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佛教的服饰有什么区别?「莲花冠」的特点是什么?
道教服饰可分为五个部分:金道、道冠、道袍、鞋袜和配饰。
一.金道
金道指着道士戴的帽子。俗话说“陶有九巾”,但九巾的名称并不固定。闵孝根《清代清规之谜》中记载的九种毛巾分别是唐巾、崇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字巾、尼龙巾、巾、九阳巾。清末以来有了很大的变化,流行的九巾是;有九种混合毛巾,庄子毛巾,纯阳毛巾,浩然毛巾,逍遥毛巾,荷叶毛巾,太阳毛巾,直毛巾和包裹毛巾。
混巾:又称“冠巾”。圆形,硬壳,帽顶有孔,可以露出发髻。后上部微微抬起,表示脱离。混元巾是道教中最正式的头巾,规定道士在举行“冠巾”仪式后才能佩戴。现在这个限制逐渐被打破,不戴冠巾的道士也不在少数。全真高拱在举行斋戒仪式时使用这条毛巾,并在露出的发髻上别上一顶王冠。今天正统道士已经没有蓄发的传统了。为了方便,他们把混巾和道袍冠缝在一起戴,有的帽子还折成方角,就成了混巾的变种。台湾省道士称之为“净巾”,又称“角冠”。
庄子巾:又称“南华巾”。帽子的底部是圆的,顶部是平的。帽子的顶部向后翘起,以示超然。帽子正面中央饰有“帽”(见后面介绍)。秋冬天气常戴,不蓄发的道士或脱发的老人都喜欢戴这种毛巾。
纯阳毛巾:又称乐天毛巾、华阳毛巾、紫阳毛巾、九阳毛巾或九良毛巾。帽子的底部是圆的,顶部是平的。帽子的顶部向后翘起,以示超然。帽子顶部垂下了九根横梁。“九”是纯阳之数,代表道家“还丹于九”之意。帽子的前部中央镶嵌有一个帽心。现在正统道士多戴此巾。
牛逼毛巾:即“兜帽”。它用棉花填充以挡风御寒。北方的道士(尤其是上了年纪的道士)冬天下雪天可以用这种毛巾。
逍遥巾:是用发髻包裹,用两条长飘带系住的方形(或圆形)巾料,称为逍遥巾。另一种是用庄子巾或纯阳巾,饰以美丽的云头花纹,两个长剑头在帽尾上带飘带,也叫逍遥巾(原名“雷巾”)。年轻道士喜欢戴这种毛巾,一动就挥一挥,拖一拖,显得潇洒。但也有道士认为戴这种毛巾有伤风化,就废除了。
荷叶巾:形状与庄子巾相似,底圆顶坡平。帽子的顶部向后翘起,以示超然。帽子的前部中央镶嵌有一个帽心。帽子褶状似荷叶,故名。
太阳巾:草帽或棕色帽子。道士在夏天烈日下工作时可以穿这种毛巾。有的道士为了与社会不同,在帽顶上凿洞露出包子,或者在帽檐上画八卦、太极等道教图案,或者写下自己居住的道观名称。
一字巾:即扎头发的带子,两端各有两个帽,两个帽重叠扣在一起,所以可以戴在头上。这是所有金道中最简单的。按照道教的说法,不能光着头进寺庙,必须戴毛巾。如果没有其他的金道,你可以用这条腰带代替。
裹巾:又称“扎巾”。它是一块正方形的布,四角有带子,可以系在头上。帽子的前中心可以用帽子装饰,但大部分都不需要帽子。头巾是道教中最不正规的头巾,是刚进门还没拜师学艺的人戴的。有人认为不应该列在九巾里。《三才会》:“古之卑人之衣,汉末士之衣也。”但现在一些官方道士也戴这种毛巾。
道教虽有“九巾”之名,但普通道士日常只穿几种。目前全真道士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混巾、庄子巾、字巾,正一道士常用纯阳巾、净巾。
