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桥部队的历史
从夏朝开始,军队就开始建造城市,设置障碍,修建桥梁和道路等工程作业。据《李周》记载,西周军队设有“掌谷”、“司宪”等官职,负责郭城沟的修筑及相关防御事宜。春秋战国时期,保障军队作战行动的工程作战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六塔记录了组织工程行动的军队专职官员的姓名和任务,军队行军时必须携带的设备,如过河、架桥、筑城和设置障碍,以及土木工程的工具。公元前257年,在吞并朝鲜、赵、魏的战争中,秦国在蒲坂(今山西永济市西)附近的黄河上修建了一座浮桥。辽朝军队攻城时,后勤兵“全副武装,以团为队轮换”(《辽史·兵魏徵》)进行工程作战,组织乡兵随军行动,专门修筑道路和基地。宋朝时,项兵主要负责造城、设障、筑路架桥。元初开始出现专业部队承担工程保障任务。军队中有一支“工匠军”,专门装载火炮弹药,架桥筑路。其总经理的头衔是“元帅炮手”,随后成立了“船桥水兵军”,专门从事浮桥架设和渡口渡运。攻打泸州期间,在长江上游架设了20多座浮桥。在太平天国的军队中,曾经有土营和水营。土营由道州、郴州矿工组成,专门负责“私挖地道,埋地雷炸城墙”;水营负责水上运输、作战和架设浮桥。清末湘军和淮军被分配“长帅”,各有180人的名额,负责交通运输,承担筑垒、挖壕、修路等工程任务。新军由工程营(队)组成,包括工事队、闪电队、架桥队、绘图队、机械维修队、电报队等。,工程师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兵种。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民国时期成立独立工程兵和军(师)级工程支队,建立工程学校;部分工程师赴缅北参加盟军对日作战,修建了连接中缅印的中印公路(即中国昆明-印度利多的史迪威公路)。
8月1927,1,国民革命军第20军兵营,11军第24工兵营随部队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部队离开南昌向广东进军的途中,工兵参加了瑞金、会昌战役,在广东大埔县三河坝用汽船拖着自制的竹筏草渡警卫部队渡过汉江,以争取时间摆脱国民党军队的追击。1929 65438+2月11、百色起义部队组成的红7军编成一个工兵连。为了适应红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1930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建立草案》,规定工兵分师。10年6月7日,红1兵团组建了以安源煤矿工人为主体的工程队(后更名为工程连),6月,19310在福建建宁县扩编为红军工程营,后又分为师工程连和军工程连。到1933年底,红军各兵团、军、师、团普遍建立了工兵分队。1934年6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江西省瑞金县舞阳镇成立直属工兵营。从1933到1934,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后合编为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先后成立工程支队。在历次反“围剿”等作战中,红军工兵分队使用炸药、铁锹、镐等简易工具装备,执行架桥筑路、爆破坑道、修筑工事、设置障碍等任务。长征中,大部分工兵分队编入先遣部队,承担道路侦察任务,以工程行动克服沿途河流、道路、雪山、草地等自然障碍;用竹筏、木船架桥,进行水上渡江,保证红军主力熟练地渡过金沙江、大渡河,架设水原、潇水、湘江、乌江、赤水、嘉陵江等浮桥,配合步兵截断隘口,夺取隘口,保证部队顺利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解放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程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51 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成立。1955 8月11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陈士举、谭先后担任军长;黄志勇、谭福仁、李震和王六生先后担任政治委员。更名为工兵团后,着手组建院校,建立和完善科研院所和研究所,调整整顿部队。1953年9月,全军兵团分为工兵、浮桥、施工三个专业单位。6月5日1955,65438+10月65438,工兵团根据部队发展情况,重新确定了工兵团、舟桥团、建设团的序号和序列,并根据任务将部分工兵团划归军区组织领导。1961 5月,工程师建筑师成立。随后,中共中央军委又在工程兵部队和军区工程兵部队增设两个员额,组建和充实建设部队,帮助越南修建道路和海防工程。到1965年底,工程部(子队)发展到49万多人。
在1967 ~ 1975期间,根据任务的变化,工程兵逐步精简施工力量,相应发展舟桥部队。部分建设单位划归国防科工委、第二炮兵、总后勤部组织领导,部分改编为步兵、警备部队。197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担负国防工业项目和民用机场、公路建设的工程兵部队移交给首都建设工程兵团。与此同时,一些施工组被重组为浮桥组。
