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钱塘江上的嬉闹者究竟是如何兴风作浪的?

弄潮盛行于南宋。《观潮记》记载:“善游泳者数百人,皆身披文身,手持十面大彩旗,奋勇争先,出现于鲸波万仞,身在变化,旗尾微湿,以自吹。”这些活动大多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钱塘江涨潮的时候进行。所以经常有被潮水吞没的危险,清朝就禁止了。

“弄潮”在唐代浙江(钱塘江)已成为“观潮”习俗中的体育表演节目。每年8月18日,人们在钱塘江观看涌潮。

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弄潮”之风更甚。吴的《梁璐之梦》卷四《观潮记》说:“杭州有一等无赖,甘愿牺牲性命,大的彩旗,小的凉伞,小的红绿伞,都挂满了绣缎,等着海门出潮。几百人为一组,举着旗子在水面上游来游去,随着子虚的戏码兴风作浪。或者手脚插着五面旗的人浮在潮水上,挑逗他们。”(5)细读《老武林》卷三《观潮》也说:“百位武二善游,皆身披文身,手持十面大彩旗,勇往直前,出现在鲸波万仞中,身姿千变万化,但旗尾未湿,以自吹其能。”(6)不仅嬉闹者数量多,而且持续时间长。据乃德翁《京城舟楫》记载:“从秋梦到浙江中秋,都有造浪者,持旗撑篙,在浪中嬉戏,甚为壮观,天下绝无仅有。”(7)《武林旧事》卷七《做淳拜》也记载了十年(1183)八月十八日帝与孝在浙江阁观潮的盛况:“自龙山降,贵府满人,彩帘二十余里,车马不止几匹。在西兴一带,所有的窗帘都系上了,彩色的刺绣像织锦一样在江面上闪耀。和尚、刘仁等百余人,皆举十面彩旗,乘风破浪,直至海门遇潮。还有踩杂木,水偶,水百戏,总结等。,每个都是艺妓。还有一个礼物。太上彩喜曰:‘钱塘形胜,东南无。一开始就说‘钱塘江潮天下无’。内廷颁布敕令,侍奉宴官,各赋《长江上的月亮》一曲,最迟献上。武举是皇宫里的第一个,而且...故宫也发布了文告。把它送回月球。"(8)这是有记录以来第一次高标准、大规模的“冲浪比赛”。参赛选手100多人,和尚和家臣很可能是这次比赛的获胜者。

据记载,在中国古代,“冲浪”,也就是冲浪,是直接踩水,而不是用冲浪板。也就是《梦梁璐》里所谓的“举旗水上游”,还有《老武林》里所谓的“乘风破浪夺冠”。再如苏东坡的《鹧鸪》:“碧山影里有小红旗,侬是江南之子。拍手嘲笑山简的醉态,齐声唱出浪女的话。西兴渡口的帆开始落下,玉蒲山山顶一天还没结束。侬欲寄潮歌底曲,瓶前吟君诗;邱仁金诗:“初见海门生,忽作长驱,发怒声。万马破苍穹鼓破,六敖折回雪山。魏阙的心还在远朝,直上岩滩就平了。“踏浪”二字也用在了武二不再踏浪,天武不理大象的信息中。(9)田明汝城《西游记》卷二十四《浙江胜景》中“浙江”一文特别明确:“近江者善踏浪,谓之弄潮。”(10)“冲浪”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是“冲浪”的意思。显然,“冲浪”这个词更符合冲浪运动“逆水行舟”、“乘风破浪”的特点。

“冲浪”和今天的冲浪最大的区别就是“冲浪者”(运动员)手里要拿着旗子,一边冲浪一边表演各种动作。也就是《资本论》中所谓的“举旗撑竿,戏浪”。国旗最好不要被弄湿。“举旗执竿”和“演戏”是古代祭祀潮神仪式的变化。但在《弄潮》中加入这些旗帜和“戏剧”,无疑会增加《弄潮》的观赏性。吴举《赏江月》谓“此景人间应无,东南形胜。大观真是太神奇了。”物是人非,吾尔彩旗飞扬,是江秋雪,黄宅将至,水犀云涌。看,它撞到小溪了。(11)所以,在“弄潮”的季节,我经常出去看看这座城市。

古代杭州湾钱塘江口能够产生“冲浪”,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众所周知,涌潮是海洋潮汐的一种,因其高而急,又被称为“涌潮”或“涌潮”。地球上的海潮是海洋水体在太阳和月球,尤其是月球引力作用下的周期性运动。即东汉王充所说的“道随月起,大小全失。”(12),即所谓“气boos吸,天升与气敛;海浪在渤海与渤海之间来来去去,海潮与天共进退。重阳之母生于太阳,故潮附于太阳。月为月精,水为阴,故潮依月。所以它跟随着日月,依阴附阳,充满希望,它消失在月亮里。有起有落,弦出明月,所以潮不同”)(13)。今天,钱塘江口和杭州湾位于北纬30-31之间。就天文因素而言,除南岸湾口附近为不规则半日潮外,其他地方的潮汐均为半日潮(潮位波动在一个太阴日内有两个周期,即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约半天完成一个周期的潮汐称为“半日潮”),一天左右有两次涨落,每次历时12小时25分。农历每个月有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初一和农历十五后的两三天是大潮。上弦月(第八天或第九天)和下弦月(第二十二天或第二十三天)后的两三天是小潮季。一年中,阳历3月下半月至9月上半月太阳偏向北半球时,汛期大于汛期,大潮时日潮大于夜潮;9月下半月到3月上半月,太阳偏离到南半球,情况正好相反。