第二,道观
道观是指道士戴的冠。大部分是木质的,近段时间也有塑料制品。根据其用途不同,可分为黄冠、五岳冠、关兴、莲花冠、五老冠五种。
黄冠:又名“月齿冠”或“堰月冠”,俗称“冠子”。月牙形,下缘有两个相对的孔,穿过发夹,可以别在发髻上。这是全真道士常用的道冠。跟老师学了就可以戴这个皇冠巾了。在冠的两端,每端都刻有一个指甲掐痕。传说全真教创始人丘处机主管教学时,元朝皇帝赐给他一块金子和一块玉戴在头上。丘处机马上用道家的内功调动体内的二味真火,把黄金捏成掌中月之冠,把玉捏成簪子,用指甲戴在头上。皇帝傻眼了,丘处机成了玉、玉两行的始祖。后来,全真弟子在黄冠留下了这两个标记,以纪念丘处机。
吴越冠:又称“吴越真冠”或“吴越图灵冠”。盖为斗形,刻有“五岳真形图”。获得三大戒的道士可以佩戴。
星冠:又称“五冠”。盖为斗形,刻有东、西、北、南五方的图案。道士拜斗时戴此冠。
莲花冠:又称“上清冠”。它看起来像一幅莲花画,顶部插着一个如意的头。做道场时,高拱戴此冠。
五旧冠:戴在头上的冠。它没有屋顶,莲瓣,五片莲瓣上画着“五方五长老”的神灵。两边挂着两把长剑,上面有雕像或“太乙救苦佛”字样。一般这种皇冠都是高拱在做赐食道场的时候戴的。
以上道教冠只有参加宗教活动时才能佩戴,其他非正式场合必须摘下。
第三,长袍
道袍是指道士穿在外面的长袍。它可以分为六种类型:长袍,德洛,禁欲服装,袈裟,花衣服和晨衣。
大衣:胸、腿、腕长大,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你。最常见的一种道袍,道士每天都要穿。否则齐膝的就叫“中山装”。现在大多是日常工作用的窄袖。都是蓝色,代表法和天的意思。《大明会典》说:“道士永远为青年服务”。
Delo:蓝色,大胸,腿腕长,袖宽超过一英尺八英寸,袖长可随身携带。成为正式道士后,可以穿这件衣服作为宗教活动的服装。
辞职服:黄色,大胸,长至腿腕,袖子超过2英尺4英寸宽,长袖随身携带。黄色属土,能育万物,黄色用于戒衣。除了表示庄重,还有“教化万物,教化谋士”的意思。只有道长才能穿这种衣服。以前道教讲经体系中有“三服”,分别是接受第一真戒、中戒、大仙戒的道士所穿。现在戒是一次性给的,所以只用这种戒。
法衣:又称“仙洞衣”。双排扣,长及小腿,无袖,长袖。有各种各样用金银线绣成的吉祥道教图案,如罗瑜小台、太阳、月亮和星星、八卦、宝塔、龙凤、鹤和麒麟。举行大型斋戒仪式时,以道场为主的高拱就穿这种衣服。方丈举行大典时穿的就是这件衣服,不过是紫色的。传说老子骑牛出关时“紫气东来”,所以道教提倡紫色道袍。自唐宋以来,历代皇帝还赐名道士高震紫袍。
花衣:又称“班服”。也是法衣。双排扣,长及小腿,无袖,长袖。上面也有各种刺绣图案,但比仙洞服简洁。在举行大型斋戒仪式时,许多学者尝试使用这种衣服。还有没有花纹的红色或黄色的人,一般道场老师穿的,叫“经服”。
伊伊:也叫“伊头”。大胸,一直到小腿。多层粗布缝制笨拙笨重。以前云游的道士在野外打坐御寒时都会佩戴。今天,许多道士已经不再使用,少数道士仍然保留着世代相传的衣服。
上面的衣服都是肥大宽松的,为了牵制干坤,阻隔尘埃。并且拿个直领给小三看。
第四,鞋袜
道士穿的鞋袜有几种常见的款式。
