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黑米的历史记载

洋县黑米历史悠久。据《洋县志》记载,黑米原产于洋县,相传为西汉王波公爵张骞于公元前140年(建元元年)育成。他把它献给武帝,武帝非常高兴,把它列为“贡品”。自汉武帝以来,历代皇帝都将洋县黑米列为“贡品”,成为皇室的美味佳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慈禧太后虽如丧家之犬逃往xi安,但仍念念不忘洋县黑米的滋补奇效和诱人清香,亲自下旨,命汉中知府建功。

洋县黑米是中国最早的优质大米之一。《诗经·雅·生民》中有“良种而生,次元而长,次元而长。”永恒的柜子是一首“得是苗”的诗。据汉中师范学院教授考证,蜀、常等是黑糯米的前身,黑糯米由此孕育而成。史书称黑山谷为黑小米。《毛传》说:“内阁最大黑粟”。晋代崔宝《古今笔记》说:“糯米为粟”。宋代罗援《尔雅义》载:“庶人荐粟,有露仁、矮、马尾、黑谷、盖谷五种”。就其种植范围而言,还写明“粟、黍、黍、稻、梁应皆有。”凉州就是现在的汉中地区。所以黑米出汉中,种了3000多年了。这比传说中的张骞栽培黑糯米要早得多。1980年,考古人员在洋县范坝村发掘春秋平王姬怡久古墓时,在墓中发现了此计。可见,早在2600多年前,洋县范坝村的先民就已经种植并食用黑米。《阳县志》说:“黑米、香米、薏米、桂花米,属贡米”。黑米被列为洋县“四种优质奇米”之冠。洋县黑米、香米、寸米并称“米中三宝”,可见黑米的稀有珍贵。