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武侠小说全集》作者简介

新武侠鼻祖梁羽生说,新武侠小说被金庸发扬光大,达到顶峰,进入纯文学的高雅境界;然后,这种努力从比金庸稍早的梁羽生开始,梁羽生成为新武侠小说的“鼻祖”。梁羽生,本名陈,1922,广西蒙山人。他从小写诗作词,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教育。1943期间,一批文人投靠蒙山。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以敦煌学、诗词、书法闻名的饶宗颐就住在他家。梁羽生向他们了解了历史和文学,很有教育意义。抗战胜利后,在广州岭南大学学习国际经济学,65438年至0949年定居香港,任职于《大公报》。他平时爱看武侠小说,经常拉着查交流思想。1952年,一个雷声大雨点小的白鹤派与太极传打了起来。为了重建声势,扩大发行,新晚报邀请了这位著名的武侠迷写连载小说,也就是新武侠小说开头的“龙虎斗京华”。因为他的散文名叫梁惠如,而他又一直爱着白宇,所以叫他梁羽生。到了1984,《刀封》,一* * *就是32年,35卷,160卷,10万字。除了武术,梁羽生还写散文、评论、随笔、棋谱,笔名如陈露、冯玉宁、李富等。,著有《中国历史新生活》、《文艺新论》、《古今漫谈》等。梁羽生和金庸的成就在于创造了新一代武侠小说。“新学校”不仅是他们的矫饰,也是社会认可的。旧武侠小说虽然也如火如荼,但一直被新文学所不齿,总是难以优雅。那时候自诩高雅的报纸,自诩大报的报纸,都不屑出版。《武侠》的读者仍然缺乏知识分子,但主要是下层的“文人”。那时候武侠小说的地位就像流浪艺人。尽管许多人读了它们,但它们仍然不值得尊敬。当金和梁出来时,情况突然变了。各大报纸也重金约稿,争相刊登。读者也遍及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各行各业,开创了新世纪。随后,对武侠小说的专题研究逐渐成为热潮,比纯文学还要好看。梁羽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武侠作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武侠评论家。1966,梁羽生的《论金庸》发表在香港《广海文艺》上,其实是梁羽生写的。他说:“梁羽生是(中国风)味道很浓的名人,而金庸是现代的‘洋天才’。梁羽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歌、小说、历史等)的影响。),而金庸对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接受更重要。”这一观点至今仍有影响。1977年在新加坡作家协会做“用文学的眼光看武侠小说”的讲座,提出“没有武器不如侠客”的观点。1979年,他在英国伯明翰认识了著名数学家华·。华老当时刚看完梁羽生的《云海玉弓》,于是提出武侠小说对梁羽生来说无非是“成人童话”的观点。梁羽生还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出席了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了发言。为武侠小说的地位发声。有人曾为梁羽生写过一首诗:金田有奇人,夏颖说玉笙生。南棋有利,东坡爱人。横刀是百山,剑光是。别有千秋事业,卫星更亮。“金田”是太平天国起义的金田村,在他的家乡蒙山附近。《侠影》是《侠影的记录》。“棋迷”说他擅长写棋字。《竹外情》取自苏东坡《宁食无肉,不居无竹》,说梁羽生爱肉肥肉,《还剑》取自他的《还剑怪情录》,说他洗手封剑,不再写武侠。“别有前程”说他要写一部关于太平天国的历史小说。作为新武侠小说的创始人,梁羽生的作品大多水平较高,开创了一腔正气的武侠小说新风格。后来他移居澳大利亚,投身历史,大概是为了发扬这种正气,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