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保康民俗“皮影戏”百年不衰?
皮影戏演员来自农民,群众和演员有着相同的感情和兴趣。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深受山区人民的喜爱。在保康,皮影戏已经流行了几百年。到了现代,随着文化娱乐活动的日益丰富,皮影戏逐渐隐退。如今,在山区农村,只有在喜庆的日子里,你才能在家里表演。近年来,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媒体都来保康采访皮影戏。
皮影戏是山区农民为了祈求上帝,庆祝丰收而产生的一种民间文化。皮影戏是一种图案艺术,是用大驴皮涂金上色雕刻而成。所表现的人物和景物造型各异,栩栩如生。
皮影戏的表演者点燃机器上的油灯,手里拿着一个皮影戏,在幕布后面走上台。舞台形象被强光投射到白布上。表演者载歌载舞,主题以历史故事为主。伴奏乐器有“五件”:木琴、锣套、笛、鼓(一鼓、两面鼓、两套鼓)、铃儿响叮当。
皮影戏演员来自农民,群众和演员有着相同的感情和兴趣。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深受山区人民的喜爱。在保康,皮影戏已经流行了几百年。到了现代,随着文化娱乐活动的日益丰富,皮影戏逐渐隐退。如今,在山区农村,只有在喜庆的日子里,才能偶然在家里表演。
保康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地处“野人”神秘的神农架林区。它古老、原始、神秘,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积淀。保康县马良镇张家岭村3组的张家皮影戏班在当地久负盛名。其掌门人张(注,老人已于2007年去世),是保康大名鼎鼎的影帝。65,438+02岁时,跟随当地著名皮影戏艺人夏干兴学习唱皮影戏。他会跳舞,会说话,会唱歌,会敲门,会打架,成了鄂西北独一无二的皮影戏。他是保康独臂皮影戏的传人。
解放后,张编辑了皮影戏《桐柏英雄》在家乡演唱,创作了大量歌颂党的好政策的剧目。1997张主演电影《影王》中的皮影艺人。晚年,他把自己的皮影戏制作和唱功传给了五个儿子和一个孙子,让保康特色的“独臂皮影戏”得以传承。2007年,保康的“独臂皮影戏”被列入省级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