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墩的历史传承
由于明清家具制造业空前繁荣。明代的鼓墩是宣德时期最精美的(可惜没有发现传世品)。由于商品经济发达,海运开放,大量外国硬木涌入,给了工匠发挥的空间。此时鼓墩更受欢迎,木鼓墩重视木材的自然纹理和色彩美,结构科学,榫卯精良。它不仅保留了藤墩的圆形开口和钉在木鼓上的带鼓皮的普通钉子,而且在坚固性、美观性和实用性上都超越了前代。所用的金属配件精致,雕刻成型脚处理得当,起到了烘托和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明代其他各种坐墩也造型优美,比例匀称,呈现出浓郁的中国风。虽然最早的瓷墩发现于隋代,但被称为青釉小瓷墩。嘉靖、万历年间是瓷墩生产的繁荣时期,品种繁多,装饰各异。青花狮纹瓷墩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明代的绣墩在形制上略大于清代,相对小于宋元时期。到了明清时期,鼓墩除了瓷器之外,还有蒲竹藤编的,有的还雕刻彩绘。它的木材产量更丰富。木墩直接采用木板积鼓的手法,做成两头小中间大的腰鼓形状,两头刻弦,胸钉象征固定鼓皮。为方便携带,有的还在腰两侧设环,或在中间开四个海棠式的通孔,故又称“花鼓墩”。
清初继承和发展了明式坐具的成果。康熙、雍正、乾隆是三代“盛世”,达官贵人刻意追求室内陈设。清代家具运用各种精湛的技艺,融合明代家具的造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到了清代,鼓墩的墩面除了早期的绣墩还略鼓外,其余多为平面。外形轻薄美观大方。创作手段有雕、嵌、画、画等技艺,雕刻工艺更是匠心独具。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由圆衍生出来的形态,如海棠、梅花、六边形、八角形等。根据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质地的坐墩。普顿保温性能好,坐得越多越暖和,所以冬天经常用。藤墩透气性好,散热快,夏天多用于通风纳凉。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辅以不同的坐垫和绣花座套。去除象征皮鼓边缘的鼓钉和叠贴头的红头文件,用抽象的空心钱纹装饰鼓墩,是清代流行的装饰手法。雕漆在清代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福建以雕漆闻名。这种雕漆墩,里面涂了黑漆,明显是室内用的。造型简单,上下对称;共有十个弯曲的杆形成了鼓壁,它直接打开了光线。面漆精雕龙,坐面漆雕刻精美,刀法工整挺拔,是清代漆雕的特点。雕嵌是清式家具装饰的主要方法。有瓷嵌、玉嵌、石嵌、珐琅嵌、竹嵌、珍珠母嵌和骨木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