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致远”号圆顶装甲巡洋舰的由来
两次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以当时的海上霸主英国海军为主要依托,建立新型海军。他们在邀请外国顾问来华授课的同时,还派遣海外海军学员赴英留学,所以中国的近代海军充满了英国的传统。在购买西式军舰上,中国一度只找英国的。从阿斯彭舰队、蚊舰到“超级勇敢”级冲击巡洋舰,它一直是英国军舰的坚定崇拜者。然而,随着购舰过程中的一些不愉快,以及英国控制中国海军的野心越来越明显,英国在华售舰代言人赫德这位富有远见的英国人逐渐失去了主持中国新海军建设的直隶总督李鸿章的信任。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止向英国购买军舰,转而向德国这个新的海军国家购买。因此,虽然英国设计了相当先进的圆顶巡洋舰“埃斯梅拉达”号,但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艘圆顶巡洋舰是德国建造的不完善的“济源”级。
不愿意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阿姆斯特朗公司迅速调整销售策略,划出赫德掌控的海关销售渠道,直接任命英国海军少校布里奇福德为公司在中国的销售代表。通过英国驻华使馆、怡和洋行、启昌洋行的中介,阿姆斯特朗公司充分利用其在中国官场和民间的各种关系,开始独立寻找、捕捉和创造军售机会。
当时中法战争已经结束,福建船政水师在马尾的惨败刺激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购舰潮。在这个好机会下,阿姆斯特朗的新销售策略很快见到了成效。1885年10月2日,赫德收到了他的忠实部下、中国驻伦敦海关办事处主任金登干的电报,电报中报告了一条绝密消息:“曾侯奉命订购巡洋舰等,并与阿姆斯特朗等厂联系,发来了详细的铁甲船资料(此处铁甲船实际指济远舰,作者注)。”10天后,消息得到进一步证实。金登干发现中国向阿姆斯壮订购了两艘军舰,向德国订购了两艘军舰。被阿姆斯特朗和曾厚指定为局外人的赫德愤怒地称这笔交易是“阴谋”。
根据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提议,中国原计划按照“济源”级穹顶巡洋舰的设计,在英国和德国再购买两艘。“济源”号是德国造船工业建造的第一艘圆顶装甲巡洋舰。虽然它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英国的,但并没有完全学会,难免有很多缺陷。所以从建造之初就饱受诟病。因为失去了来自中国的订单,对德国感到愤怒的英国人对该型战舰提出了许多极其尖锐的批评。受这种舆论的影响,负责欧洲订货的德国官员不得不极为谨慎。为了保证新巡洋舰的质量和先进程度,驻英大使曾纪泽和驻德大使徐景澄没有直接订购“济源”号军舰,而是在欧洲各国反复考察,并请教英德两国海军部和造船专家,最终在新巡洋舰的定制上做出了有益的改变。
在评判“济源”级战舰设计是否先进的过程中,驻英大使曾纪泽结识了阿姆斯特朗公司杰出的船舶设计师威廉·怀特。这位才华横溢的白人大大盖过了乔治·兰德尔,他创造了蚊子船和冲击巡洋舰,后来为英国海军部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从1886开始,英国皇家海军的大型战舰几乎都是自己动手设计的。在1903离开海军部之前,他极大地影响了无畏舰出现之前英国大型战舰的设计风格,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白色时代”。作为圆顶装甲巡洋舰设计的创始国,英国设计师自然熟悉这种巡洋舰的设计规则。果然,怀特尖锐地批评了德国的“济源”级巡洋舰,一口气指出“济源”有八个缺陷。虽有“洋匠争胜,犹轻古汉。”虽然有好故事,疑似不缺文字,但怀特提出的一些意见不无道理,立刻引起了中国的注意,从而间接影响了中国购买新巡洋舰的计划。“济源”级设计方案最后被发现设计上有很多不足,被放弃了。清政府下令将新式巡洋舰定制为“对西方国家有效的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