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什么要信任企业?

这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一种手段。当一个企业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时,如果遇到经营困难,政府就会接管该企业。

注入资金,直到它起死回生。

比如美国救了通用汽车和房利美、房地美。这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一种手段。当一个企业对国计民生有很大影响时,如果遇到经营困难,政府会接管企业并注资,直至其复兴。中国拯救通用汽车和房利美和房地美。托管期间是国企,政府不会轻易让它倒闭,也不会轻易卖掉,直到帮它活下去。政府不能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

1.政企分开在改革之初就提出来了,但至今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事实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一直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为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政府仍然以各种理由、各种身份(改制前作为行政首长,改制后作为国有股代表)干预企业,结果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代表,受到信息、利益、人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没有很好地履行所有者的职责。相当一部分国有资产失控,“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2.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分离。政企分开,说明各级国家机关和经济组织各自的权力划分正确,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处理正确。

政府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任务、不同职能的组织体系,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政府是国家权力组织的具体形式,其主要任务是治理国家,发挥国家机器的经济管理职能,以一定的方式制约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组织经济活动,拥有必要的经营自主权,建立独立的生产体系和管理制度,将职工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成果挂钩,责权利相结合。所以不适合政府直接办企业。企业要执行国家的法律、方针、政策,但不具备管理国家的职能。

3.政企分开可以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和干预,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经营者。

迄今为止,对政企分开的基本解释可以概括为:确立国家与国有企业的正确关系,明确政府与企业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并落实到经济运行中。

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简而言之,政企分开就是把“政府”和“企业”分开,也就是“横着一刀”。大家都认为这种理解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