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行政区划的演变

民国18年(1929)2月,重庆正式成立,辖22个广场,其中老城区7个广场,新城区3个广场,南岸区4个广场,河北区8个广场。

民国二十四年(1935),重庆分为五区六乡。年底了,调整到6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末,重庆被划分为12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九月,重庆、四川正式办理省市划界,吉坝县划归龙隐、新丰、高店、石桥、崇文、大兴。江北县与回龙、石马乡和恒兴、石屏、龙溪乡一起划入重庆。

民国三十年(1941),在唐家坨、歌乐山、黄桷垭设三个城郊办事处。

民国三十年(1941)二月,新丰、高店,划入巴县,建为十三区。龙隐乡最早在沙磁地区设立临时办事处,此时建成为第十四区;纳入的崇文、大兴作为十五区建设;列入项目的石桥乡,2008年2月建成为直辖市石桥镇(1939),2008年2月改建为第17区(1942)。龙溪乡的一部分(郭襄庙、猫儿石、陈家关等。)和江北县划入的石马乡合并为第十区;包括的回龙乡、恒兴乡、石屏乡各建为十六区。重庆市辖17片区和1水域,下设三个郊区办事处。17区管辖范围如下:一区管辖龙王庙、太华楼、马王庙、镇江庙;二区管辖桂花街、大阳沟、简家桥、北坛庙。第三区管辖牌楼、东华寺、东一楼、王叶寺区域;第四区辖观音岩、落马店、安乐洞。第五区辖石板坡、金马寺、菜园坝、宝山寺;第六区辖张家花园、大溪沟、曾家堰。第七区管辖上清寺、两路口、重耳路一带;八区管辖化龙桥、复兴关、李子坝、黄沙溪;9区辖米亭、关目街、四方井、梯仁堂、三洞桥、五里店;第十区辖郭襄庙、刘家台、陈家关、猫儿石、石马河。第十一区辖龙门浩、谭旋庙、大理岩、跷脚坨。第十二区辖海棠溪、南坪场和童渊局;十三区辖歌乐山、高店子、山洞、新桥、上桥;十四区辖磁器口、金沙街、童家桥、沙坪坝、小龙坎、红草坊。十五区辖黄桷垭、大兴场、清水溪。十六区辖村潭、灌兰溪、唐家坨。十七区辖石桥铺、歇台子、河高岩、九龙铺。水域以朝天门、前四门、郭襄庙、大理石石、海棠溪、黄沙溪、磁器口等码头水上居民为主。

民国三十三年(1944)九月,十一区的大理石、跷脚坨、鸡冠石地区划入十八区。重庆市管辖18区域和1水域。民国35年(1946)撤销水域,所辖区域纳入相邻陆域。重庆市管辖区域18。

1949 12、重庆市接管原北碚管理局,成立北碚管理局。

1950年4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原18区合并为7个区,加上北碚行署重建的第八区,共8个区。一、二、三、四、八区为地级区,五、六、七区为县级区。一区管辖原一至七区;二区管辖原第九、十区;第三区管辖原第十三、十四区;第四区,原第八区和第十七区;第五区管辖原第十一、十五区和原第十二区的一部分;第六区管辖原第十一、十五区的一部分和原第十八区;第七区辖原第十六区;第八区辖潮阳、黄觉、澄江镇和金港、龙凤、白庙、文星、二堰镇,但仍保留北碚行政公署名称。

1951年1月,重庆第八区(北碚)划入川东行署,设立北碚市,川东行署璧山地区巴县划入重庆市。同时将巴县第四区(青木区)所辖的7个乡划归北碚市。3月,江北县唐家坨和郭家坨的一部分划入重庆,分别属于第七区和第六区。重庆市辖7区1县。

9月,1952,江津区綦江县、江北县、涪陵区长寿县划归重庆。

1952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将第七区并入第六区,10年6月初撤销合并决定。

公元65438+10月,重庆各区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为5区(均为地级区)4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巴县、綦江、江北、长寿县。第一区,辖原第一区加上第四区的李子坝、艾毅庙、黄沙溪;二区,郭襄庙区人民政府任家花园,辖原二、七区(含唐家坨)及江北县划给重庆的人和、龙溪、大石三个乡镇;三区辖原三区加原四区大坪、化龙桥、石桥铺等地;四区管辖四区内的杨家坪、河高岩、九龙坡等地,以及巴县划入的平度镇(李家沱、马王坪、土桥)、南泉管理局、鱼洞镇(鱼洞溪、道滘、小坝、大窝)、马王乡、人和镇等地;第五区辖原第五、六区(含郭家沱)和纳入巴县的文峰乡。