圆口鞋:黑色,深口,圆口。供普通道士日常佩戴。
双面鞋:黑色,圆口,鞋面中间有两根突出的横梁,将鞋面一分为二,故名。有的还用云纹装饰鞋面,超凡脱俗。这是比较正规的道鞋。
方头鞋:鞋口为圆形,鞋面为黑白条纹图案。还有一种,就是鞋面交替开孔,适合夏天穿。
麻鞋:俗话说,“麻鞋”或“麻鞋”。麻绳制成的鞋子适合在夏天或雨天穿着。现在很少穿这种鞋了。
以上几种鞋在道教中并没有严格的规定。现在的道士一般都穿布鞋或者社会上卖的运动鞋。
云鞋:也叫“鞋”。鞋底较厚,鞋面衬有云纹。是高拱在斋戒法坛上佩戴的。
高袜:又称“高袜”,俗称“白袜”。白色,袜子裹到膝盖,用皮带绑着。白色代表白云,象征漫游天堂。道教规定进庙必须穿这种袜子。如果你没有它们,你必须系好你的裤子。
另外,近几年还出现了一种“奶酪袜”,属于高袜的一个变种,就是把高袜的脚部去掉,只使用筒部。外观和高筒袜差不多,特别适合夏天穿。
动词 (verb的缩写)配件
首饰是指道教徒佩戴的各种饰品。
路发夹:俗称“发夹”。道士用来把头发扎成发髻的。通常由黄杨木、玉石或金属制成。条状,略弯,也直,有的后端刻有太极、八卦图案或葫芦形状。
帽子是:大多是玉做的。方形,套在帽子中央。除了作为装饰之外,它还有检查金道穿着是否得体的功能。
慧剑:是袍子上的一个装饰。是两条长长的剑形腰带,缝在袈裟的纽扣上。唐朝末年,道士吕洞宾将剑法改为“断忧、断欲、断贪、断慎”,这就是慧剑的寓意。
佩剑:道士佩戴的剑。中国古人有佩剑之风,《道德经》《神道经》说“古之士皆佩剑”。
道教多为雌雄双剑,背在背上。现在道士佩剑已经很少见了。除了偶尔看到流浪道士佩剑,一般都挂在客厅辟邪。
葫芦:八仙人李铁拐有一个葫芦,里面有长生不老药。道士佩戴葫芦,一般持有道教丹药,在旅行道士中较为常见。
鱼鼓:也叫“鱼鼓”。打击乐器是用手击打的,在一根长竹筒的一端覆盖着一层薄皮。从前有道士唱道教神仙的歌(也就是“道教情怀”)来陪伴。现在在道教中已经灭绝了。
单瓢:又称“边瓢”。这是一个由硬木雕刻而成的长柄勺状容器。这是过去道士出行的必备之物,用来在外面供餐。道士今天已经不用这个东西了。
吹尘:是用木头或金属做的手柄,末端绑棕色的丝或马尾辫。可用于清扫灰尘或驱赶蚊蝇。道家手捧尘埃,意在扫除心灵的污垢,使身心平静。
阴阳环:是两个连在一起的环,可以在手中来回旋转,代表“阴阳循环,周而复始”的意思。一般由木头或玉制成。还有三环,称为“三才环”或“三环套月”老道士特别喜欢玩这个,以为活动指的是手腕。
佛教僧侣的服饰与家人的服饰明显不同。除了宗教原因,还有历史、地域、民族、时尚等诸多原因。佛教传入中国已近两千年。汉、藏、傣三个民族有不同的佛教体系,所以各族僧人的服饰也不同。尤其是汉代的佛教,流传时间长,地域广。此外,汉族的服饰在不同时期有很大的变化,这对汉族僧侣产生了影响。他们的服装在颜色和形状上也变得更加复杂,这与最初的印度僧侣服装更加不同。
1.桑芙彩
按照印度佛教的旧制度,僧侣的衣服颜色是有严格规定的。
《毗尼慕经》卷八说:“众僧衣冠异色,佛听十色。十色:伊妮、二陀婆树皮、三婆陀树皮、四曹飞、五甘陀、六个核桃根、七片枫叶、八陀树皮、九婆树皮、十种杂染。如果是这样,这十个颜色应该是染的。是三分清洁法,一分带泥,二分带绿,三分颜色不均匀。用这三种三点清洁服。”
