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那么如何在开放的课堂中发展,以预设为基础,又不局限于预设?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拙见。
1围绕目标精心预设,为课堂生成培育土壤。
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的组织结构和思维训练必须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但是,教学活动毕竟是一项科学而复杂的活动,开放必须有其逻辑语境。第二,不是归山无组织的问题。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精心预设,以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默认为课堂教学设定基本的活动规范、程序和内容。但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教师基于经验对学习情境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观的,这就为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意外”埋下了伏笔。如果一个教师具有高尚的教育情怀和深厚的教学功底,他就不会一味地熄灭学生在“意外”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而往往会因势利导,激发他们逐渐萌芽的生命内力。所以,在每一节的教学预设中,都要充分考虑课堂上会出现的可能性,设计几种方案来应对这种可能性,让我们的课堂显得风平浪静。并且绝不为了课堂秩序和僵化的课堂结构,当场野蛮地破坏学生的奇思妙想来树立自己可笑的权威。长此以往,学生会在历史课上出来记几个史实和人物,自己没有任何想法和能力。好的预设一定会为课堂生成预留空间,也为生成提供土壤。生成不仅是瞬间的智慧,也是教师课前预设的一部分。
以“洋务运动”为例,是了解和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评价等洋务运动的基本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该课程的教学要突破一个重点和难点,即洋务运动的概念,因为对洋务运动概念的理解影响到学生对整个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教材材料的使用,引导学生解读教材文字和相关图片,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新事物是中国古代走向近代的开端,为客观评价洋务运动奠定了部分基础;评价洋务运动时,在教学设计上,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用教科书提供的证据进行辩论。利弊得失在于洋务运动包含了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地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反对的观点认为洋务运动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最后只是以破产告终。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老师做一个总结。我们不强求统一学生的观点,只要合理就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种课堂设计已经具备了动态开放课堂的特点。学生在辩论中必须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观点,这为学生闪现智慧火花提供了土壤。
2 .自主合作的课堂学习,超越预设,在动态中生成。
在新课程背景下,特别强调在合作中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彻底打破了教师的中心化教学。在开放的课堂活动、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可能符合细致周到的预设,但学生的自主性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在学生获取信息多样化的条件下,他们的前知识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这使得课堂可能是丰富多彩的。在课堂的动态变化过程中,教师以预设为前提组织教学,但学生的能力可能会超越预设。如果教师不拘泥于预设,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师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就会在互动过程中得到提升。
在“辛亥革命”教学中,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辛亥革命是一场怎样的革命?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是什么?辛亥革命是否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希望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联系之前所学,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老师指导,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得出结论。讨论中,同学们提出了新的问题:通过阅读课本,同学们发现,清帝退位是在袁世凯的压力下完成的。为什么袁世凯没有推翻清朝,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武昌起义时,孙中山还在国外。他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学生的问题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对科学历史观的简单理解之间的矛盾和困惑。由此,课堂教学不再受制于预设的课堂组织程序和基于知识的讨论,教学程序需要重新调整。课堂讨论不再是老师预设的问题,而是学生产生的新的困惑。通过在老师指导下的讨论,他们明白了真正迫使清帝退位的力量是蓬勃发展的革命力量,而不是袁世凯本人。袁世凯借革命力量,从而窃取革命成果。袁世凯称帝,宣告辛亥革命失败。这种教学过程的调整是有意义的,它的课堂价值在于真正解决学生的困难,也为他们提供了树立正确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合理途径。
3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为生成提供了主观条件。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以知识为基础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掌握着课堂话语权。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创造性思维被禁锢,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在教师的控制之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能超出教师的预设。这就需要老师倒出一碗水,可能还需要储备一桶水。导致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无法超越老师。如果一个老师的知识和能力有限,他的学生岂不是更差?所以我们希望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我们不应该把他们异化为学习的奴隶;老师不应该是留声机,学生是录音机;问题的最终评判权不应该只属于老师,不应该有标准答案。
“戊戌变法”这一课,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革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希望通过政治改革的道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但资产阶级改良派由于自身的软弱和妥协,只采取改良的方法,把希望寄托在封建反动势力和权力上,远离人民,惧怕人民,所以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所以戊戌变法注定失败。但学生在了解了一些简单的历史事件后,指出戊戌变法不是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因为这场运动的主要成员不是资产阶级成员,他们的阶级地位仍然属于封建官僚。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这种大胆的提法,而应该鼓励他们积极的思考。教师应该平等地参与问题的讨论。这样历史和历史教学才会大放异彩,才会出现灿烂的局面。
简而言之,课堂是在变化和发展的。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平等参与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精心设计课堂的前提下,不拘泥于预设,在动态变化中不断超越,才能让学生不仅在课堂活动中获得知识,而且在生活体验中展示智慧,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