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手抄报第一册
中国古代最大的海战。
南宋末年,宋元海军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伶仃洋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结果,宋军战败,南宋灭亡。
13世纪。元朝攻打南宋。1273年,元兵攻陷南宋重镇襄樊,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分两路南下,一路进攻扬州牵制宋军,另一路以进攻鄂州(武昌)为主力,于65438+二月夺取鄂州。1275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杭州。南宋朝廷在慈禧太后的带领下向元军投降。经过几次大的战斗,元军获得了大量战船,形成了强大的水军。
南珠小皇帝赵在一些主战派的大臣和将军的支持下,正在逃往南方。尽管南宋军民抵抗,元军还是一步步向南推进,1277。赵征死后,宰相卢秀福辅佐赵日冰登基。1278年,南宋朝廷退守广东新会、雅山,由元帅张士杰、宰相卢秀福辅佐年轻皇帝赵日兵及20多万军队,1000多艘战船驻守。为了最终消灭南宋,元世祖忽必烈任命张弘范为都督,恒力为副都督,率领两万五千兵马水陆并进。分别攻下漳州、潮州、惠州后,由海路、陆路向崖山挺进。
宋军总教练张世杰选择雅山驻防,是因为雅山一带临海,南面有衙门水道,易守难攻,而且这一带海域风平浪静,易于驻防。但在大陆几乎全部落入元军手中的情况下,驻守后海无疑是一大失误,张士杰也犯了致命的错误。他命令1000多艘战船用铁索连接起来,沿着悬崖排成几排,完全失去了机动性。
元初至元十六年(1279)正月,恒力率元军奇袭崖山东侧登陆,彻底烧毁了山上的宋大营,切断了的淡水来源和粮草供应,迫使退守海上。为了夺回水源和粮道,宋军多次反攻,均告失败。宋军陷入断粮、断水、断柴的绝境,宋军在饥饿和伤病的侵扰下战斗力大减。
此后,元军从海上采取火力攻击,但宋军早有防范,在一些战船上涂抹海泥,将士拼死一战,所以元军并没有占多大优势。但几次进攻后,元军迫使宋军的阵型收缩,而元军水师则占据了衙门近海,与悬崖上的元军一起,形成了对宋军的海陆围攻
二月六日(1278,三月19)凌晨,元军副司令恒力率领战船在退潮时从北方顺流而下,袭击宋军船队,战果不大。中午涨潮时,早已布置在南、西、西南三个方向的元军顺着潮水向北推进,从崖山、汤瓶。这时,宋军主帅张士杰慌慌张张地下达了一个错误的命令,把两边的战舰都调到了钟君,使得宋军的阵型陷入了混乱。
下午,海面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宋军迅速砍断铁链,开始在雨雾中突围,但只有张士杰带着十几艘大船冲出了元军的包围圈。宋军大部分地区,包括宋朝皇帝的御船,被元军包围得越来越紧。卢秀福在绝望中逼迫妻儿跳海自杀,然后自己抱着宋有弟死去。逃出重围的张世杰,后来在阳江南部的海陵岛附近遭遇风暴,船翻了。
此役,元军* * *烧沉宋军战船200余艘,缴获战船800余艘,俘虏宋军2万余人,杀死宋军10余万人,宋皇族在临安(今杭州)向元军总司令伯颜投降后,宋廷残余势力南逃,历经两帝三年,彻底灭亡。
崖门海战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其兵力、舰船和人员伤亡在中国古代海战史上都是空前的。当时目睹海战全过程的南宋大将文天祥(曾组织江西抗元义军大败,被俘押解至此)写下诗句:“天昏地暗,火雷箭落。谁是女谁是男瞬间分裂,尸体漂浮在海洋中。昨天南船全是悬崖,现在只有北船在……”
康熙题词
康熙皇帝下江南,来到杭州。他周游西湖,吟诗题词,自命风流天子。
有一天,他发消息说要去灵隐寺庆祝。
灵隐寺的老和尚得知这个消息,又惊又喜。他赶紧敲钟打鼓,召集了全寺300多名僧人。僧人穿上崭新的袈裟,戴上毗卢帽,敲法器,口中念诵阿弥陀佛。大家跟着老和尚来到李三路外的石莲阁,欢迎康熙皇帝进入灵隐寺。
老和尚在康熙皇帝的陪同下,在殿前殿后、山上、山下巡视了一圈。康熙帝看到的是高峰,清泉,山上绿树,地下遍地红花。多好的地方啊!他一高兴,就下令在庙里吃素。
皇帝设宴,好不热闹!吹啊,打啊,唱啊,一下子,这个佛寺就成了皇帝的家了!
老和尚早就听说康熙皇帝喜欢吟诗题字。这时,见他摇头,便去和跟随康熙皇帝的地方官员商量:“大人,我想请皇上为山寺题个匾。你觉得可以吗?”
杭州知府说:“好,好,要是皇上给灵隐寺题个匾,怕是我整个杭州府都要沾了!”"
钱塘郡的官员也接话道:“皇上心情不错。如果你去辰光求他题词,我想他一定会同意的。”
得知此事,老和尚鼓足勇气,走到康熙皇帝面前跪下磕头:“万岁,看在灵隐寺佛祖的面子上,请为山寺题个匾,让我们赏个风景吧!”
老和尚的要求正好挠到了康熙皇帝的痒处。他点点头,抓起毛笔刷了几下,然后写了一个歪歪斜斜的“雨”字。这个辰光,他喝醉了,他的手腕有点颤抖,他落笔太快。“雨”字居然占了一大半纸!灵隐寺的“灵”字,按照老写法,“雨”下有三张嘴和一个女巫!现在只剩半张纸了,无论如何都放不下。写一个新的,真可惜!康熙皇帝一手抓着笔,一手不停地舔着山羊胡子,却无能为力。周围的官员都知道康熙皇帝不能退台,但没人敢这么说,只是站在一旁担心。幸运的是,一个名叫高江村的大学生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先在手心写了“云林”二字,然后假装磨墨,走近康熙皇帝,偷偷摊开手掌。康熙皇帝看了看,说,哎呀,这两个字真是救王菩萨啊!在我意识到半梦半醒之前,我迷迷糊糊的写下了“云林寺”四个大字。写完后,举手把毛笔扔得远远的。
老和尚过来看了看。这不对!灵隐寺是怎么变成云林寺的?没看风景,结结巴巴道:“我们叫灵隐寺,不叫云林寺!是吗...皇上写错了?”
康熙帝盯着这个大叫:“好大的嘴!”老和尚哪里敢再说话,只好毕恭毕敬地站在他身边。康熙帝转身问官员:“此地天上有云,地下有林。叫云林寺有什么不好?”
“是,是,皇上英明!”……
听到仙人七嘴八舌地奉承他,康熙帝开心地笑了,下令刻匾挂起来。
皇帝说了一句话,官员们都忙起来了。他们在请人更换灵隐寺原有牌匾的同时,还让工匠将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云林寺”四个大字刻在红木上,用黑漆字镀金,当场挂在山门上。
从此,灵隐寺挂了一块名不副实的“云林寺”牌匾。但是,杭州的老百姓并不买账。虽然云林寺的牌匾已经挂了三百年了,但人们还是叫它灵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