《萨波杜皮尼·皮婆沙》卷八说,衣服不要用黄池的蓝黑五色。也有纯色的,比如黄蓝、姜黄、落沙、青黛和所有年轻人。
《十诵法》卷十五中说,青衣、泥、、、赤衣、白衣等僧人的新装,要穿青、泥、钱三色。
《摩诃僧法》卷二十八中说:“僧不听五色之衣,而应以根、叶、花、树皮,下至巨磨汁染之。”
上面的话说明了两点:第一,和尚的衣服颜色不允许有颜色,也不允许纯颜色;第二,所有的新衣服必须涂上另一种颜色,以破坏衣服的整洁,避免贪婪。这叫“坏色”或“干净点”。
在佛教法制中,虽然禁止使用有色和纯色的僧衣,但染色的僧衣有许多不同的颜色可供选择,使用最多的是红色。如《大唐西域记》卷二中,黑种草的袈裟色黄池;《各有各的杂事》卷二十九说佛的姑姑穿红色僧伽服。《善解法度,毗婆沙》第二卷中说,阿育王时,大德穿红衣。
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侣们仍然穿着红色的衣服。《洪明纪》引用理惑论说:“今沙门已露。”然而,在一段时间内的小范围内,僧侣的长袍颜色已经紊乱。自唐代以来,根据唐代三品以上官员的规定,给予萨满法朗等九人紫袍。唐宋时期,赐紫衣一直是萨满的荣幸。结果无视戒律的规定,随意选择袈裟的颜色,后来得到了纠正。当然,从汉代到现在,佛教高僧的袈裟都是以红色为主,只是他们太执着于“红”了,猩红色的袈裟是最常见的。众所周知,猩红是戒律中不允许的着色和纯色,而古印度僧侣穿的红色衣服是红黑或红黄。
由于汉族气候寒冷,中国的僧侣不能仅靠袈裟御寒。即使是西方来的大和尚,只穿克萨亚,也熬不过冬天,必须穿别的衣服。东晋出现了不同于袈裟的僧衣“衣衣”。宋赞宁《大宋僧人简史》引用《拷公基》说:“问:脱去衣服的人是什么颜色的?答:紫色是浅黑色,不是正色。”黑色衣服很快在僧侣中流行起来。比如南宋时期,孔凯称惠临为“黑衣丞相”。齐初,荆州赤库林吉和尚惠、玄昌被称为“黑衣人二杰”。
郦道元《水经注》六捆水注中,称赞家中采药之人是“思玄之地”,可见邵色原是我国古代宗教的颜色,所以佛教高僧在制服上也选用此色。佛教和道教的区别只在于冠和巾的使用。于是,黄冠成了道士的专用名,熠熠成了和尚的别称。之后和尚多了,穿衣服的人多了,道士也要换颜色。从此,水怡成了僧侣的专名,水怡和白衣成了僧侣和俗民的对称。但据《僧人简史》记载,北周武帝禁止萨满穿袈裟,改为黄色。此后,僧侣制服的颜色变得多样。中国文化的发展在北方是保守的,所以在唐末宋初合并幽州,以保持衣服的陈旧和仍然是黑色的。
明朝洪武初年,朝廷正式制定了僧人的役色。明代《礼部志稿》中说:“洪武十四年,和尚着彩衣,禅僧着褐衣,青挂毯,五色袈裟;谈和尚的玉色、绿绦、浅红袈裟;教和尚穿皂、黑绦、浅红袈裟。”现在太多和尚的制服都是棕黄黑灰,北方还有黄绿。在这五种颜色中,有任意的深浅,不再是某种规定。
2.僧侣服装系统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由于教义、习俗、气候等原因,僧服只有“三服”和“五服”,统称法衣。佛教传入中国后,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按照佛教体系“存百物”的规定,官服被加在法衣上。因此,汉代僧服的样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袈裟,是僧人在佛教、法会时穿的衣服;一类是平常的衣服,和尚每天都穿。
