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的历史与介绍

海拉尔得名于这条河。早在清朝雍正时期,这里就是清政府把守的军事重镇。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称为呼伦贝尔市,是中俄《尼布楚边界条约》签订后,大清帝国进入北方的重要门户。为保卫1000公里长的中俄边境线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呼伦贝尔市的地下位置使其发挥了巨大的辐射作用。建城之初,有几条路通往齐齐哈尔、黑山头、古北口、张家口、库伦(今乌兰巴托)、阿尔山、吉拉林等地。当时草原上规模空前的甘珠尔庙会,就是靠这些古道的畅通促成的。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以及俄罗斯、日本、德国、美国等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入侵,进入了商业发展的新时期,开辟了呼伦贝尔以外的贸易市场。1907正式对外开放商埠。因修建董卿铁路而设站时,命名为“海拉尔站”,是海拉尔的音译。后来随着新街的发展,海拉尔站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呼伦贝尔市”这个名字就被取而代之。

海拉尔河在辽史写为海拉尔河,在元史写为海拉尔河,后来翻译成中文为海拉尔河和鹤立。它的含义是什么?众说纷纭。长期以来,有四种流行的观点:

第一个是“野韭菜”最通俗的意思。考证还用蒙汉字典证明“哈里亚尔”是野生韭菜生长的地方。这里有大面积的野韭菜,这条河也叫海拉尔。

第二种观点是“流水”的意思,持这种观点的人似乎是根据简伯赞的《访古内蒙》一文,也有一定道理。

第三种说法的意思是“桃花水”,和前面的说法大致相似,但更进一步。他们认为蒙古语的“融化”、“融雪”也读作“海尔”。春天,大兴安岭西坡冰雪融化,其水汇成一条河——海勒,这条河因此得名,意为“桃花水”。

第四种说法的意思是“黑”,但它的解释是海拉尔河两岸的草郁郁葱葱,呈深绿色。从远处看,它像一条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绿丝带,所以又叫墨色。

这四种说法都有一些合理的成分,尤其是第四种说法更接近事实,但并不能确定其真实含义。原因很简单。这条河的名字早在1000年前就被记载在史书里了。当时这里的主人是原始的蒙古人。古人命名河山不仔细引经据典,更不用说查阅后世的名著了。都是根据他们的一般特征来命名的。比如黄河,叫带水黄。嫩江因水清而得名;黑龙江之所以诞生,是因为它孕育在黑土中,形成了滚滚的黑色洪水。我们的海拉尔河,也因为水颜色深,被持有原始蒙古族的先民命名为海拉尔。

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全长700多公里。它流入埃尔贡,流入黑龙江,是黑龙江的主要源头之一。海拉尔河牙克石以上地段,地形起伏较大,植被较好,水流比较湍急,河水比较清澈。当河水进入呼伦贝尔草原时,流速开始变慢。平坦的大草原使河流蜿蜒,河水漫溢扩散,渗透增加,侵蚀力增强。尤其是在与伊敏河汇合的下方,也就是海拉尔市区之后,地势开阔平坦,河草茂密深绿,芦苇片片相连,河水连起一串水泡和湖泊,河速每秒只能走几厘米。常年浸泡在水中的芦根水草和腐殖质把水染成了深色,连生长在这里的鲶鱼、鲫鱼都是黑色的。早在1,000年前,原始的蒙古人就看到了这黑水,自然河名海拉尔由此产生。

海拉尔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母亲河。早在二三万年前,这里就有远古人类活动。当时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古人类被考古界称为“扎赉诺尔人”。自1934以来,扎赉诺尔煤矿已发现20多个古人类化石。虽然海拉尔尚未出土古人类化石,但扎赉诺尔人在此活动是毫无疑问的。不仅因为海拉尔河与达赉湖相连,按照人类生活规律应该属于同一活动范围,而且考古证据可以表明,当时在人类社会中,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与已经灭绝的猛犸象、长毛犀牛、东北野牛等古生物共存,人类以此为狩猎对象。在海拉尔地区,北山和东山取土场都发现了大量这样的古生物化石。早在“文革”期间,黑龙江博物馆就在这里收藏和发掘了大量古生物化石。现在黑龙江博物馆展出的很多猛犸象、毛犀牛、东北野牛化石都是在海拉尔市出土的。1985东山取土坑发现零星猛犸象化石。考古学家曾经在一块化石上发现了人类砍劈的痕迹,充分证明了这里就是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的地方。

进入全新世(约654.38+0万年前),海拉尔地区的气候、地貌、生物群与现在基本相似,人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考古学上,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间,有一个中石器时代。目前,考古界都把海拉尔西山(又名嵩山)的细石器时代作为中石器时代的代表,即在距今6000 ~ 10000年间,海拉尔有一个使用细石器的原始人类,并走向了文明时代。他们手持石器,顽强地与自然抗争,过着原始的氏族社会生活,创造了中石器文化。

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生活在海拉尔的原始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辉煌的哈克文化。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玉器出现,生产力发展,先进技术普及,复合工具应用,文明出现,细石器发展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