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古称是什么?

苏州当时叫吴、吴、惠济、吴州、、平江等地。古代苏州在隋朝,也就是今天的苏州。苏州别称武都、吴辉、吴门、东吴、吴中、吴夏、姑苏、常州、茂源。夏商朝有个干部落建在干国。太伯去吴,造一句吴,是天道之始。越王勾践来到吴国后,在吴国定都五年,后又迁都吴国,直到越国灭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东阳、燕、会稽五十三郡为荆之家,苏州为州郡治。钱缪封为越国,苏州为越国。元末,张士诚自称吴王,改平江府为隆平府,统治苏州。历史上的苏州曾是省会所在地:唐代江南东路,浙江西路,元代江淮地区的中书省,明代应天巡抚署,清代江宁巡抚署,太平天国江苏巡抚署,民国江苏巡抚署, 日伪运动中的江苏省会,建国后的苏南苏州行政公署。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会稽郡部领二十六郡,居吴诸郡之首。汉高祖五年会盟,领县:吴、巫溪、屈、毗陵、娄、洋县、婺城、尤泉、余杭、富春、泉塘、海盐、虞姬、、诸暨、余姚、上虞、耍、太姥、、直、。由于经济繁荣,人口增加,苏州的郡数逐渐减少,地域也随之缩小。2001年2月28日,撤销吴县,设立吴中、项两区。现在苏州有灵沧浪、平江、金阊、工业园区、高新区(虎丘)、吴中、相城七个区,常熟、张家港、吴江、昆山、太仓五个县市。区域面积8488.42平方公里,人口573万。市区面积1730平方公里,人口205.9万。

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1世纪,泰伯和钟勇在西周时来到南方,他们的名字是吴钩。春秋时期,东周的寿孟在公元前585年称王并建立了吴国,吴王阖闾在公元前514年建立了苏州城,苏州城是吴国的首都。战国时属越、楚、秦,建吴县,归会稽郡管辖。汉代设吴县。三国分别属于孙权和吴国。南朝时属梁,设吴县。隋开帝九年(589)称苏州。宋是平江太守。袁改平江道为治所。1356张士诚改名为隆平府。明洪武二年(1369),称苏州府。清代继续为苏州府。民国元年,撤苏州府,设吴县。苏州始建于1928年,1930年撤销,改称吴县。

新中国成立后,苏州分为苏州市和苏州区两个行政区。1953之前,1之前,1958年7月至1962年6月,苏州两次划入苏州地区。从1953到1957,无锡、江阴、宜兴、武进先后划归苏州特区。1956开头,宜兴放在镇江地区。1958年初,苏州地区与松江地区合并。当年7月,武进县划归浈江区,6月165438+10月,原松江区所属各县划归上海。1961年,从常熟、江阴划出部分公社,设立沙州郡。1983年初,江阴、无锡划归无锡。苏州实行市管县体制,辖1市(常熟)五县(沙洲、太仓、昆山、吴县、吴江)四区(平江、沧浪、金阊、郊区)。之后又有5个县相继撤县建市,其中沙洲县更名为张家港市。1992和1994从吴县及其郊区划出部分乡镇,分别建立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1993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2000年9月,郊区更名为虎丘区。2001年初,吴县市撤销,并入苏州市,设立吴中区、相城区。2002年,苏州高新区与虎丘区合并。2012年9月,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撤销,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原行政区域设立为姑苏区,县级吴江市撤销,设立苏州市吴江区。2019年末,全市共有52个镇,42个街道,1160个居委会,1017个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