1953 1月,原属四川省的北碚划入重庆,3月改为重庆第六区;同月,重庆由直辖市改为直辖市。巴县、綦江县、江北县划归四川省江津区,长寿县划归四川省涪陵区。4月,第六区青木、关口、凤凰、兴隆乡划归巴县;5月,二区大石、仁和、龙溪乡划归江北县;第四区鱼洞镇(鱼洞溪、小坝、大窝等。)划为巴县。重庆市辖6个区。

1954年6月重庆改为省辖市,1年7月正式纳入四川省建制。

1955 1月,贵州省南川县、綦江县、桐梓县划分为26个乡、1镇,设立南桐矿区,归重庆市管辖。8月,南通矿区正式成立。重庆市辖7个区。

当年6月,江北县的时嘉乡、土主乡、乔婷乡、大田乡划归重庆市北碚区。

那是10年6月,第一区改名为市中区。二区更名为江北区;第三区更名为沙坪坝区;第四区更名为九龙坡区;第五区更名为南岸区;第六区更名为北碚区。

1959 65438+10月,江津区巴县、綦江县、涪陵区长寿县划归重庆。重庆下辖7区3县:市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南桐矿区;巴县、綦江、长寿县。

2月,划出九龙坡区所辖的九宫庙、新山村、跃进村1965,设立大渡口区。65438年2月,大渡口区正式成立。重庆市辖8区3县。

1975年3月,分析江津地区大足县的双鹿公社、童渊公社、土桥公社全部划归大足县,设立双桥区,归重庆市管辖。重庆市辖9区3县。

1976 65438+10月,江津地区江北县划归重庆。重庆市辖9区4县。。

1983年2月,永川地区被废,其八郡划归重庆。重庆市辖9区12县:市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北碚区、南通矿区、双桥区;巴县、綦江、长寿、江北、永川、大足、铜梁、合川、璧山、潼南、江津、荣昌县。

1992年3月,撤销永川县,建立永川市;8月,撤销江津县,建立江津市,撤销合川县,建立合川市。至此,重庆下辖9区3市9县。

1993年4月,南通矿区更名为万盛区。

1994 65438+2月,撤销江北县、巴县,设立渝北区、巴南区。扩大市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北碚区的行政区域,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至此,重庆市辖11区3市7县。

1997年3月,重庆直辖,划入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区所辖区域。原重庆市辖11区3市7县: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巴南区、渝北区;永川市、江津市、合川市;綦江县、长寿县、大足县、铜梁县、璧山县、潼南县、荣昌县。万县辖3区8县:龙宝区、天成区、吴桥区、忠县、云阳县、巫山县、城口县、开县、梁平县、奉节县、巫溪县。原涪陵市辖2区1市3县:枝城区、李渡区、南川市、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原黔江地区辖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五个自治县。65438年2月,重庆调整行政区划。撤销万县市及辖龙宝区、天成区、吴桥区,设立万县区;龙宝区、天成区、吴桥区变更为龙宝管委会、天成管委会、吴桥管委会;万县区辖龙宝、天成、吴桥三个管委会。成立万县移民开发区,与万县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万县市下辖的忠县、开县、云阳、奉节县、巫山、巫溪县由万县移民开发区管理。城口县和梁平县由重庆市直接管理。撤销涪陵市及其辖的枝城区、李渡区,设立涪陵区。涪陵市所辖的南川市、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原属重庆市直接管辖。取消潜江地区。设立黔江开发区,管理原黔江地区的彭水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至此,重庆直辖市下辖13区4市23县,万县移民开发区下辖忠县、开县、云阳、奉节县、巫山、巫溪县。黔江开发区辖彭水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直接管理12区,4市,12县。

1998年5月万县区改为万州区,万县移民开发区改为万州移民开发区。

2000年6月,撤销万州移民开发区、潜江开发区;撤销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设立黔江区;万县移民开发区托管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由重庆市直接管理。7月,万州区龙宝、天成、吴桥三个管委会改为移民开发区。

至此,重庆市辖14区4市22县。

2001 65438+2月,撤销长寿县,设立长寿区。到目前为止,重庆市辖15个区,4个市,21个县。

2005年4月,万州区撤销龙宝移民开发区、天成移民开发区、吴桥移民开发区。

5438年6月+2006年10月,撤销江津市、永川市、合川市、南川市,设立江津区、永川区、合川区、南川区。至此,重庆市辖19区,21县。

2011 10年6月,万盛区、綦江县撤销,设立綦江区;撤销双桥区、大足县,设立大足区。至此,重庆市辖19区,19县。

2014年5月,撤销璧山县,设立璧山区;撤销铜梁县,设立铜梁区。至此,重庆市管辖21区17县。

2015年4月,撤销潼南县,设立潼南区;撤销荣昌县,设立荣昌区。至此,重庆下辖23个区,15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