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文健吗?

明代的海外开发为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关于太监三宝下西洋这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国内外有几篇专门的著述,因为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事,也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无论是造船技术、航海技术、航行里程还是参与人数,郑和下西洋都是后来百年间西方航海家望尘莫及的。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历来有多种解释,其中最流行的一种解释是寻找他的皇帝文健。这是历史的真相吗?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李先生在其名著《中国史纲》中提出了另一种推测。

郑和七下西洋。郑和是云南人。他的原名是马,是一名穆斯林。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去过麦加朝圣,所以他对海外有些了解。郑和在成祖还是燕王的时候就做官了,在京南因为立功被提升为太监。

郑和下西洋肖像

他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成祖三年,一直到玄宗五年(1405-1430)。在这25年中,* * *执行了7次任务。如今,他有一本《自龙江关驶往外国的紫宝船厂》。包船厂就是南京下关的船厂,龙江关就是下关。地图上显示了前六条路线(明成祖去执行第七次任务时倒下了)。据学者考证,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北海岸和波斯湾,足迹包括印度东西海岸、斯里兰卡、印尼主要岛屿、马来半岛等地。有许多地方他去过不止一次。第一次执行任务,郑和友“杀了27800多人”,带着他们上了62艘长约140米、宽约60米的巨轮(估计约1000吨)。

船队所到之处,必有服饰赏赐,“若不服,必以武力恫吓。”他曾三次向朝鲜移交囚犯,并将其他国家的特使带回朝鲜。据说他游历了30多个国家,“所带的无名宝藏不计其数,中国的代价也不是微不足道”。花大价钱是郑和之后没人开船的主要原因。

郑和下西洋寻找文健?明朝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理由是“成祖怀疑惠帝(文健)已死海外,欲追述之,欲以示中国富强”,这是清人迂腐的看法。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建文帝的史实。

朱元璋七十一岁去世,由他二十二岁的孙子,也就是文健(在位时间1399-1402)继位,史称“天资聪颖,仁厚”。大家都希望恐怖时期快点过去。没想到,文健皇帝在位才几年,即出现了“艰难的变革”。据明太祖说,为了巩固朱家界,封二十四子为藩王,藩王从三千到一万九千不等。一切礼仪仪式只是“次于皇帝”,地方长官自然服从。尤其是封在边境的藩王全副武装,边关将领也在他们的“约束”之下。其中,燕靖(元朝首都)的第四子朱迪因为行色匆匆,地位特殊。在毛倒台前一个月,他命令和总司令侯“听从的约束”。据说太子朱标(1392)死后,太祖有立太子之意,后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帝的曾孙,时年十六岁。

当朱允炆在三藩市时,他告诉他的老师黄子澄,藩王全副武装,目无法纪。也就是即位后,立即实施削藩计划。他最担心的是太子,所以他决定从太子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纣王开始,他被封在开封。文健即位之初,派李景隆领兵,过开封府,“突然围宫”,擒获纣王,废为庶人,封南京为都。废除周王是文健切断燕王羽翼的第一步。他连接和废除了四个以上的队长。燕王朱迪知道自己是最后一个被废的目标,所以他早早地做好了准备。文健元年夏(1399),朱迪以“峻青一方”为口号。之后,战争持续了三年。1402年,闫冰进入南京,皇宫失火。文健皇帝“不知道去哪里”,后来他的尸体被烧死了。因为人们怀念文健皇帝的“仁慈”,所以盛传他乔装成和尚,从地道里逃出来。

明代文帝朱允炆画像

已经得出结论,文健皇帝是在破城之日被烧死的。即使明成祖起了疑心,提出要求,在国内也会有迹可循;如果文健皇帝在海外,他是看不起他的丈夫的,所以没有必要“废了又废”地逮捕他。文健皇帝是在伟大的系统,一些顾问是激烈的,无法保持它。程祖英很厉害,地位如磐石。为什么他六次派人去海外找一个“可疑”或者不死的老公?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合理的?孟森感叹,修改明史的清史家有偏见,这是他们力所不及的。