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76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裁减军队员额和调整编制体制的指示精神,工程兵继续精简建设兵团,重点发展工程兵和舟桥兵团,并相应发展伪装和野战给水工程兵。到1985,工程兵数量增加了2.5倍,相继成立了伪装兵团和供水工程兵。1982 9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央军委、军区工兵团领导机关分别缩编为总参谋部、军区工兵团。1985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大部分师编入集团军,以加强工程兵部队。
自2000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舟桥部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从事防洪救灾。在我军的战史资料和战争回忆录系列文章中,大多描写的是冲锋陷阵、闪耀光环的英雄群体和个人。今天,作者用一章的篇幅向朋友们介绍一个不为人知的兵种——舟桥军。大家可能从日常的训练中见证了他们的风采,但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的舟桥战士是如何在那场惊天动地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浴血奋战的。
严格来说,我要介绍的这支部队并不是正规工程序列中的舟桥部队,而是由一个步兵连临时担负渡河任务,成为一支优秀的舟桥部队,为我军渡河立下了汗马功劳。
陆军第39师到达战区后,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部署兵力,全力投入备战训练。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我们39师1团2营6连担任尖刀连的任务。在全连指战员争分夺秒进行战斗训练的同时,6连接到上级命令,由尖刀出击变为渡河支援连。令人震惊的坏消息震惊了热情的指挥官和战士。他们想不通。光头上的虱子——显而易见的事情:牛头变牛尾!
按照我军作战计划,这一作战任务由舟桥部队保障。但西线数万先头部队想在敌人眼皮底下渡河,而专门的浮桥部队又满足不了过红河、楠溪江的需要。上级要求各单位安排一定兵力进行渡河支援训练,确保西线数万先头部队渡河和楠溪江。
毕竟作战任务既然下达了,作为军人,没有什么愿意不愿意的,只有无条件执行。
6连的渡河任务是在战斗打响前,将一个步兵团和1增援营的部队安全运送到越南河对岸,这是一项艰巨而艰难的光荣任务。此时,对于专业舟桥部队来说是一项普通的任务,而对于打打杀杀的步兵分队来说则成了一项新的课题,那就是在水中游泳,还要掌舵,就像当年横渡长江的前辈们一样,进行水上训练,大家都成了梁山好汉中的“浪中白条”、“阮三侠”。
连队指战员在统一干部思想认识的同时,对连队战士进行思想转折教育,动员连队指战员提高认识,克服“步兵是工兵,好钢不用在刀刃上”“不懂技术和经验,可能抹黑连队历史”的错误观念。通过教育,全连官兵深刻认识到,强渡红河是我军惩罚越军的第一仗。先头部队能否顺利输送抢滩登陆,是我军首战告捷的关键。要突破红河这一天然障碍,不仅要对抗激流暗涌,还要做好随时与对岸越军作战的准备。任务的完成直接影响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大局。上级把渡河任务托付给六连,这是对六连的信任,也是对我们这个光荣传统连队的严峻考验。
六连指导员卢洪喜深情地对连队干部战士说:“渡河是个新课题。我们没有技术,没有经验,敌情不明,水情不明,很难完成任务。但我们有上级的正确指挥,有强大的炮火掩护,有充足的渡河装备,有兄弟们的支持,有全连的齐心协力。我们完全有信心完成任务!”经过深入的思想动员,全连官兵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部战士表达了决心和任务。他们决心争分夺秒练好渡江本领,坚决完成渡江任务,为祖国争光,为人民再立新功。
战前训练时,他们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连长文带领干部到兄弟连队现场观摩学习,并在全连举行了驾驶艇机、橡皮艇技能的训练比赛。针对部分部队发生的溺水死亡事件,要求全连官兵在训练中注意科学和安全,克服粗心大意,按操作规程进行训练。
训练期间,连长文既是指挥员又是训练员。他带头和战士们一起学习操舟技能,随时解决训练中的问题。在公司干部和党员骨干的带动下,公司人员苦练内功。几天之内,除炊事班和炮兵班外,全连50%的人学会了艇机操作,70%的官兵学会了划橡皮艇。每个干部都是全能的,会策划会议,会开车,会排除一般故障。
为了把渡河准备工作做得更细致,6连全体干部战士都动了脑筋,大家纷纷出谋划策。他们根据穿越现场的地形、水情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按照全连的思维和体系技术,组织战斗群,保证战斗任务的完成,他们为可能出现的机器故障准备了人工支撑杆;为了保证登陆部队不能靠船,他们准备了跳板和木墩;为了保证船艇能随时执行作战任务,他们每天都要对穿越设备进行安全技术检查,除了东风,一切准备就绪。
16年2月,原军长的战斗命令下达。6.接到战斗命令后,全连动员战斗,要求全连干部、党员在战斗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号召* * *员、共青团员在战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火线入党立功。全连指战员纷纷表示,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嘱托,在战斗中为祖国和人民争光!
