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北伐南调的历史细节,有哪些将领参与了这次调动?

明朝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82年,朱元璋在平定云贵高原叛乱后,为了防止再次成为中央政权的权力真空,决定留下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驻军,威慑四方。江南和中原的精锐部队沿穿越云贵高原的主要咽喉部署,设立卫生站,并按明军编制定居。这一军事行动被称为“北转南”。过去人烟稀少的贵州山区,突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军营。20万军队,支援成了大问题,靠税收?通过招募?是不现实的。战争期间,一位大臣向朱元璋建议:“准备边境充足的士兵,充足的士兵就驻扎在田野里。”这个建议深得朱元璋的赞赏。最后,朱元璋和历史上很多开国国王一样,也选择了屯田制——让士兵养活自己。曾经铿锵有力的战士开始拿起锄头开荒。按照3: 7的比例,20万明军30%驻扎在城市,70%驻扎在农村,超过65438+万人加入垦荒行列。他们在开荒种地的同时,军粮自给自足;一边练兵,以防战争。从贵州腹地的安顺到西部的曲靖,经昆明、楚雄到景东,每隔60-100里,明军就修筑寨子开垦周边土地。曾经的不毛之地,在这些来自江南的农民子弟手中,变成了千里沃土。这些驻军按军队编制分布,分别由6个警备队管理,分布在贵阳和曲靖之间。分别是:卫青圩(今清镇县)、平坝圩(今平坝县)、普定圩(今安顺市西秀区)、安庄圩(今镇宁县)、安圩(今青龙县)、普安圩(今盘县)。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它们是沿着进入云南的通道依次排列的,这是很明显的军事部署。这六大卫,就是今天贵阳以西六大城的雏形。贵州的很多城市也起源于当年的军营。像今天的迁西县,就是明政府继普定等六个魏国城市建都后,所建的郭张成。当时的屯军只是朱元璋和郑南将军手中的“棋子”。在云贵高原的巨大棋盘上,他们根据全局需要选择战略关键,轻轻放手,不经意间造就了今天的屯堡乡镇。3谥号编者明朝进军贵州后,实行军营制。为了稳定军心,保证定员满员,使士卒“有依附亲属之势,生理心安”,不至于逃亡离家,帝国法律规定“正规兵”和“多余兵”必须带妻儿,若无妻,则由朝廷娶之。与此同时,明政府实行“广开乡野”的移民政策,即鼓励人们从经济发达的地方向经济落后的地方迁移,从人口稠密和人口稀少的地方向人口稀少的地方迁移。在“鼓励”的同时,也迫使内地大量破产难民和平民迁往贵州。迁入的平民按照给定的土地划分区域,成为“平民村”,又称“调北填南”。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江南和中原。据史料记载,明朝洪武年间进入贵州的移民有654.38+0.6万多人,永乐年间有35万多人。据《安平县志》(今平坝县)记载,明朝洪武年间,设平坝卫。湖广长沙等地因为“地广人稀”,实行“三取一”的办法,送给平坝卫。就这样,偏僻遥远的贵州迎来了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群体迁徙。这些移民有的是军营里士兵的亲戚,有的是内地好人家的孩子。他们的到来,一方面扩大了屯堡人占领的土地和势力范围,稳定了军队的士气;另一方面,来自内地的先进文化涌入尚处于半原始状态的贵州,极大地促进了贵州的发展。汉族人口比例首次超过其他民族,成为贵州人口主体。明朝初期,政府只在贵州设立卫生院。随着“人民村”的发展,开始设置县市,“禁卫治军,县市治民”。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朱元璋的“北移南补”只是权宜之计,而“北移南补”才是长久之计,是更有远见的治国安邦之策。传统上,人们把贵州的“军屯”后裔称为“北转南”,“民屯”后裔称为“北转南”。贵州安顺的屯堡人就是他们的后代。600年后,“军屯”和“民屯”的后代有区别吗?屯堡人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区分清楚的方法:有多少叫屯的村子是“北调南来”的军人后代;叫“包”的村,大多是“北移南填”的平民后裔。据专家考证,屯堡人的语言也与屯堡人不同,屯堡人声音整齐,不乏军人遗风;堡人说“包子生”是卷舌音,带着平民生活的印记。地方口音很难改变。六百年沧桑,多少个夜晚,屯堡人的火塘边,伴着乡音的,是家乡的小桥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