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如何形成现在的城市形态的?

上海城市形态的形成过程非常漫长,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使用码头前的阶段:上海早期没有码头,整个城市都是靠船只靠泊在江边卸货的方式进行贸易活动。现阶段,上海市区是集中在虹口、南外滩和任明广场城墙上的长方形区域。

2.租界时期阶段: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始出现一个显著的特点——租界。此时,上海市区被划分为七个部分:林峰走马路、上海公园、法租界、英租界、美租界、德租界、日租界。每个租界都根据自己的社会、文化、政治和商业特点发展起来,形成了今天上海不同的文化景观。

3.无租界时期:1949以后,上海开始减少租界的影响,逐渐出现在城市形态中。建国初期,上海被视为城市快速现代化的工商业中心,出现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和公园。

4.20世纪以来的阶段:2110世博会后上海迎来了城市和建设的新发展时期。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全球城市”的目标。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上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商业中心和现代化设施,使其成为世界著名的现代化城市之一。

总之,上海的城市形态是在历史沿革、文化交流、政策变迁、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从城市密度、建筑高度等方面来看,上海一直在不断变化和完善,始终保持着充满活力、与众不同的现代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