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石的历史演变

1984年,柳市镇公社恢复为柳市镇,仍属柳城区管辖。1992撤销柳城区,柳城区下辖18个镇合并为8个镇,形成柳市镇(原柳市镇、湖头镇、湖横乡、明东乡)、北白象镇(原北白象镇、三山镇、明玉乡、万家乡、洪都桥乡)、翁杨镇(原翁杨镇)。由于八镇语言相同,民风相近,联系密切,居民多以“柳市八镇”相称,各镇普遍实行管村居住制度。

柳城区从1912成立,至1992撤销。在过去的80年里,它被撤销并重新建立了几次,每次撤销后都会很快恢复设置。所辖区域基本不变,分别为柳市镇、北白象镇、翁阳街、白石街(期间多次划入划出盐盆乡,现设盐盆街)。所辖乡镇的数量随着乡镇的设置而几经增减,最多时达到50多个,直到上世纪60年代稳定在18个,即“柳市十八社”(公社时期,柳市下辖18个公社,分别是柳市、柏乡、翁垟、明洞、明屿、湖头、湖横、万家、洪渡桥、于海、三山、洪渡桥。新时期开始以来,为了解决这一地区的中心镇——柳市镇责权不大的问题,推动其向市转变,2010年2月,柳市镇成为温州五大镇级市之一(其余为瓯北镇、龙岗镇、塘厦镇、鳌江镇),柳市镇政府开始承担建市职能,拥有乐清市行政的部分权利。同年年底,柳市镇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进一步获得行政权力,全面推进由镇到市的跨越。柳市区也将借着规划、政策、投资、改革的东风,建设成为浙南领先的现代工业基地。

2011年4月,根据温州都市圈总体规划,围绕“1650”的行政区划调整全面启动。这是面对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面对温州都市圈建设的新要求而发起的调整。这一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柳市地区乡镇规模小、都市区功能弱、农村中心镇太少的问题。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乐清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柳市区进行了一系列的乡镇合并:柳市镇与周边的向阳镇、七里岗镇、黄花镇合并,形成新的柳市镇,面积93.8平方公里,西南重镇北白象镇也将与盘石镇合并,形成新的北白象镇,面积75.5平方公里。乐清火车站所在的白石镇和乐清经济开发区所在的翁杨镇也将告别乡镇历史,设立街道办事处,与其他6个街道共同组成乐清市新城区,面积259.6平方公里,由乐清市政府直接管辖。届时,柳市地区将形成2镇2街的全新格局,为推进柳市地区城乡规划综合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同年5月,乐清设立城市功能区的申请获批。基于区域资源优势和城市发展定位的五大城市功能区将启动,为乐清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搭建平台。在乐清占据很大经济权重的柳市片区,一举囊括了其中的四个,分别是:乐清滨海新城功能区,定位具有商务集聚、生态宜居、综合交通枢纽等重要功能的乐清城市核心区;乐清经济开发区,将乐清定位为经济发展主平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功能完善的综合性产业新城;柳市综合经济功能区,定位为国际机电产业城和乐清综合性港口物流枢纽;北白象工贸功能区位于乐清,是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商贸集聚区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功能区管委会作为乐清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将负责功能区内的经济事务,街道(镇)负责辖区内的社会管理和行政事务。至此,柳市区所有街道(镇)真正实现了“区街合一”。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实施综合开发等一系列措施,乐清有力地推动了集工业、贸易、旅游、港口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市的发展。

2015 3月17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柳市镇等61个地区入选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乡镇一级只有4个镇,其余为横店镇、虎门镇、长安镇)。试点除了着眼于本地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全国中小城市改革发展的路子,着力构建促进中小城市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这标志着柳市镇在推进中小城市综合改革上了一个新台阶。

同年4月,温州瓯江口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更名为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5月8日,乐清经济开发区和柳市区白柳新区纳入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规划,实行“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运作模式。乐清市翁新区管理委员会(相当于乐清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乐清市白柳区管理委员会(相当于乐清市白柳新区开发建设委员会)分别负责规划、建设、管理和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