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有哪些让西方望尘莫及的重大科技成果?

北宋东京的烟火表演

《引盒烟花》的故事取材于孟元申的《东京梦》,故事发生在北宋都城开封。书中记载,当时开封城内有杂技,军士们装扮成各种形状,手持武器和盾牌,成双成对地跳舞。“突然,一个霹雳叫了一声爆炸。然后野蛮人撤退了,烟火急剧上升...或者当场放烟花,又是一声爆炸,“还有人涂着绿松石,戴着面具和金眼睛...而且还有一个爆炸,还有钟馗那样的长口罩长胡子绿靴子的人。“这里描述的一千多年前宋朝的游乐场景,与西方的万圣节颇为相似,人们都戴着面具。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烟花爆竹非常流行。中国科技历史学家潘继兴认为,这些烟花爆竹是“由固体火药制成的”

活字印刷的发明

北宋中期,大约1041-1048,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历史上没有关于毕升生平事迹的记载。只有沈括在《孟茜笔谈》中介绍活字印刷术时提到毕升是“布”,说明毕升是一个普通人。我从来没有当过官。以下是《孟茜碧潭技艺》中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在李青(1041-1048),有一个布衣毕升,也是陷阱。它的方法是用粘土刻字,薄如钱币的嘴唇,每个字都是密封的,用火使其牢固。如果你印几十万份,那速度会非常快。你经常做两个铁板,一个印好了,一个已经自己印好了。当这台打印机完成时,第二个印版已经可用,这种印版的互操作性更强,可以在瞬间使用。每个字都有几个印;例如,“之”和“也”这两个字,每一个字都有20个以上的印痕,以防在一块木板上出现重复。不用的话就贴在纸上,每个韵都要贴上,存放在木格里。如果有没有准备好的字母,要旋转刻在草上,瞬间就能达到。如果它们不是木制的,木头又密又不平整,不宜用药物粘着。珍惜至今。”毕升的发明在当时并没有受到重视。这样一个伟大的发明家,除了沈括记载了他的名字,历史上没有任何痕迹。毕升去世后,他发明的一些陶土活字被沈括的晚辈得到,引起了沈括的注意,并记录了这一发明。中原的活字印刷技术,后来传到了宁夏、新疆等地。西夏语和维吾尔语也使用活字印刷。宁夏191出土的《吉祥传口续书》西夏木刻活字印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刻活字印刷,刻于165438 ~ 1205。

活字印刷术后来传遍了全世界。

大约在公元13世纪,中国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半岛。韩国高丽王朝末期开始使用金属活字印刷,到了李朝有了很大发展。直到公元16世纪,日本才开始出现活字印刷术,这种活字印刷术是在非辰(1592)年日本入侵朝鲜后从朝鲜传下来的。当时日本从朝鲜带回了几万。从此有了日文版的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在中国传播到越南是在公元19世纪。中国的活字印刷在15世纪传到了欧洲。从中国新疆,沿着中亚和西亚,逐渐传到欧洲。从1450到1455,约翰内斯·古腾堡用金属活字印刷了欧洲第一套拉丁文语法。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潘继兴先生指出:“约翰内斯·古腾堡完成他的活字实验的时代,是中国印刷术在欧洲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高潮。在约翰内斯·古腾堡时代,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中国的技术影响力。”

指南针的发明

战国时期,中国人已经发现磁铁指的是南北,并造出了“司南”。《鬼谷子牟》记载,郑人外出采玉,为了不迷路,带上了司南。《韩非子·优度》记载“王力新浪取时只争朝夕”,用新浪来确定确切时间。这些都说明新浪在当时有很多方面的应用。但由于Sina由天然磁铁制成,磁性较弱,旋转时与底盘的摩擦力较大,所以导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北宋初期,人们发现了人工磁化法,用天然磁铁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沈括《孟茜碧潭杂志一》中指南针的安装方式大概有四种:将磁针飘过灯芯,放在碗边,放在钉子上,用一缕丝挂在空中。其中,鬼火悬挂法的灵敏度最高。它的具体安装方法是用蜡把那缕丝的一端粘在磁针的腰上,另一端挂在木架上。静止的时针指向北方和南方。这个悬挂式指南针基本上建立了现代指南针的结构。后来,人们学会了把指南针固定在方位盘里,制成了指南针。当时的指南针还是水罗盘,就是磁针在水面上漂过灯芯。水罗盘在南宋时期被广泛使用。至于干罗盘,中国到了明朝嘉靖年间(1522-65438)

火药是古代中国的一位炼金术士发明的。

南北朝时,我国炼丹家陶弘景在《本草笔记》中提到“硝石”(即硝石)燃烧:“燃烧时,紫烟升起,云真消石。”科学技术史家潘继兴说:“由于硝石和硫磺可以入药,所以硝酸盐、硫磺和碳组成的火爆混合物称为火药。”9.

火药用于军事。

火药的重要性表现在军事应用上。火药武器的应用始于唐末。唐末北宋的火箭,在箭旁装上火药制成的可燃物,点燃后用弓射向敌营,从而烧毁敌人的营房、军械和人员。炮兵使用投石机将火药制成的炸药投掷到远处,炸药中混合有铁片和其他致命或有毒的药物。为了杀敌,南宋出现了管状火器。据《宋史》记载,开元年间(1259),守寿春(今安徽寿县)的士兵在宋理宗发明了火枪。“以巨竹为桶,内有安子巢(K),如果它被烧毁,火焰就会熄灭,然后是子巢。

8金j用霹雳。

1232年4月,蒙古可汗窝阔台命令大将苏布泰率军以火器和投石机围攻金都开封,金守将赤战河西命令部下以火器“惊天”和“飞毛枪”抵抗。双方激战六昼夜,伤亡惨重。金人终于守住了首都。《晋书》记载了当时的情况,说:“以炮守城而闻名。一百里外,半亩多围,火满甲...还有会飞的火枪,注射药物,用火发射。人烧了十几步就不敢进了。蒙古兵只怕这两样东西。”

