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语文和历史答案调查测试。
1.选择题: (每小题3分,60分)
题号是1 23455 6789 10。
回答A C C C D D B B A A
题号是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回答A C C B A D B C D B
二、非选择题:这个大题是***6个小题,60分。
21.(1)封建制和郡县制。(2分)
趋势:中央政府加强地方控制(中央集权制的形成)。(1)
(2)目的:巩固封建统治。(2分)
结果:实行郡国并行制后,诸侯王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对朝廷构成威胁。(1)省的设立方便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管理,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我国省制的基础。(1)
(3)影响: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保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2分)(任意两点满分)
22.(1)“西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1)
理解:以中国传统伦理为立国之本,辅以西方先进科技,挽救封建统治。(1)
(2)不同:洋务派主张单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1)维新派主张学习的不仅是西方的技术,还有西方先进的制度和思想。(1)
相似:都没有实现中国的富强,都以失败告终。(1)
(3)如何摆脱:科学与人权并重;(1)
特点:注重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1)
(4)向西方学习由浅入深,逐步深化(从器物、制度到思想文化层面);它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2分)
23.(1)基本特征: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废除商品生产和货币。(1)
列宁的实践: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发展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1)
(2)不同意:布哈林认为个体农业仍有潜力,有必要发展个体农业;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2分)斯大林主张农业集体化,变私有制为集体所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
道路: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1)
(3)毛泽东主张农业和轻工业协调发展,但在后来的实践中出现了偏差,发动了大跃进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困难。(2分)邓小平主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在实践中,中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要借鉴前人,注重继承和创新;实事求是,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分)(任意两点满分)
24.(1)经济上,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逐步确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和资产阶级代表制的建立和发展(1分);思想上,近代西方国家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1)。在科学技术方面,现代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牛顿的经典力学等。) (1).
(2)具体表现:①金融上,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 ②国际贸易方面,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1) ③在科技方面,美国依靠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领先地位,加强了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地位。(1)
(3)“英雄崛起”的表现: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和第三世界的崛起。(1)本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1)
25.(1)梭伦:崇尚中庸,不偏不倚。(1)
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维护奴隶主的贵族统治。(1)
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1)
目标:废除奴隶制,建立新的地主阶级专政。(1)
(2)影响:梭伦的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的基础,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2分)商鞅变法奠定了专制中央集权的基础,增强了秦国的综合国力,促使秦国完成了国家统一。(2分)
理解: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不能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准;改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难;改革只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才能推动社会进步。(2分)(只回答两点)
26.(1)《欧洲繁荣的基础》: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1)
(2)领导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 * *和政权);颁布“临时盟约法”。(3分)
(3)命题:中国近代物质文明不如西方;中华文明是有一定优势的。(2分)态度:西方物质文明可以模仿,但政治文明不可复制。(2分)
(4)原因:革命屡遭挫折,认识加深;* * *提供国际和中国帮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