当晚21: 30,偷渡行动开始。此时红河夜间突然变流,水深下降近1米,在河岸形成宽约15米的泥滩和宽30米的浅水区。参加航海穿越的人不仅要拿跳板上下船,还要降低船的载重量。原本由渡江部队协助的小船,临时改为舟桥部队自行搬运。此时漆黑的夜空中下着小雨,河堤十分泥泞,行走困难,给6连搬运渡河装备带来很大困难。在这种天气和环境下,6连的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文连长和副连长负责运艇机的搬运,指导员和副指导员两个政治干部负责运送橡皮艇。
每台船只装卸机的重量超过500公斤。从不到20米远的地方看,小橡皮艇重达200多公斤,非常难搬运。在6连干部战士的奋战下,仅用1个小时就将18操纵艇和14橡皮艇运送到各个穿越点。渡河后,红河岸边泥泞不堪,是我军潜上船的绝好机会。为了保证作战部队的安全,6连的干部战士率先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组织战士帮助战士上船。六连第一批艇起航时,教导员小发现一条橡皮船被急流冲下200多米。他跳上船,亲自驾船带领艇员,把我先头部队一个个运送到对岸。几个优秀党员在连里做骨干,一身规矩。在渡河中,他沉着冷静,不怕吃苦,不怕疲劳,划水动作协调、快速、平稳。运送的船只数量达到23艘之多,创下了6连的纪录。
下雨下雨,流汗下雨。6连指战员英勇顽强,在红河两岸连续作战。因为是偷渡行动,地球级命令不允许开操舟机,完全靠划桨支撑,体力消耗很大。特别是冲锋舟和运动的阻力比橡胶大,跑起来非常困难,经常被激流拉着跑几百米。干部战士努力划杆,尽量减少落点偏差。在越南,船和艇不能停靠在靠近岸边的浅水区;为了不让攻击部队的战友淋湿,6连的士兵跳入河中,推着肩膀试图让船靠近河岸。在他们不能到达岸边的地方,他们把战士带到岸边。遇到河堤险峻处,6连战士拉着河堤和长皮、弓让战友踩着背上岸。几个体力好的骨干各自抬着二三十名战友上岸。在异乡的土地上,我进攻部队的指战员看着河里的六个舟兵;他们心中充满了感激,他们大声呼喊:“兄弟们辛苦了,我们要向你们学习,用胜利的喜讯来感谢你们!”"
英雄的6连船工苦战近5个小时,圆满完成了确保攻击部队——先锋潜入红河的战斗任务,为我西部部队首战告捷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为他们英雄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从红河到楠溪江,我军偷渡了近两个师的兵力。渡河完成后,我的英雄,第6连长,加入了新的战斗。天津滨海新区海瑞公司“8 12”危险品仓库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为了抢救伤员,打通了救援道路。天津警备区某舟桥部队迅速集结,赶赴现场救援。
在八月的夜晚15,13,2065438,2065438,2065438,2065438,2065438,2065438,2065438,2065438,2065438,2065438,2065438,2065438,2005
8月14日7时35分,天津警备区某舟桥部队在预计时间内连夜开辟消防救援通道。上午8点前,进入爆炸核心区的救援通道已经完全贯通,大型救援机械可以进入。在这场彻夜救援中,为了打通这条生命之路,战士们克服了现场小爆炸等诸多困难,取得了至关重要的胜利。
在这两条消防救援通道开通之前,原有的救援通道通行比较困难。因为爆炸发生时很多垛、集装箱、集装箱箱都塌了,堵了。天津警备区某舟桥部队官兵于8月13日23时30分接到准备施工的命令,于8月14日零点后正式开始抢修离中心火场最近的救援通道。400多名官兵使用重型挖掘机等专业设备进行作业。经过官兵连续艰苦奋战,7时35分,现场传来好消息:一条宽6-7米的通道已被完全贯通,大型救援设备已能进入爆炸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