指南针和火药被引入欧洲。

指南针发明后,我国人民首先将其应用于航海。南宋时,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商人经常使用中国船只进行贸易,并学会了使用指南针。他们还把指南针引入了欧洲。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欧洲的航海。

南宋时,火药传到了阿拉伯;蒙古西征时,火器也传到了阿拉伯。欧洲人最早是西班牙人,直到13世纪后期才知道火药。04世纪初,阿拉伯国家进攻西班牙时使用了火药和火器,于是欧洲人开始接触火药和火器,并学会了制作。1326年,英国开始制造铁火瓶。

沈括

沈括(1031—1095),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青年时代在沭阳(今江苏)任总簿记员,大力开垦沭河,灌溉农田70万亩。当宋仁宗还是个学者的时候,他就是个学者。提出了类似于今天阳历的“十二年历”。宋神宗参加了王安石变法,并经常出京视察新法的实施情况。去过浙江、河北等地,奉命去辽国。每到一处,他都观察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随时记录。他从浙江雁荡山的地形了解到水的侵蚀。从太行山岩石中的海洋生物遗迹推断,山东的陆地最初是一片海洋。他博览群书,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历史、考古都有很深的研究。晚年,他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建造了孟茜公园,并写了一本关于孟茜的书。

孟茜碧潭

《孟茜笔谈》是沈括所著的一部兼收并蓄的著作,集科学研究、社会调查、文史轶事、流言蜚语、志怪小说于一身。全书完成于11年底,其中《孟茜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30卷。全书分为故事、辩证法、音乐、意象、人事、政务、智慧、艺术、书画、技能、使用、魔法、奇事、谬误、嘲讽、杂志、医论***17项,609篇,是一部综合性著作。

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深思熟虑的顺德邢台(今河北)人,元代天文学家、水利专家。他的祖父郭蓉“精通五经”。曾请郭守敬拜当时的天文地理专家刘为师。郭守敬。郭守敬直面陈关于发展华北水利的六点建议。每演一个,元世祖就感叹一句,“人不是吃素的。”他立即被授予各种河流和运河的推广。不久,郭守敬随张文倩游览宁夏,修了许多古运河,并升级为通水少监。

元初采用的是金代的明历。明朝历法的错误是非常明显的。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下令设立太史局,由赞善太子王勋、都城巡抚郭守敬领衔,召集南北两朝官员修订新历法。他还命令帝国议会的副特使张文倩和张仪负责此事。主持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他本人也做了许多观察。经过四年的努力,新历法完成,定名为《役历》,颁布于至元十八年(1281)。这一年,王勋去世,很多材料还没有定稿。郭守敬花了两年时间才终于写出来。

晚年,郭守敬转向水利工作。至元二十七年春(1291),率部整治运粮河,运粮河多在通州。一年多后,运河完工,命名为通惠河。为了解决通惠河缺水的问题,郭守敬主持修建了白浮渠,“从北山(今北京昌平神山)引水白浮泉水。

毕昇

这是根据史料记载,王凤佐在1959年创作的雕像。它现在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毕升戴着软脚锄头,穿着圆领长衫。他右手拿着活字,左手拿着活字,完全沉浸在自己无私的工作中。

转轮排版

这是元代王镇发明的转轮式活字板,用于活字分类排放。字牌呈圆盘状,分成若干格,活字按韵排列在格内。字牌下面有一个立轴,立轴固定在底座上。排版时,两个人配合,一个人看稿,一个人转动铅字板,方便快捷地取出所需铅字,排入板内。打印后,这些类型会一个接一个地恢复到网格中。

汉代的新浪模式

新浪模型是后人根据历史记载和地下出土的汉代遗址制作的。新浪的站点是青铜做的,内圆外方,中间的圆面很光滑。中央圆面外依次排列八卦、天干、地支、二十八宿,* * *米为24个方向。中间的小勺是用天然磁铁磨的,磁铁的正极磨成长柄,勺头底部是半球形,非常光滑。使用时,将磁性勺子。当磁勺停止时,勺柄指向南方。这种新浪模式一直沿用到8世纪。这里的新浪模型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展品。

宋代指南针模型

指南针最初的安装方法是基于磁针。人们对磁针的形状和装置做了许多实验。据沈括《孟茜碧潭》记载,北宋时期有四种不同装置的针状圆规,即水浮法、挂法、钉法、碗唇法。但发现装有这四种装置的圆规没有地盘,使用时不允许晃动,受到很多限制。这导致了更方便的指南针,也被称为罗盘针,这是指南针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中国古代关于罗盘针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曾三毅的《言志》。

南宋火枪

1259年,宋军在与蒙古军队作战时,寿春府(今安徽寿县)的军民创造了一种以竹筒为枪管,能发射子弹的火枪。这颗子弹是由石头和铁块制成的。除了子弹,枪管里还有火药。

元代火炮

火炮又称矛,是古代用金属铸造,在火药气体的压力下发射弹丸的管状火器。插图元代火炮铸造于顺治三年(1332),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重6.94公斤,长35.3厘米,炮口直径10.5厘米。枪管的中盖上刻着“顺治三世”。“300号马山”等三行铭文显示,青铜炮是在一个木架上发射的,木架的形状像一个长板凳。枪膛嵌在长凳上,因为枪膛尾部两侧各有2厘米左右的方孔,这样就可以通过方孔在尾部穿一个铁栓将枪膛固定在木架上。为了使大炮高低俯仰,在炮管下面加了一个木楔,以发出不同的射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