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史料

瓷器的发展

用瓷土烧制细瓷是汉族的特产。原始瓷器由陶器发展而来,最早见于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东汉时期出现了蓝釉瓷器。早期的瓷器主要是青瓷。隋唐时期发展为青瓷和白瓷,以单色釉为主,产生了刻、画、印、贴花、摘花、雕孔等瓷器装饰技法。五代瓷器制作技术高超,属于北方瓷系的河南柴窑,有“瓦当千金”的美誉。柴窑是周朝后期柴世宗的官窑。据说周世宗要求柴窑烧制“薄如纸、明如镜、响如磬”的瓷器。雨后云破,此色为未来用”。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柴窑的传世产品,也没有挖掘出实物。南瓷系以越窑“秘瓷”闻名。宋代瓷器的特点是单色釉,颜色多样,能使釉面出现冰裂纹,可用于烧窑变色、双面彩、青釉、红釉。景德镇,著名的“瓷都”,因宋景德(公元1004-1007)为朝廷生产瓷器而得名。所选瓷土必须洁白细腻,所制瓷器尚薄,洁白如玉,善制精美花卉。元代瓷器流行印花瓷和五彩金。明代流行“青花瓷”,青瓷为“影蓝”。瓷器极薄,内外可见深色雕龙花,花纹略呈青色。还有“季红瓷”,因瓷的颜色如雨后的冀而得名。窑变色从一种发展到三种颜色:窑转红、窑转绿、窑转紫。清代生产的“彩瓷”,图案新颖,色彩豪华,以“珐琅彩”、“粉彩”突出,还有模仿五代柴窑瓷器色彩的“天青釉”,以及冀紫砂、冀青瓷。今天著名的瓷器产地有:江西景德镇,以青花瓷、青花精致瓷、彩釉瓷、粉彩瓷而闻名。河北唐山、山西长治、广州石湾都可以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设备烧制各种瓷器。此外,还有河南蔚县的钧瓷,湖南醴陵的紫砂,临汝的汝瓷,浙江龙泉的青瓷。

我国古代陶瓷釉色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从单色釉到五彩釉,再从釉下彩到釉上彩,逐渐发展到釉下和釉上彩的多色和斗彩。

彩瓷一般分为釉下彩和釉下彩两大类。先涂在坯体上,再入窑烧制的彩瓷,称为釉下彩。在窑中烧制的釉上彩瓷器,再进行彩绘,然后在火中烘烤,这就是所谓的釉上彩瓷器。明代著名的青花瓷是一种釉下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