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常识
许昌之名始于三国魏黄二年(221),演变更长。
相传“徐”源于瑶族,因在此放牧而得名。夏朝建立后,许娣是夏朝活动的中心地区,夏柒都城在夏邑,“诸侯在君太”(君太在今禹州市三丰山脚下)。
殷商时期,应许之地的诸侯国和部落有李(今禹州市)、熊(今长葛市)、昆吾(今许昌县)、康(今禹州市)。春秋战国时期,乐土先后被郑、楚占领。
分属韩、魏、楚。秦王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朝设颍川郡,统治杨寨(隐帝,今禹州市)。
颍川县辖12县,包括许县(今许昌县)、杨寨县(今禹州市)、长舍县(今长葛市)、炎陵县、襄城县。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析许县,建(治今魏都区)。
徐县、县、杨寨县、长舍县(治今长葛市老城区)、鄢陵县(治今鄢陵县彭店乡古城村)、襄城县均属颍川县。三国时魏称颍川郡,属禹州,许昌郡、颍上郡、鄢陵郡、长社郡均属颍川郡。
许昌是魏的五大都城之一。魏黄二年(221),曹丕皇帝以“汉亡于许,魏继昌亡于许”一句话,将许县改为许昌县。
南宋永初二年(421),位于许昌县(今许昌县张盼故城)。靖平元年(423),许昌县被北魏一将军夷为平地,其地为北魏所占。
北魏时设颍川郡,辖长社(今长葛市老城)。西魏建立许昌郡(今长葛市老城)。
东魏田萍元年(534),改颍州。武定七年(549),颍州改为郑州,尹莹(今魏都区)迁至杨寨、颍川、许昌。
北齐时尹莹县并入长社,颍川县归长社管辖。北周大定元年(581),改郑州为徐州,治长社(今魏都区)。
隋朝徐州改为颍川郡,辖颍川(今禹州市)、长葛、许昌、莒[kg-?2]殷强(今鄢陵桃城),鄢陵、襄城二县属之。唐武德四年(621),颍川县改徐州,鄢陵、长葛、杨寨、许昌四县属徐州。
天宝元年(742年),徐州改名颍川郡,属河南道。长社(今魏都区)、长葛、杨寨、许昌、鄢陵五县属颍川县。
甘源元年(758),改称徐州。北宋初,徐州,丽景西路。
元丰三年(1080),徐州升为营长府,调至北京西北路。大观四年(1110),定名徐州,划归北京西北路。
元朝时,许还是一个州,长舍、长葛、襄城三县隶属于此。鄢陵属开封府。
明朝洪武元年(1368),长舍郡废,并入徐州,领4郡,长葛、襄城属之。徐州和周俊都被转移到开封。
万历三年(1575),改周俊为禹州。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豫州改为君平府。
清初,徐州、禹州属河南省。雍正二年(1724),徐州升为直隶,长葛属之。
鄢陵属开封府。雍正十三年(1735),徐州升为徐州府,临颍、盐城、襄城、长葛、密县(今新密市)、新郑属之。
徐州府和开封府都划归河南省。民国成立后,徐州改为许昌县,禹州改为蔚县。与长葛县同属于河南省豫东路。
鄢陵县直属河南省。1926,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辖许昌(今魏都区)。
长葛、蔚县属于河南省第一行政区,下辖郑县(今郑州市)。鄢陵直属河南省。
1932年,许昌为河南省第五行政区,巡抚公署驻许昌,辖许昌、鄢陵、襄城等9县。长葛和蔚县同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
1944年5月,长葛、许昌、鄢陵、蔚县相继被侵华日军占领。同年5438年6月+10月,八路军进入豫西,开辟了新(今禹州、新密市、新郑市交界处)和永(今禹州、佳县交界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新办事处和县抗日民主会。
1945年5月,冀鲁豫八路军部队开辟鄢陵、扶沟交界的水西抗日根据地,在盐阜县建立抗日民主。同年8月,日本投降,许昌恢复为河南省第五行政区,巡抚公署驻许昌(今魏都区),辖许县、鄢陵、项城等9县。
长葛、蔚县仍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1947 65438+2月15,许昌解放了。
1948年初至1949年初,许昌县、徐希县、沙北县、昌邑县、鄢陵县成立临时人民* * *和许昌市(今魏都区)人民民主* * *。许昌、鄢陵、常艳分属豫苏皖五大特务机关;徐希、沙北、蔚县属于豫西行政公署的五个专区。