如果说日月的天体引力给了世间潮汐平等的机会,那么降雨和风则给了钱塘江河口特殊的“照顾”。钱塘江流域降雨主要集中在雨季和台风季节,占全年4-8月降雨量的54.4%,山川径流也较大,河口和河床处于冲刷状态;10至次年2月仅占全年降雨量的25.8%,山川径流少,河口河床处于淤积状态,钱塘江河口秋潮往往大于大潮。(14)关于风电,根据多年气象资料分析,春季,浙北(北纬30°以北)及沿海多东南风;夏季全省盛行东南季风,杭州等地受当地地形影响,东北风较多;秋季5438年6月+10月,蒙古高压完全控制大陆,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减弱,并向东南撤退,全省开始有稳定的偏北风。根据1949-1978近30年的统计,每年的7月至10是台风影响浙江省最多、登陆可能性最大的时段。(15)这种风现象使得钱塘江的涌潮经常受到东风、东北风或台风的推波助澜,以至于常常蔚为壮观。

是时候了。?

钱塘江的涌潮不仅得益于天气,更有赖于杭州湾钱塘江喇叭形的入海口及其底部巨大的沙洲。古代学者对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已经讨论了很长时间。东汉王充在《论衡·徐庶篇》中指出:大海涨潮,正好溢出;“入三江,几乎小而浅,水沸,故跃入波。(16)宋代诗人阎肃在《论潮》中进一步指出:“今浙口起于风亭(地名,属会稽),北望嘉兴山(属秀洲)。这片水域有200多英里宽...下面有沙排,南北相连,挡住了红浪,窒息了潮水。“夫月离震,潮生,浙水未到,月径枯。潮水来了一半,浊浪缓了一缓,然后水又回来了,于是溢在沙上,汹涌奔腾,气势鞭挞,于是成了浪。”(17)杭州湾钱塘江入海口在历史上经历了由南向北的变迁,如龛山、柘山南部、柘山中小型房屋、河庄山北部(即现在的入海口)。今天的杭州湾口,从北岸的南汇嘴到南岸的镇海,相距约100公里;90公里至长山门-西三闸线,河道宽度缩减至20公里;再往上游42公里到严观,河的宽度只有2.5公里。在飞机上,它是一个巨大的喇叭形状。杭州湾底部,从湾口到乍浦,河底平坦,水深约10米。从乍浦往里,以1/10000 ~ 2的坡度上升,在何庄山北部的臧倩和老盐仓之间达到顶峰。仓库上方形成一个倒坡,直到文家岩与下落的河道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沙洲。纵向长度130公里,脊顶高出上下游连接处约10米。加上两岸已经淤积的沙洲,总体积为425亿立方米。因此,当东海的潮波进入杭州湾直奔干浦时,除了潮差比入海口大一倍外,波形变化不大,前波和后波仍大体对称;再往里,在沙脊的作用下,锋面波迅速变陡,到了大尖山附近,逐渐变成涌潮,锋面破碎,潮汐开始翻出波浪。杭州湾的钱塘江在出海口。直到南宋还稳定在南大,南大在坎山和柘山之间,也就是《献春临安志》(31)一书中说:“仁和县城东北65里海门,有座山叫柘山,与坎山相对,潮出。“(19)之后河道变迁,在乾隆二十四年(1795)北大入海处相对稳定,逐渐形成现在的局面。但钱塘江河口的变化只是移动了喇叭口的位置,杭州湾钱塘江喇叭口的情况没有改变,河床底部的沙洲依然存在。所以钱塘江涌潮自古就有(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以来就有)。

这是为了地理。

“天时”“地利”造就了钱塘江的涌潮,兴风作浪靠的是“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仅造就了一部《弄潮》,也造就了一批痴迷于《弄潮》的观众。

“嬉闹的孩子”大多是杭州湾两岸的当地居民。唐代李继孚《元和县志》云:“船上人鱼兴波,谓之兴波。”在宋代,嬉闹者常被称为“武二”,即吴人。如范仲淹的诗:“北方客观尚惧,吾尔忧。"苏东坡诗:"五儿长在清高园,任其生,不自怜。”“碧山影里有小红旗,侬是江南冲浪者。”(20)邱仁金诗:“寄语吾二不踏浪,天吾似纵横象。”(21)吴《梦》云:“杭州有一流流氓,无生气的人,...与子旭兴风作浪。”(22)周觅《武林旧事》亦称“戏班跑者”:“善游泳者五二百人,皆有文身。”(23)杭州湾两岸,甚至钱塘江流域、太湖流域,都是古代吴越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春秋时期建立吴国和越国而闻名。吴与越南的边界一直说是在杭嘉湖平原或钱塘江的中部。前者,正如《于越论郭虞》所说,“勾践之地,...玉儿之北。”三国时的赵薇,史称“今嘉兴渔儿乡”,在今桐乡崇福一带。(24)后者的钱塘江说,如《史记·越王朱践世家》:楚“取吴至浙江诸地”(25),《论衡·徐庶篇》:“于吉南属越国,吴国北属钱塘。钱塘是河,两界也在。”(26)于吉就是现在的萧山,钱塘江以南。宋武宰的《苕溪渔隐从化》引用了禅师的一句诗:“到了吴江,就要越过对岸的山。“宋林布《长相思》:“山青水绿,两岸青山相迎”,即取此说。范仲淹、苏东坡等所谓“武二”也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