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皮影戏

福建自古享有“木偶之乡”的美誉。它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剧目丰富,雕刻精美,表演艺术精彩,在国内外木偶艺术界享有盛誉。

一、历史渊源

中国的木偶戏比人艺出现的早。追溯其历史,学界一直主张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代,历时两千多年。《搜神记》载:“汉朝时,都城的客人都是傀儡。”有一个关于木偶的传说,被老艺术家们分享了好几代。汉朝谋士陈平做木偶,站在城头上,巧妙地躲过了匈奴的围攻。唐代通典:“做个木偶,能歌善舞。”《冯仕文吉剑》还记载,唐朝(766-779年)时,艺人“为尉迟乙公刻木,突厥与将军作战,机关之所为,如命也。”《笔记集注》云:“往南之南,有助娄之国。其人善变,或以手握各种动物为乐,屈于指间。他们是人或数分长,或复数寸,神与怪是突如其来的神秘。”这些记载充分说明,南方木偶艺术在唐代相当普遍,技艺相当高超。

唐代是福建经济和文化开始同步发展的时期。会昌三年(843),福州人林子在《闽南唐赋》中写了一首名为《牧仁赋》的诗,从中可以看出福建木偶在唐代是相当繁荣的。

唐末五代,大量中原人进入福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把中原和北方地区的文化艺术引入福建。在王统治福建期间,他提倡佛教,修建寺院。每当和尚被邀请主持仪式时,他总是准备香花和木偶戏来欢迎他。《雪峰山志》卷五有一首诗,描述了当时的木偶表演:“蒲伯无一物,何以香积而成珍贵?”日月长未知,木头人舞红炉”;当年包老嘲笑郭郎,他在别人面前手舞足蹈。甚至包老出来跳舞,郎当还是打郭郎。“这说明福建木偶戏一出现就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佛教活动中的最高仪式是悼念死者,所以布偶被视为“悼念死者之乐”,与通俗文章中的记载是一致的。《续汉之礼》中也有类似记载:“丧事延至汉魏,王公贵胄失好容。”“傀儡就是殡仪馆,也就是基地,党可以驱鬼驱疫。“这些都给布袋戏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使布袋戏中依然保留着佛道的音乐。

木偶有很多绰号。在古书中,他们被称为木偶和雀雷,或者郭郎和郭图,或者鲍老和苦雷子。福建泉州的木偶戏,从民间老艺人到农村百姓,至今仍称“嘉里戏”。“李嘉”之名出自唐的《通典》:“洞垒亦云垒,而我为傀儡,能歌善舞。汉末嘉惠才使用。”这里的“家惠”就是“家惠”的意思。从这个特殊的名字中,也可以看出泉州木偶戏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名字。闽南民间在婚丧喜庆时总会邀请木偶表演,这种古老的遗风一直延续至今。就连高甲戏的小丑也学木偶戏,也叫“李嘉丑”、“李嘉布”;它被称为“甲利线”,甚至人们生活中的八字脚也被称为“甲利脚”,傀儡皇帝被称为“甲利帝”。专业性很强的古老名词已经辐射到生活领域。另一方面,历史习俗一直保留在人们的生活中。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不仅保存着千年古物,还保留着千年傀儡、千年古城的称号。

福建傀儡在宋代进入繁荣时期。到了宋代,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海上交通,福建都达到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1241左右,南宋偏安杭州时,举行了盛大的全国“文艺汇演”。当时福建派出300多名木偶艺人入队,数量居全国之首。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只派了100多人。宋代西湖老人《樊胜录》载:“福建保老一社三百余人,四川保老一百余人。”这说明南宋福建的木偶戏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高峰,在全国都很有名。

南宋时期,莆田的刘克庄在端平年间(1234-1236)第一次回乡,用诗描述了城乡表演木偶戏的盛况:“游女归来寻秋,邻里有紧张感;清贫不是引流之罪,薄俗现在被打压。””郭郎行脱了东西,卸了衣服回去给猴子洗澡;棚子上的偃师呢?棚下有多少人替他担心?”在福建南部的漳州,木偶戏“在居民聚集的土地上搭了一个棚子”,吸引了千千成千上万的观众。这一事件也引起了理学家朱的注意,并提出要“禁木偶”。由此可以发现福建木姐戏在民间的影响力。与莆田、仙游、泉州、漳州四地的人间大戏同时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局面。

明清时期,福建木偶戏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莆田、仙游为中心,以霞浦、福安为中心,以泉州、漳州为中心,以上杭、连城为中心,以建瓯、政和为中心,以福州为中心的全方位网络。木偶戏在八闽广为流传。

第二,综艺类

福建的布袋戏种类繁多,有提线木偶、布偶、铁偶、铃偶肉偶、水偶、药偶、纸皮影戏等。其中,肉偶是儿童裸体化妆模仿木偶动作的表演;水上木偶是木偶艺人在船上或水中进行的表演;药偶在偶身上装有火药导火索,能喷出火焰,发出声音;铃铛木偶是一种脚上有一个小铃铛的木偶。这些木偶在20世纪20年代的人们中仍然可以看到,但它们在30年代和40年代丢失了。目前,福建的木偶主要有四种:提线木偶、布袋木偶、铁木偶和吊木偶。