1949年2月,豫西行署第二区与第五区合并,设立许昌地区(今许昌市魏都区),辖许昌市(今魏都区)、许昌县、长葛、鄢陵、漯河市、郾城县、舞阳县、叶县、襄城县、蔚县。1953年6月,淮阳特区所属的周口市、扶沟县、商水县、西华县纳入许昌特区。
1954年9月,临汝县纳入洛阳特区。1958年4月,撤销周口市,设镇,划入商水县。
同年65438+2月,平顶山划入许昌地区。1960年撤销许昌县,并入许昌市(今魏都区)。
1961年10月,恢复许昌郡建制。1964年3月,平顶山市更名为平顶山特区,由许昌特区划出。
1965年5月,扶沟、西华、商水三县划入周口地区。1970年,许昌地区更名为许昌地区,辖蔚县、长葛县、许昌县、鄢陵县、临颍县、郾城县、舞阳县、襄城县、叶县、宝丰县、鲁山县、佳县12县、许昌市(今魏都区)和。
65438至0979,武冈区由平顶山市划归许昌区。1982,165438+10月被平顶山市收录。
1983 10,许昌地区所属的鲁山、宝丰、叶县划入平顶山市。1986年2月,许昌被废,许昌升为省辖市,辖魏都区、许昌县、长葛县、炎陵县、蔚县。
郏县襄城。
你了解许昌的历史和文化吗?
据传说,在古代,炎帝的后裔部落首领许由带领当地部落人民在许昌耕种土地和建造房屋。此后,这一地区被称为“徐”土地,耕地被称为“徐天”(今村)。这是“许”字第一次作为地名出现。
在夏朝,乐土属于禹州。公元前1世纪,封太岳伯夷、文叔为侯,建立徐国。
战国时期,徐的封地为韩国所有。秦始皇统一六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许原名“许县”,隶属颍川郡。
韩攻秦制。公元196年,汉献帝刘勰由曹操创建于此。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建立魏国。因魏继昌在许,改名“许昌”,向世人宣布许昌列为“五都”之一。
西晋以来,许昌虽降为将军郡,但南北朝至清代是中州腹地的军事文化中心。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直隶州,十三年(1735)升为徐州州,乾隆六年(1741)改为直隶州。
民国时是第五行政督察署所在地。许昌文物古迹众多,有汉魏古城、关羽叫曹选袍的巴陵桥、关羽夜烛读书的春秋楼、曹操射鹿的鹿台、练兵台、屯田所、曹丕登基的禅定台、神医墓等。
以“三曹”为首的“建安七子”,创造了在历史上鹤立鸡群的建安文学,使许昌成为建安文学的发祥地。因为三国文化的丰富,许昌被列为“三国文化旅游圈”的重要城市。
此外,各个时期的历史遗迹,如大禹的蚊子井、周墓、刘知远墓、古君太、天宝宫、庙、白陵岗等,都是独一无二的。悠久的历史为许昌培育了许多名人单身汉。
许昌是秦丞相吕不韦和西汉御史大夫晁错的出生地。汉朝时,观复参加了吴楚七国之乱,留下了许多佳话。
王霸、祭遵在昆阳与刘秀、新军作战,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淮阴侯、杨颖侯。汉末魏初的陈石,儿子陈济,孙子陈群,曾孙陈泰,这些德才兼备的人,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
荀或祖孙三代都是曹魏时期的智囊,为曹魏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最有名的官员是荀。
曹操曰:“天下已定,或功德也。”晚年被贬至寿春,死后迁居许昌,也就是现在许昌北部的“八钟白”。
唐代的画家吴道子,诗人王建,明代的史学家阆中苏乞儿,辛亥革命时期的河南起义军总司令张同端,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今天,它被称为许昌城,是明朝嘉靖年间由徐州周知干批重建的。万历年间,周知樊西建为砖城,建有四亭,东挂匾额,东接江汉,西接罗松,南接恒祥,北接深井。
四角有了望台,城墙周围有三十四座了望台,城外有护城河,深五尺,宽二十五尺。河内碧水荡漾,芙蓉遍地,所以有“江湖十里荷”的赞美句。
南街是民国初年的商业街,店铺多,门面保存完好。衙前街、西街、东街、苗文街和九曲街仍保留着一些清代的商业门楼和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