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姓,师傅就进。
农业有三个来源:
1,出自神农,炎帝后裔,以王符二字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让神农的后代做农业官,主管农业生产,祈求丰收。他的后代以农为姓。
2、从官名为姓。古代管农事的官员叫农官。担任此职者的后代,有的以官名中的“农”字为姓,称为农氏。
3、从其他民族改姓和少数民族有农业姓:
(1)庄农姓改为汉姓。北宋时,赵松明灭绝了广西东农的壮族亲属,以赐姓为名,将他们改为汉族姓氏。为了避免灭种之灾,东农的一些壮族人更多地姓赵,而另一些壮族人则非常不愿意放弃他们已经放弃的东西。他们把农二字从人们的生活中脱离出来,以农为姓,还在族谱上说自己的祖先是随狄青从山东来的。
(2)羌人原有姓,后改汉姓为农姓。
始祖:神农。就是炎帝,还有烈山的,烈山氏的,历山的,连山的,莱山的...《易·系辞》说“虽无祭祀,但神农氏为天下之王,神农氏为炎帝、、农。神农氏最初是流域姜部落的首领。后来,他发明了木垒作为农具,教人们种植庄稼,制作陶器和纺织品,并使用火。他以卓越的功绩,以火攻王,于是成为炎帝,世号神农,并一度建都山东曲阜,被后人尊为农神。神农曾经跋山涉水,尝遍各种草药,寻找治病解毒的良药,以求保命。后来因误食“火滋滋”断肠而死。神农的《本草经》就是根据他的著作写成的。炎帝神农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称号380年。神农有个儿子叫朱,也叫侬,就是燕居正。他的后代有的以农为氏,代代相传,形成今天的农姓。所以农姓的祖先是神农。
【编辑本段】二。迁移和分布
农业姓氏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的100个姓氏中没有进入前100名。在古代,炎帝是一个著名的氏族和部落的首领。他的部落崇拜凤凰图腾,与崇拜龙图腾的黄帝族一起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颜地的部落非常擅长农业生产,种植业非常发达,比狩猎采集更有保障,所以他的部落非常繁荣。炎帝后代中,有神农,据说是教天下人播种耕种的,在全世界都很受尊敬,很有名。神农的部分后裔以农为姓,代代相传,形成今天的农姓。在周代,农业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在朝廷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官职叫“农政”,负责天下农业生产,祈求风调雨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方职位。部分农政子孙以官名为氏,这也是今天农政姓氏的另一个来源。另一个支农姓起源于北宋广西壮族的农氏。北宋太穷,应付不了北方的辽国和西夏的战争,顾不上南方。祥符三年(1010)建立交趾李朝,交趾李朝利用北宋南疆松弛之机,夺取壮族土地,掠夺人口,榨取财物。熙宁时期与李朝的战争。不断骚扰广西沿海地区。农高智揭竿而起,在罗幽州(今靖西县东部)建立“大理国”,交趾王李德政出兵镇压。农高智多次要求归附北宋,但北宋为了避免南方战场的麻烦而不予理会。农高智在安藤(今靖西县)建立了“南天”。祐四年(1052),率部攻取永州城(今南宁),自称“任慧帝”,改国号为“大南国”,以年号开始历法。然后,部队顺郁江而下。在10多天的时间里,连克到达了长江沿岸九州的广州城下。农高智的军队也从5000人迅速发展到50000人。广州周边57天。北宋调兵围剿,农领兵回桂,宋将军狄青在昆仑关被归仁铺大败。封建统治者暴力征服壮族先民的反抗斗争。他们一方面屠杀壮族先民,一方面掠夺壮族先民做奴婢,使幸存者在皮鞭下逐渐接受中华文化,融入汉族。打败农后,赵松明灭绝了农部的亲属,并以赐姓为名,将他们改为汉姓。为了避免灭种之灾,东农的一些壮族人更多地姓赵,而另一些壮族人则非常不愿意放弃他们已经放弃的东西。他们把农二字从人们的生活中脱离出来,以农为姓,还在族谱上说自己的祖先是随狄青从山东来的。根据农家的家谱,”...毛的祖先原本是一个皇帝的孙子。时至今日,他的世系繁衍了两千多年,散居在各省各县的都有自己的人。在胡统治时期,有数以千计的山东籍农民跟随狄武祥(清)南下...他们分散在云南、广东和越南……”农民姓是地道的壮族。由于统治者对起义的残酷镇压,后人不敢提及这一历史事件,因而不敢理直气壮地承认自己的祖先与农姓有关(略)。
【编辑本段】三。历史名人
农一:平南人,明永乐举人,受官授,明代著名儒生。
农业:在明朝,管春安县的县令有很多福利。
农之客:袁州人,明宣德年间任荆州郑雪,明代著名儒学家。
农培田:男,壮族,省优秀教师,株洲铁路二中一级教师。1956年7月,江西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分配到株洲铁路机械学校任教。1978调入株洲铁路二中,主要从事仪器室和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自制和修理教学仪器和电教设备,为学校节约资金1万元以上;物理、化学、生物演示、分组实验开放率100%;在以电化教育促进教学,使电化教育成为德育手段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农大贵:1963年2月生,云南文山人,壮族,党员,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黄石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设计研究院副院长。1985年8月至今,在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工作,10月当选黄石市人大代表。1985年8月至今,在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从事科研设计工作,其中8项课题和设计项目获省级以上奖励,多次被本单位评为优秀工作者。