布袋木偶又称手指木偶、手掌木偶,主要流行于闽南的漳州、晋江等地。它的特点是木偶身体摆脱了线索的控制,但完全由五指操控;它的结构必须有一个袋式的内套,与木偶的四肢相连,外面套着衣服。演员把手套放进包里,在袖子里进行活动。同时,这个木偶的所有服装只装在一个布袋里,不需要戏箱。与提线木偶不同,它们不担心线的纠缠,所以也被称为“木偶戏”。布袋木偶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它们起源于泉州,后来流传到漳州、漳浦等地。结果后来居上,现在漳州的布袋戏名气超过晋江和泉州。木偶有两个流派:南路和北路。南路指晋江地区,北路指漳州地区。南路布袋戏保留了“鼓笛为主,唱布袋曲”的古老传统形式,其曲调以南音为主。起初,漳州的陆晶地区唱南曲。后来由于闽西汉剧、京剧在漳州的流行,木偶戏的音乐唱腔明显受到黄声部的影响。于是,这种演变找到了一条新路,使其突破了方言的地域限制,从而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

第三,雕刻技巧

木偶的形象不是编出来的,是雕出来的。唐会昌三年(843),福建人林子在《闽南樵夫赋》中对当时高超的福建木偶雕刻艺术进行了生动、真实的描述。比如木偶外部造型的雕塑,有“挺拔”和“短长”,非常注重身体、四肢甚至关节的大小和比例。而且木偶的头、腹还是镂空的,“藏器移于中”,连眼、口都雕到了可以自由活动的地步,“误穿关节凝视,疑是手臂在挣扎”;头部还涂了油彩,使木偶的头部更富表现力和立体感,向桃李炫耀其美,并指向柳树。因此,演员在操作时,可以“手脚并用”和“左手画右手画”,从而达到“穿越五行,超越百戏”的拟人化、视觉化的艺术效果。这种雕刻手法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漳州木偶雕塑家徐竹初也是木偶雕塑家世家,父亲徐念松与泉州江家洲齐名。徐竹初15岁开始做傀儡头像。1955年,他的三个木偶头像在北京展出,获得特等奖。郭沫若称他的技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他以写实的手法创作了500幅作品,其中生活、丹是他的特长,线条细腻,造型柔和,仅丹角色的形象就有20多种。他集雕塑与设计于一炉,设计从生活出发,从观察出发;用典型的刀雕刻给人一种真实感。他还对木偶艺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将过去八寸高的木偶提高到一尺半,以适应大剧院的演出,同时将布身改为塑料泡沫,使木偶身体充满肌肉。传统木偶的面部都是用油打蜡,在现代先进灯具的照射下会反光,影响表演效果。徐竹初融合了设计、雕塑、美术、油画等多门学科,改为油画,大大削弱了木偶面部的倒影,从而增强了真实感。郭沫若称赞他“创造了木偶世界”。徐柱楚的作品在香港被称为“东方艺术瑰宝”,成为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匈牙利、前苏联等国博物馆的藏品。

如今,泉州蒋氏家族、漳州徐氏家族将木偶、布袋木偶的雕刻技艺传承给下一代,培养了一批新秀,使福建木偶雕刻艺术后继有人、风格持久。同时,随着舞台剧题材的日益丰富,雕刻艺术的途径也在拓宽。比如神剧《火焰山》、《水金曼山》、《神榜》、《八仙过海》中的神仙形象,以及哑剧《拔萝卜》、《龟兔赛跑》、《刘二放羊》中的各种动物形象,都属于传统台词中没有的角色。

第四,表演艺术

木偶是死的,但一提到可以放到手掌里,它就会立刻“活”起来,达到“没有生命,有感情”的效果。

木偶的艺术语言是动作。布偶的语汇与舞蹈、人戏角色的语汇不同,前者重在“体香”,后者重在“形味”、“仿形销魂”。与人戏相比,木偶戏的“味道”在于人戏能表演的,它也能休息,而人戏做不到的,木偶也能做到,比如上天、入地、下海、降龙、卧虎、斗魔、驱魔神功等表演艺术,给人想象的空间。木偶也着迷于抽烟吐气、脱衣穿裤等各种高难度动作,甚至玩碗筷叉棍。木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取决于表演者的操纵。这就是木偶人性化的独特艺术性。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作,黄一雀善于探索新路,大胆创新,尤其是在木偶动作上,以精妙取胜。他做了很多艰苦的工作,其中《如何训练一只猴子》突破了传统的表演技法,让表演者带着木偶上台表演。那只猴子的线条,被他的手指提取出来,可以打开盒子,拿出小提琴,演奏曲子,骑自行车转圈。所有动作天衣无缝,整齐划一,增加了透明度,给人一种直观感,具有突破性的创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