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密函

诸葛亮缺少一个强大君主的支持,拼了命也只是天下三分的一个结果。这让诸葛武侯死不瞑目。由于阿逗的无能,诸葛亮死后三十年,诸葛亮的死又增加了一件事。为了实现刘备的遗愿,他以恢复中原和汉朝为己任,不断发动北伐。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由于魏军内部不和,意外得到了26岁的大将姜维。

诸葛亮得到姜维后曾说:“姜伯约忠于时事,思虑缜密,考尽家业。永南和吉昌的人不如别人。他也是凉州的上士。”诸葛亮将两人相提并论,可见他对姜维十分钦佩,认为姜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诸葛亮不仅认为姜维有治国理政的能力,而且认为姜维“敏于用兵,有勇有谋”,德才兼备,所以决定“收姜维为关门弟子”。诸葛亮死后,姜维虽然受到费祎的排挤和打压,但他没有忘记诸葛亮的遗愿,投身于北伐大业。

刘禅太无能了,除了快乐他什么都不会想。刘禅的“乐而不思蜀”是一种天生的本能,而不是高情商。刘禅的无能也伤害了姜维。刘禅下令所有蜀兵“向魏军投降”。姜维得旨后,“兵士咸怒,拔刀砍石。”但是刘禅命令姜维投降。

《三国志》只说姜维投降后受到钟会的善待,没有说姜维暗中唆使钟会杀死邓艾,反叛曹魏。陈寿连这封信都不知道,蜀人自然以为姜维真的投降了。投降后,他不思维护蜀国的稳定,却和钟会合谋判魏,才被杀。从此,姜维就成了一个屡犯的小人,背上了“反蜀降魏,投降造反”的骂名。诸葛亮先是被马谡的失街亭所恨,后又“误会”姜的错误,着实让诸葛亮“死不瞑目”。

好在这件事几十年后终于水落石出。东晋的孙胜在《晋阳秋》中说:“雍是安西平定蜀的第一位将军,所以他老了。姜维投降后,亲近,说要诬奉钟会,又因被杀恢复蜀土,事必不顺,故销声匿迹,今蜀民受伤。”尽管孙胜本人对蒋维铎不满并加以讽刺,但《三国志》的注释者裴松之对孙胜也极为不满。然而,忠实地记录了历史,并帮助姜成名。

姜维的信原文是:“陛下忍辱数日,臣欲使国家恢复安全,日月归于平静,重见光明。”(原文出自《华阳国志》,写于《晋阳秋》之后)姜维投降,是因为他想在钟会的帮助下除掉邓艾,然后杀掉钟会收复蜀国。姜维终于为蜀汉而死。书信找到了,姜维的冤情就洗清了,诸葛亮也可以闭眼了。他对这个关门弟子姜维的看法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