僧侣有以下法衣:
三衣是指僧人穿的三种僧衣,总称为甲胄。“三件衣服”是五件衣服、七件衣服和一件外套。
五件衣服;在梵语中称为安妥惠,直译为下衣、内衣、中衣。它由五块布组成,每块布有长有短,有十个间隔。这件衣服有衬里,穿在最里面。
七衣,梵文叫余多罗僧,直译为外衣。它由七块布组成,每块布有两个长块和一个短块,间隔二十一个。这件衣服穿在五件衣服上。
大衣,在梵语中称为僧伽服,字面翻译为重服和聚服。它由九到二十五块布制成。这件衣服穿在外面,是和尚的衣服。说拜见长辈,入宫化缘都要穿,所以叫祖服。这件衣服分为三大类九种:三大类九、十一、十三,各有长短;三种国货十五、十七、十九,都是三长一短;三个上品分别是21,23,25,各四长一短。外套的数量从9件衣服的27件到25件衣服的127件不等。条纹和间隔越多,佩戴者的身份就越高贵。
“三服”的剪裁缝制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水田,也叫田香衣、水田衣、裁衣。天香衣服的来历在《和尚抵法》中有记载:“佛祖住在王蛇城,在皇帝放出来之前经过石窟时,见稻田清朗,语难启齿:过去佛家都是这样穿的,从今以后他也要这样做衣服。”《增辉记》也说:“田畦蓄水,长美苗养形寿;衣法之田,以四益之水润之,其三善之苗增之,以养身智。”
“三衣”是由许多块碎布拼接而成,又称百袖衣、袖衣,所以僧人自称袖衣人、袖衣子。按十诵法,袖衣也以五袖衣命名:一为施主衣,二为非施主衣,三为还衣,四为死衣,五为扫衣。他还说,佛祖初抵五僧时主张五袖衣。这种衣服有十大优点:一、衣服粗数,二、不缺求,三、坐的自由,四、卧的自由,五、易洗,六、虫损少,七、易染,八、不易断,九、不多衣,十、不亏求道。
“三服”即袈裟,原意为加沙。东晋葛洪写《紫苑》,下面加了衣服,改成了袈裟。袈裟除了以上名称外,根据其宗教意义,又称为脱染衣、脱尘衣、脱生衣、脏衣、莲衣、薄衣、辱甲等。汉代的和尚只穿三袍之一,放在法衣之外。而且受了“三坛大戒”的和尚,可以穿上七服、祖服。
最初的袈裟没有配备衣钩。根据四分法第四十条,“释迦牟尼弟子入白家,恐风吹袈裟落肩。”于是,佛陀允许弟子将袈裟领子系在左肩和胸前,穿上钉钩,系紧袈裟。后来演变成了令人向往的钩环。
屋翳
除了“三服”,还有两种衣服,统称为“五服”。一种是僧支,意思是遮住肩膀或者遮住腋窝。它是一件长方形的衣服,遮住右肩,遮住左肩遮住腋窝;一种是涅槃和尚,直译为“禅裙”。这是一件束腰连衣裙。像浴巾一样缠在腰上,收拢在腹部。这两种衣服都是热带亚热带人的贴身便衣,像现代的马甲、裤衩,不符合中国的气候和民族习惯,不为汉族僧人所采用。为什么和尚穿衣服三五,缝布五七九,等等?因为佛教认为奇数属阳,而生万物,三衣;九等。意味着一切美好都可以诞生。
罗衣
梵天名“碗”,又译“手条”,由两块布做成。僧人随性不拘,多为黄褐色。米沙和沙弥尼可以在不受拘束的时候佩戴,僧侣和尼姑也可以佩戴。尤婆赛和尤婆伊,家里的佛门弟子,也可以有袍,但是日常生活中不能穿。他们只有在做佛事、朝拜、忏悔时才能穿,所以也叫“礼袍”。
寝具
