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的起源和发展

源自希腊语φ ι λ ο σ ο φ?阿尔法(Philosophia)意为“热爱智慧”。希腊语philosophia由Philo和sophia组成,philein指的是爱和追求,sophia指的是智慧。同时,在著名的科技整合模型中,哲学处于模型的顶端,它汇集并指导具体的科学,与科学密切相关。

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使用哲学和哲学这两个词的人。根据蓬托斯的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在与西库翁或弗里亚的暴君里昂交谈时,第一次使用了philosophia这个词,并自称为philosophos。毕达哥拉斯也说过,在生活中,有些奴隶人生来就是名利的猎手,而philosophos(热爱智者)则生来就是寻求真理的。他明确地把智者的爱放入自由人的行列,也把自由和真理联系起来。

发展

古希腊的自然主义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否正确,他们的思想之所以不同于迷信,是因为这些哲学家用理性和证据的方式总结出了自然的真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确立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的问题,这些问题至今仍在。一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天,哲学理论对他们三人来说仍然只是一个注脚,仍然离不开他们提出的问题。换句话说,即使过了几千年,我们仍然在试图回答他们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仍然对这些问题或者这些问题延伸出来的更多问题感到困惑。

“着”这个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孔子十哲”、“古圣先贤”等词,指的是善于思考、学识渊博的人,即西方国家类似于“哲学家”、“思想家”。一般认为,中国的哲学起源于东周,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以及后期的法家为代表。其实哲学问题在之前的《易经》中已经讨论过了。在东方,哲学一词通常用来解释一个人的人生观(比如一个人的“人生哲学”)和基本原则(比如价值观、思想和行为),而学院派哲学则是对这些基本原则的理性基础进行质疑和反思,并试图对其进行理性重构。

1874年,日本启蒙者,西周人,在《百家新论》中首次将哲学一词翻译成中文。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人将日文译本介绍到中国,逐渐流行起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新学的兴起,“哲学”一词开始在中国的书籍、报纸、杂志中使用,并很快取代了“玄学”、“玄学”等不准确的术语,成为一个通称。“哲学”甚至是对人类智力的研究。

2概念之争

哲学的定义一直是有争议的,这个领域随着历史不断扩大,并根据不同时代对不同问题的兴趣而变化。普遍认为,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命题、命题或理论。哲学研究是基于理性思考,寻求在不脱离信仰或类比的情况下做出经过检验的假设。不同的哲学家对推理的本质有不同的看法。

关于哲学的主题也有很多观点。有人认为哲学是对问题本身过程的回顾;也有人认为,本质上存在哲学必须回答的哲学命题。

虽然哲学起源于西方传统,但历史上许多文明都有一些相似的主题。东亚和南亚的哲学被称为东方哲学,而北非和中东由于与欧洲的密切互动,往往被视为西方哲学的一部分。

后现代主义将哲学定义为概念的学术创造。

3讨论

起源

哲学的根本问题,又称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最高问题,是指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首次明确了这一点。它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和流派,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

目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哪个是起源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这个问题一直有两种根本不同的答案,从而在哲学上形成了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任何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于意识,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流派都属于唯心主义;任何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流派,都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个根本对立的答案之外,还有一个答案是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要素。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叫做二元论,是一种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摇摆不定的不完整的哲学,最后往往转向唯心主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原则上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唯物主义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认为思维存在于反思的基础上,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和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上的自知。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 .休谟和I .康德,他们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

哲学的定义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哲学”能否被定义,“哲学是什么”能否被回答,对于哲学界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纠结的问题。一些学者鉴于历史上许多哲学家的多次失败尝试,宣称哲学是未定义的,认为“哲学是什么”是一个伪命题。但是这样的声明是不合逻辑的。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看,如果“哲学”这个词代表一个概念,那么它就应该是可定义的,因为作为一个概念,它必然不同于其他概念,应该有根本的区别,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的本质属性。除非这个词不代表任何概念,比如虚词。哲学当然不是虚词,所以应该是可定义的。

一个概念不能被准确定义的原因通常有两个:一个是概念本身被定义的原因。概念对象指向错误,或者概念区分不严格。比如美学中的“美”这个概念,一直被认为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实体。这个错误的方向造成了美学研究的混乱,人们意识到它在当代研究中只能是一个形容词,即这个概念代表的是一种情感而不是一个实体。(单国华的美源于主体的需求。上海:社会科学,2007.6438+0)哲学则因为区分不严密而无法定义。长期以来,哲学不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哲学和哲学本身的研究混为一谈。第二是定义的问题。种的概念没有被恰当地确定或者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是不恰当的。比如“人”的定义,一般在确定属的概念上没有问题,但在确定根本属性上就有很大问题。我们通常利用物种差异来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但现在科学发现,有些动物也有这种能力。同时,这种物种差异是指成年人的正常状态,而不包括幼儿(尤其是婴幼儿)和一些异常人群,也就是说,定义并没有涵盖所有的外延。哲学的定义也是如此。第一,属的概念不明确。很多人把哲学当成一门学科(知识和理论),但哲学根本不是一门学科,所以没办法定义。其次,哲学活动的结果被视为一种差异,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但是真正的哲学强调过程和活动本身。“哲学永远在路上”(刘·《哲学是什么?——一种哲学《哈尔滨:理论探讨》2009年第5期)与结果关系不大。从这个角度来看,哲学是完全可以定义的。

虽然提出并试图回答“什么是什么”是哲学思考,但本文要做的不是哲学思考,而是哲学思考。这种思维是建立在严格区分哲学和研究哲学本身的基础上的。从哲学研究本身的立场来看,它是哲学的思考,也就是说,哲学的思考。思考哲学和哲学观念对文化的影响,限于篇幅,笔者将在另一篇文章中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