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读书是我认为对的事情,是长期坚持的方式。那么看什么书,怎么看都是技巧。属于把事情做对的范畴。

关于读什么书的问题,我认为历史是最重要的书籍类型之一。今天,我将主要谈谈如何阅读历史。

以下均为个人观点。

第一,什么是历史?

历史是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的系统记录、研究和解释。

一般来说,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的历史。

历史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是客观的东西。?-百度百科

把重点记下来,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

1.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然而,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无数次幻想过,我可以在特定的时间旅行到特定的地方,看到当时发生的事情(当然别人看不到我),进入有关的人的身体,问你怎么想(你一定要问椰子,问我也可以撒谎)。这样才能知道发生了什么,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是什么。

但现实是:这(穿越问椰子)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

2.历史是对这些事件和行为的系统记录、研究和解释。

通过以文字为主要形式的记录,可以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当事人是怎么想的。

记录的形式可能是当事人自己记录,也可能是旁观者记录,也可能是后人根据当时的道听途说记录。事件的真实性在逐渐下降。即使是我自己录的,也可能存在一个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不假思索地说(写)出来,或者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易萍的《大雨中的日记》,这就离题太远了。

相对而言,事情是客观存在的,但更难把握当事人的想法。事件本身的可信度相对较高,而当事人的目的可信度相对较低。理论上,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做。有时候很可能只是肾上腺素激增后的一种冲动行为,人看了很可能就给他戴上了?后现代主义?帽子。

有了以上两点,相应的,读历史的时候,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发生了什么,二是这个事件造成了什么影响,大家的看法是什么。

同时也可以引出读历史时的基本观点。

第二,用怀疑的眼光读历史。事件比观点更重要。

看历史的时候,需要一直带着这样一个疑问。这是正确阅读历史的第一个观点,对一切都要保持怀疑的态度。但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没必要认真,这只是一种态度,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证明。各路专家学者都在进行求证,最多听听各种观点怎么说。而你所想的,或者只是听,你根本不需要意见。

比如有人说李鸿章是汉奸,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这是一个观点。读历史,不是单纯的看李鸿章是不是汉奸。关键要看他做了什么,为什么做。事情本身可能比评论更重要。一个人不是单纯的好人或者坏人,而是他做了什么,为什么做。他不一定是做了好事的好人,也不一定是做了坏事的坏人,因为他可能是被迫的,是一种转移,一种权宜之计等等。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说,事件本身更重要。而且我们从小学习历史,做过不少题,但是这件事到底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没有人会不同意人性是复杂的这一结论。又不像小孩子看电视总问谁好谁坏。这是成年人的世界。很多比较大众化的电影电视剧表现的都是人性复杂的一面,而不是简单的区分好人坏人,比如《隐藏的角落》、《我们与邪恶的距离》、《大宅门》等等。,让人看后感觉更真实。

回到正题,在选择历史书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以记载事件为主的书。注意,这里说的是尽可能,因为很难有一本完全为了记录事件而存在的书。既然是人写的,难免会有记录者本人的主观意愿。然而,只写事件本身会很无聊。《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区别可以仔细研究(没看过,不敢评论)。

在这里,我认为最好的历史书应该尽可能客观地记录事件,然后介绍各种观点(不是某一方的观点),包括作者自己的观点,甚至要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这可能就是多年前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那么受欢迎的原因。

例如,作者首先表达了朱允炆完工的神秘,但随后推断了朱允炆的下落,以及朱允炆和朱迪之间的对话。当年在这里看到的时候很震撼。简直太棒了!忍不住一探究竟,并在文末引用。

现在看一个历史事件,黄瓜的黄,西瓜的西,都会带着一副小眼镜站在我眼前问我:* * * *?

第三,历史是平淡的,不是轰轰烈烈的。

历史不是发生了几件大事才走到现在的,也是一分钟就过去了。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一分钟内度过的。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大部分重大事件,都是在分分秒秒的斗争中做出的决定。所以你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尽量回到当时的状态,设身处地的去思考这一分钟发生了什么。不要小看人的智慧,他们会在这一分钟里想很多,做很多事情。

以栗子为例。陈升是较早造反的农民。他知道他的递送被延迟了,这意味着他死了。他和数百人一起开始了这项光荣而伟大的反抗事业。想象一下回到当时的场景。首先,世界是不是已经?苦涩的秦久?,就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有没有人想象过它有多苦?假设你回到过去,一天24小时,你都能感觉到。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陈升反抗的决心,但同时也很无奈。如果什么都没有谁愿意反抗?区区几百人,能攻打秦吗?他自己相信吗?他当时的心情是多么复杂,每一分钟都是多么纠结!好在还有一些可以互相倾诉的同志,比如小吴,他们一起做过一些事情,比如占卜,鱼肚子里放书,学狐狸说什么等等。(可以看到他们一起策划实施这些事情时的场景)。

历史记载的,一个人的一生,可能是一句话,甚至是一句话,就像电影电视剧里,一个镜头是很多年后。

99.99%的人没有记录,却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能做的就是抱着这样的观点,客观看待,从他当时的立场去感受。

第四,现实意义

升华一下,读历史不仅要知道发生了什么,还要知道后人对它的看法。最重要的是,读史要指导我们现在。俗话说的好?以史为鉴?这是事实。

进一步延伸,不仅仅是历史,还包括身边发生的事情,以及别人的看法。但是不要跟风,客观理性的分析一下我应该怎么想。最起码要看到什么是不能做的,别人犯的错误,事情发生的地方。不想干了,降低了踩坑的概率。

现在各种消息满天飞。很多人可能是从道听途说中听说的,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真相。这就需要我们理性看待问题,尽量避免杂音,探究事件本身的真相。

就像小马在《过河》结尾说的:?原来这条河既没有老牛说的那么浅,也没有松鼠说的那么深。?。在这个故事的后续中,我曾经想过:小马回家告诉小鸡,河水很浅,所以小鸡过河死了。后来大家都明白了,可能和他的身高有关,于是小鸭看到他和鸡差不多高,不敢过河,却忘了他会游泳!这就像现实世界中的一个道理,可能适合大多数人,但不一定适合自己。凡事都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追根溯源,认清自己的能力圈,才能指导正确的决策。二年级的一个小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大道理。

看待历史和我们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应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