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中的“人口红利”在汉代以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关中主要是指小关、潼关、武关、三关四大关隘的中心,长安在关中地区。刘邦定都长安后,关中地区迎来快速发展,人口激增。但由于大规模建设,水土流失严重,最后经济中心开始向东南沿海转移,导致关中发展。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秦朝建立的封建制度是以中国的农耕经济为基础的,汉朝定都汉中,也赋予了这一地区政治意义,所以大量国家资源向那里倾斜,导致经济快速发展。而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人口红利?。所以汉代人口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

但王莽新朝后期,国家动荡,百姓生活开始变得艰难。许多叛军和起义军进入关中,使人们不安,所以当时就有大量的人开始离开关中。

同时因为是都城,整个关中地区建了很多楼,人口增加了,房子也多了,所以对自然植被的破坏非常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也逐年减少。

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首都永远是受影响最大的地方,所以战争让关中的经济几乎崩溃。后来汉光武帝定都洛阳,就把全国的权力中心移出了关中。

全国的经济中心开始由西向东发展。洛阳取代长安,成为资源倾斜的新地方。所以从东部来说,大量人口从西向东迁移,导致关中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汉朝以后的朝代,虽然改长安为都城,但是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更适合农业文明的发展,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些地方定居。到了后期,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后,整个经济中心发展到长江流域,关中已经没有实力竞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