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镇的历史记录
元初,翰林学士王仲谋奉命从燕京到商都,管辖开平郡,并在中殿记录了沿途道里的风土人情,其中提到了海淀。他写道:“中国统一第二年二月五日,丙寅未刻,自燕京,是夕,苏通宣北国。六号,丁茂武,七海店,离北京二十里。是夜,苏南口新店,离海淀七十里。”金朝首都燕京,其中心区在宣武区广安门。王忠谋记录的行程、时间、里程与现实一模一样。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出版的《万系杂记》记载:“海淀...都纵横交错的北海店,与昌平府闹矛盾。”后来《长安客家话》说:“水聚之处,谓之湖。高梁桥西北十里,平地有泉,四河,其中有溪。有几十处,北有北海淀,南有南海淀,树木几乎远在千里之外,一簇簇高低错落,水田与城镇相连,覆盖了深高之美。"书中还提到"北甸有园区,水草郎米赵忠万中新竹也取一勺海淀"。诗人陆九宣在诗中赞美勺园“元宵疑在山中赏,海淀从桌上翻。“李伟,明神宗朱翊钧的祖父,在海淀北部建造了清华校园。沈德福在《万历野集》中写道:“海淀...有吴立清心建的亭子,建筑100亩,跨池叠山造价已达数万,这还是个开始。“清朝已经灭亡,自康熙以来,王公大臣们就在镇上或附近修建花园和房屋。正如《天志偶闻》一书中所描述的“朱门碧瓦,累楼,与城无异”。成为北京西部第一大镇。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海淀,也是“抢、烧、杀、奸等等,无所不用其极”。日伪统治时期,海淀变得非常萧条。1949之后,海甸镇得以恢复,改革开放,海甸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