梵语称为西山丽祭坛,字面翻译为寝具、座椅、梳妆和坐服。佛陀制作的衣服之一。它最初的作用,根据五分律,是:“保护僧侣的身体、衣服、床铺,并储存座椅。”如果是在路上,一定要长中折放在服装袋里;回到你的住处坐下。目前僧人主要在佛教和祭祀仪式中使用。作为朝拜僧人的衣冠,已失去坐卧功能,故称“居”。它的大小,法律规定是“长佛双手,宽佛一手半”,现在是长四尺八寸,宽三尺六寸。它的材料应该是旧布或粗布。如果必须用一块新布,就要在上面缝一块旧布,破坏它的美观。现在的“家具”是由两层黄褐色的布叠在一起,四边用青色的布条缝制而成。这种家具更漂亮。
僧侣的制服如下:
海清“海清”是中国汉族僧侣的主要制服。它的款式是宽腰、宽袖、圆领,比所有衣服都胖很多。所以通常称为大袍、方袍,或简称袍。
“海清”之名,是郑在《闫妍》卷一中所给:“吴中方言,称衣宽袖者,谓之海清。据太白诗曰:‘舞阔袖似东来鸟。’《盖东海》里有一只叫海东青的俊杜鹃,宽袖舞似海东青。”因此,这种鸟的名字后来被借用为袍子的名字。
“海清”源于中国汉唐时期的服饰风格。虽然不是古代佛祖所制,但早已为佛教所用,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领由三层布料重叠而成,称为“三宝领”;领子上系着五十三根蓝线,寓意“富家公子五十三参”。它的袖口是缝上去的,这也是僧袍和俗袍的区别。海清使僧人的仪容清净庄严。虽然不属于袈裟,但却是除了袈裟之外最神圣的僧服。穿“海清”多是在念经、听经、见客、议事、见长辈等重要场合。
“海蓝色”的颜色,大多是基于寺庙里的传统习惯。普通僧人以蓝灰色和木兰色为主,长辈以黄褐色为主。
衬衫和夹克
佛教丛林寺自唐代百丈禅师倡导农禅制度以来,僧人要“出家”或在寺内参与杂务,不便穿“海蓝色”,于是出现了衬衫、袍服。衬衫的款式是“三宝领”和旗袍的腰袖,扣子在腋下右侧。衬衫分几种,有长到脚背的,有两件只到膝盖的,有短到膝盖以下的。外套的款式是有袖或无袖的“三宝领”短外套。上世纪30年代,太虚大师还倡导了一种新的双排扣夹克——太虚夹克,也就是现在的“罗汉夹克”。衬衫和夹克的颜色是灰色、棕色和木兰色。
帽子,皇冠
和尚都是光头,一般不戴帽子。但是冬天还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和尚,也有很多戴帽子的。和尚的帽子主要是跟随头型的帽和上大下小的平顶帽。冬天,老年僧人戴斗篷帽,俗称“观音兜”。济公和尚戴的“芙蓉帽”,像元宝一样前后倾斜,现在已经很少戴了;天官、管鲍、毗卢官等其他“法官”一般僧人是不能佩戴的,只有驱魔人才能在“开焰”仪式或大法会上佩戴。
鞋子和袜子
在中国,汉代所有僧侣都必须穿鞋袜,这在《救修明规》、《月规》等经典中都有明确规定。鞋分三种:一是芒鞋,由草编织而成,又称凉鞋。第二种是罗汉鞋,是布做的。鞋面用三块布缝制,鞋面用一些方孔装饰。第三种是僧鞋,布做的,鞋帮中间有硬梁,全身无孔。罗汉鞋多为灰棕色,僧鞋多为茶色。袜子是长布袜,实际上是我国汉唐以来的布袜样式,俗称罗汉袜。罗汉袜齐膝高,裤腿洞在袜口,冬天既能御寒,夏天又能防虫防蛇,还能端庄。袜子的颜色以灰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