另一派人认为,明成祖下西洋是为了给朝廷寻宝。据史书记载,从来没有一个祖先奢侈贪婪,被称为“恭敬节俭”。他在部队待了很长时间,经常吃菜,炼丹进了“仙丹”。帝曰:“此妖亦为饵也。”一个终日以远征大漠为己任的君主,不可能对稀世珍宝情有独钟。郑和从海外带回一些“无名之宝”是事实。“无名”的意思是稀有,所以因其奇特而被称为“宝藏”!很明显,成祖并没有追求这种东西,并多次派出大规模的特使。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任务。

明太祖从中国光复后,蒙古的威望依然照耀四代,所以他要向各地派遣使节,告诉海外各国,人民币已经沦陷,新政府愿意“同舟共济,与* * *”共享其成。明太祖第二年(1369),明朝朝廷给占城王王茜上书,告诉他“吾乃中国之主,天下安,恐四夷不明,遂遣使臣向各国报告”,希望各国“安身立业,王益永保其位”但是,也有不服从毛圣旨的人。如太祖十三年(1380),爪哇国“诱(明)使者而杀之”,占城也骗取了真腊的贡品。类似事件不断发生。事实上,明太祖别无选择,只能派出特使谴责他,希望他不要“迁怒于中国”或“悔过自新”。这是明成祖下西洋的主要动机。

其次是日本,太祖在《明太祖遗教》中留给后人的说法是,日本“欺骗明朝(朝贡),合谋对付奸臣胡”。在与中国有交往的三十六个国家中,毛只是“惹怒了日本人”。蒙古两次远征日本都失败了,太祖对这个“狡猾”的邻居真的很警惕。在任时,他有意打造一支海军。否则,成祖只执政了三年。他怎么可能马上建立起如此强大的舰队?水手必须具备专业的航海知识,包括天文地理知识。他们怎么可能在两三年内被培养出来?能不能马上建一个大型海船的工厂?胡案发生在太祖十三年,距郑和第一次出使已有二十五年。胡案发生后,太祖有了进攻日本的动机,即开始准备发展海军,而只是改变了使用方向。

从偷袭日本到抗击帖木儿帝国,历时四年多,明廷同室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蒙古人的注意。总部设在印度的帖木儿闻讯,认为这是一个进攻明朝的好机会,于是整顿军队,修正了几十万军队,准备伐明。帖木儿此时(1405)适合去死,成祖对此事非常警觉。蒙古是他一生的敌人,他经常待在燕京。这是他去贝加尔湖探险的主要原因。帖木儿的声势之浩大,远非解体的北元可比。他必须未雨绸缪,了解帖木儿帝国背后的局势。最好能在后方找到一个国家,折断他的左臂,于是派郑和下西洋,这和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是不同的。张骞也带回了一些无名之物,但那不是他的主要任务。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成祖利用他父亲的海军与西方交流的主要原因如上所述,次要原因是日本人的傲慢不像明太祖时代那样傲慢。据明初、张士诚遗党所言,“岛内(日)人常侵山东沿海各县州”,太祖派使臣制止。“不这样,就自己建军。”日本皇子怀良并未奉命“再侵山东,转向温州、台湾、明州旁边的海民,再侵福州沿海诸郡。”以后日本的“朝贡”没有“表”,只是贸易,并没有成为附庸。

太祖十四年(1381),怀良给太祖写了一封倨傲的书,声称“即使是小国也有御敌之计”。毛虽“孤注一掷”,鉴于蒙古战败,“不加兵”,但在储备水师的同时,对东南沿海严加戒备。成祖即位,日本将军足利义光(明代史称袁)为了贸易畅通,被封为“日本之王”,他的富士山被明朝封为“寿安镇国之山”。由于日本已经被驯服,明朝的统治者转而保卫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