拉特旗光伏龙头基地项目。据陈涛介绍,“施工难点主要集中在与恶劣的沙尘暴和高温的对抗上。灰尘已经严重损坏了设备水箱的冷却系统,要求发动机空气系统的清洁度,驾驶室要密封人性化。对设备专业性和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参与项目建设的鄂尔多斯绿洲园林总承包公司是山推的忠实用户。本工程投入新旧推土机50台,其中全液压推土机DH17、SD16L多台。施工过程中,山推办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现场跟踪设备使用情况,与司机交流施工技术,收集反馈。工程后期,山推根据沙漠施工条件,研发了DH17-DS全液压推土机和液压SD16D推土机,为后期紧张的施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国家推进西部治沙的同时,社会资本也加入进来。在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看来,企业治沙的效果会好于政府财政治沙。“沙漠控制就像一个无底洞。通过国家财政治沙,单纯为治沙治沙不会得到特别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沙漠里的农牧民很难靠单一的治沙模式获得相应的收益,政府还得拿钱补贴。”
工业治沙模式,政府不投入资金,只需要给企业相应的政策。“我们把治沙变硬币,一边治沙,一边发展沙产业,靠沙办产业,靠利润治沙,增加农牧民收入。”王文彪说。
该项目采用分期建设的方式,其中一期规划容量为50万千瓦,占规划总容量的四分之一。一期工程投资约37.5亿元,年发电量约8亿千瓦时。一期工程由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中广核、中节能公司联合中标,于2018年6月30日开工建设。经过近半年的紧张施工,原本荒芜的沙丘已经被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板覆盖,成为一片“蓝海”。2018 12 10,一期工程已顺利完工,开始全容量并网发电。虽然沙漠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没有希望的。
虽然沙漠的形成离不开自然因素,但人为的破坏也助长了恶化过程。同样,人类的力量可以逆转这个过程。今天,人们在库布其沙漠所取得的成就就是最好的例子。(请注明见www.seetao.com王导)见王导策略专栏编辑/王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