农文怡:男,1926年6月出生,籍贯广西平果县,壮族。平果县纪委原专职委员。* * *党员。1949 65438+2月参加工作,历任村、区长,文教主任,县委书记,县纪委专职委员。在位38年,在农村工作5年,在文教工作12年,办案21年。除福建、新疆、西藏、青海外,其他省市区均有重复办案。四起案件时间最长,范围最广,里程最多。比如1971 2月23日至9月20日,历时210天,乘船行程28066公里(不包括徒步和租自行车),在19个省市区的71个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办案(按他也去过胡志明主席在越南的革命根据地和高平省。晚年渴望学习诗词歌赋,从事诗词歌赋出版。
农:爱国实业家、富商,民国初年霍元甲好友。
农嘉盛:助理研究员。6月出生,1932,广西田等,壮族。* * *党员。曾任《广西民族报》编辑部主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广西民族语言学会、广西翻译家协会、广西壮族学会会员。20世纪50年代,党为壮族和一些需要创造文字的民族创造了新的文字。他一生都在推广和应用民族语言文字。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广西民族语言资源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1986年,他在广西语委业务处学校组工作时,与32 * *合编了一套1 ~ 6册(小学双语教材)(又称“三位一体”教材,按汉语拼音、汉字、壮语三大对照编排)。为了从理论上说明壮语进学校、建立双语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他写了三篇论文:《论壮语进小学、建立双语教学体系》、《壮语应是壮族地区双语教学的主体》、《壮语音标与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分别发表在《广西民族工作通讯》、《广西民族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与发展》上,赢得了同行和当时舆论的赞赏。第二篇论文获中国翻译家协会广西分会优秀论文三等奖1993。为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双语教师,1989发起集资办学,与他人联合创办广西归姓民族职业高级中学。五年来,学校共培养掌握汉壮双语教学的教师159人。其成果已编入《中国优秀人才纲要》、《21世纪人才库》(中英文版)等大型词典。
农冠产品:出生于1936,广西新人。壮族诗人,民间作家。笔名Xi明。1960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加入广西文艺界。曾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三届、第四届主席。广西民间文艺研究室主任;第四届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秘书长、党组成员;第五届广西文联专职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广西编委会副主编;《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委员会。第七届CPPCC全国委员会委员、广西法律事务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民间作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民间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国际民间叙事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研究员。他的作品和译作如《全纪昀》、《甜蜜的乡愁》、《布洛陀经典诗词翻译札记》、《不间断的感情》、《中国歌谣集·广西卷》等,曾获广西人民政府振兴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及多项国家级奖项。出版的诗集有《爱情就这样开始》《海岛国情》《爱情花晚开》《醒来的山》《梦乡的相思》《绿叶上记录的爱情》等。他还出版了《民族文化随笔》、《散文集兰》、《热土草》、《鹦哥王》等文学作品。
农修臣:出生于广西龙州,1935。民间艺人。1952毕业于广西龙州中学。他曾经是小学老师,中学校长。65438年至0960年调入文化厅,历任县文化馆副馆长、馆长、副馆长。1992县文联主席。中国民间作家协会会员,南宁市民间文学协会副主席。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一直致力于收集和整理民间文学。1958年在民间文学上发表处女作《勇敢的阿道》,被编入《中国民间故事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作为高校文科教材。196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勇敢的阿道》和《不都与葛丹》两部故事单行本。他的作品已在数十种地方、市、省和国家刊物上发表。代表作有《中法战争故事》、《红八军的故事》等。一些作品被选入各种选集。曾主编《龙州县民间故事》、《民歌》、《民间谚语》三部文集,被自治区评为优秀编辑和先进工作者。被全国文理规划领导小组等三家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个人成就被编入《中国作家艺术家传记》和《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